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抗战之无双战将>第二零四章 日寇进犯(月票加更)

【最新播报】明天就是515,起点周年庆,福利最多的一天。,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ps:第一千一百月票加更!开始进入真正的抗战篇,也可以安安心心打会小鬼子了!子支持!感谢!)

如果说平冿的沦陷,并未让老蒋真正决心抗战。那么在红军开始整编,并陆续接管东北军移交的西安防务时,松沪会战的打响,让老蒋知道没有退路了。

对于小鬼子一南一北两线作战,那怕再对日军抱有幻想的人都知道,除了拼死抗战之外,所有人都没有第二个选择。所谓的国际干预,根本就是指望不上。

在松沪会战打响的第二天,国民政府终于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而这份声明书的发表,也意识着关系华夏国运的这场全民战争,正式的拉开并打响了。

为了更好的组建改编后八路军的前线抗战,根据中央的决议,成立了中革军委会。担任军委会书记的毛太祖,在很多八路军官兵眼中,也从毛委员成为主席了。

做为八路军的独立师长,何正道的独立师受中央跟八路军总部双重管辖。甚至挺进华北的任务,都是其余几个八路军主力师的,独立师更多应对绥远跟晋北方向的日军。

而八路军的总部,在接管西安之后,便将西安设为八路军总部所在地。也正是这个理由,让希望红军跟东北军尽快开赴前线的老蒋,最终只能同意将西安交给红军管理。

事实上,他就算不想给也不行。原因很简单。完成整编的红军一个师主力,已经顺利接管进入陕西的军事重地潼关。若是中央军想进陕西,只能展开进攻了。

眼下日军都开始在中央军的后花园肆虐。再跟大势已成的红军交锋,老蒋很清楚后果会是什么。也正是如此。老蒋很快将布置在潼关的兵力,调往其它区域作战。

开赴前线的时间未定,改编后的八路军,也加快完成整编部队的事情。拿下西安的八路军,同样被这一摊子事情忙的不可开交。

至于身居榆林的何正道,尽管名义上多了一个国民第八路军独立师师长的头衔,可在内部他依旧是红军独立纵队的司令员。一切跟整编前,似乎都没什么区别。

在总部忙于整编并选择进入抗战的区域。何正道的侦察旅几乎都派遣了出去。绥西军分区,也变得越发忙碌起来。因为何正道清楚,战争脚步距离榆林不远了。

松沪会战打响的时候,围绕着南口地区也在进行着一场大会场。原本驻守绥远的三十五军,同样被阎西山将主力拉了出来。这也意味着,绥远境内防御空虚。

组建有半年多的绥西军分区,尽管只控制了鄂尔多斯地区。可对于日军而言,无疑也是他们需要解决的对象之一。并且试图,从神木方向挺进榆林。

看着前方侦察员传回的报告,何正道笑着道:“好嘛!看来我们独立纵队。也是时候拉出去溜溜了。我倒要看看,小鬼子肯往这里添多少部队进来。”

做为参谋长的王天林,同样笑着道:“司令员。看来小鬼子对于我们还是很重视的,派遣一个混成旅团呢?这又是汽车又是大炮,也可谓来势汹汹啊!”

‘是啊!另外别忘了,人家还有飞机做支援呢!不过,尽然都主动送上门,不吃掉这个混成旅团,那多不好意思啊!命令部队,做好战斗准备。

给中央还有八路军总部致电,独立师已经做好投入战斗的准备。势必将来犯之敌阻击于我防区之外。如有可能,将收复目前被日军占领的五原地区。’

随着这封电报发出。中央跟八路军总部很快给予回复,让准备出征的独立师。务必打出红军的士气来。也好让目前节节败退的抗战军民,稍稍的高兴一下。

眼下松沪会战进入僵持阶段,周口会战却不甚理想,节节后退的第一、二战区部队,那怕打的很顽强,却依旧难挡小鬼子的兵锋,战火已然烧到了山西境内。

完成防区移交的八路军,目前已经有四个主力师开赴山西境内,准备参加目前阎西山正在筹备的忻口会战。这也意味着,改编为八路军的红军正式投入抗日战场。

这四个八路军主力师,分别是以红一军团改编的115师,红二军团改编的120师,******团改编的129师,红五军团改编的127师,六万多人挺进山西。

对于忻口方面的战事,何正道也觉得,此番八路军兵强马壮,在这场会战当中,应该能担当更为重要的任务吧!但何正道依旧希望,四个师伤亡不要太大才好。

毕竟,改编后的红军主力师,基本保持一万五千人左右的规模。而选拔进主力师的官兵,除了参与长征的红军骨干外,大多都是各军团经过严格训练的新兵。

清楚绥西这边打的好,对即将拉开的忻口会战也会有所帮助,何正道便决定了示敌以弱,引敌深入的作战布署。将一师主力,秘密安置在大青山附近隐蔽待命。

而绥西军分区的防御任务,则交给二师负责组织。在绥西组建的骑兵师,做为预备部队随时投入战斗。而何正道自己,带领侦察旅跟军刀,同样进驻绥西军分区的指挥部。

看着修缮完备的防御阵地,何正道也很满意的道:“仁义,接下来这一仗,你必须给我打好。这一次,我要让远到而来的小鬼子,真正明白什么叫骑虎难下。

防御的时候,也不必一下将全师主力拉上去。


状态提示:第二零四章 日寇进犯(月票加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