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穿越重生>请叫我威廉三世>灭日 第八十一章 龙德施泰德

.明媚的阳光,轻柔的海风,还有郁郁葱葱的热带植物,初夏的菲律宾群岛就是这样的生机勃勃,然而晴朗的天空不知何时笼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阴云,尽管海面平静得出奇,人们却能感受到那种暴风雨欲来的心理压抑。

1929年6月28日,德土联合远征舰队的战列舰群和巡洋舰群踌躇满志的突入日军在吕宋岛的要害——马尼拉湾,接下来的24个小时被人们称为整个菲律宾战役的转折点,因为在最初的12个小时,日军一度看到了扭转战局的希望,他们的港口守备部队和特遣舰队毫无畏惧的与强大的对手进行了一场激烈而血腥的战斗,发起死亡冲击的鱼雷艇队甚至用鱼雷命中了德国最大的战列舰“威廉大帝”号,看着这艘超级战列舰带着残烟扣隍撤离,这一刻,驻守吕宋岛的日军官兵无不认为胜利终将属于自己、属于不可一世的大日本帝国。

然而,“威廉大帝”号身中11枚炮弹和2枚鱼雷之后的撤退并没有让剩下的联军官兵气馁,随着时间的推移,缺乏空中力量的日军始终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反而是日本陆海军在德土空军的猛烈下损失惨重,日本海军中将松村菊勇也随旗舰“生驹”号一道殉国,整个特遣舰队也在战斗中消耗殆尽,更加重要的是,德土舰队的这次突击行动只是联军的一次佯攻!

仅仅在马尼拉海战开始后两个小时,德土联军即以海空联合突击的方式对吕宋岛以南不足一百公里的民都洛岛发动进攻。为了达到一击致命的效果,德军不但投入了最为精锐的海军第1陆战师,还在该岛南部、东部以及西北部各空降了一支部队,参与空降作战的伞兵总人数达到4700人,这也是德军在东南亚攻略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空降行动。

由于民都洛岛周围平坦、中央多山的地形,联军进攻部队很快就在海滩站稳了脚跟,但是随着日军残兵退入山区并倚靠地下工事进行抵抗,战役的进程再度进入残酷地清扫阶段。德土军队投入了大量的喷火器、喷火坦克对日军藏身的洞穴进行逐一清理,最终以伤亡4000余人的代价彻底攻占该岛,并且取得了进攻吕宋岛的最佳前进踏板。

当德国的梅塞施密特式战斗机和土耳其的穆拉式战斗机能够自由自在的飞翔在吕宋岛上空地时候,即将到来的吕宋战役在制空权问题上已经没有了悬念。日尔曼的雄鹰和来自小亚细亚半岛的飞行精英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以任何一种方式攻击想要攻击的目标,吕宋岛上的日军已经无法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军,在战役开始之前,他们在德军空袭中损失了约1/10的兵员、2/3的运输工具和难以估量的士气,而他们在马尼拉湾海战中硕果仅存的几艘战舰也在容克斯俯冲轰炸机地一次次呼啸中沉入水底。

总攻吕宋岛地时间原定于7月初。作战物资的准备也迅速到位,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进攻却被推迟了,原因无他,统帅德土联合远征军的奥斯卡冯.胡蒂艾尔中将突患肺炎而无法继续指挥部队,而德军地克莱斯特将军和土军的恩克将军都缺乏足够的威信和集群指挥经验,因此在德国最高统帅部委派的新帅到来之前,联军将继续为登陆吕宋做物质上的准备。

1929年的夏天似乎注定是个充满病痛的季节,胡蒂艾尔因病返回柏林,这对东南亚的战局有着不小的影响。

而另一个人的病也让万千德国人牵挂。他就是德皇威廉三世地生父、德国海军元帅、普鲁士亲王阿尔贝特,.威廉.海因里希。

当辰天得到父亲病重的消息并从荷兰赶回柏林的时候,海因里希已经陷入了深深的昏迷之中,按照医生的诊断。这位67岁的老人为德国贡献了毕生,如今就像一部零件已经磨损得无法再修复的机器一般,距离生命的尽头恐怕只有一步之遥了。

看着表面坚强、内心却十分痛苦的母亲,辰天极尽安慰之能,但他地言语与辞藻在这个时候显得如此苍白。虽然辰天原本并不属于这个世界,但是海因里希夫妇无疑给了他最好的教育环境和身份,如果没有这个坚实的起步点,他或许永远也无法实现如今的辉煌。

坚毅、正直还有桀骜不逊,这就是对海因里希性格的最好诠释,他不是军界的天才。也不之政界的佼佼者,但他勤奋好学、脚踏实地,他的谦逊他的果敢使他成为德国崛起的功勋之一。可以说他在1914年率领航母编队的出击改变了德国在战争中的命运,虽然这件事的真正策划者是辰天本人,但是毫无疑问,海因里希的胆量与判断也是一个同样不可忽略的因素。

尽管辰天如今的地位已经是对海因里希父母的最好报答,但是早年求学和多年的戎马生涯让辰天很少有陪伴在他们身旁的机会,尤其是成年以后,见面亦不过是一月一次甚至更少。这让站在病榻前的辰天心中抱有歉意。

静静躺在病床上的海因里希此时并不像大多数病人一样面色苍白,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素白色的头发是他长期操劳的最佳证明,5年前尽管身体不适,他还是率领德国的航空母舰群参加了大西洋海战并且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德意志的战士们似乎从来都不肯向命运低头,可是到了这一刻,海因里希再也不能战斗下去了。

“陛下!……陛下!”

从门外进来的霍夫曼轻轻唤了几声,辰天这才从自己的思绪中回过身来。

“陛下,统帅部关于联合远征军新统帅


状态提示:灭日 第八十一章 龙德施泰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