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布衣卿相>第四十五章 县试(二)

王家的客厅里,此时围坐着许多人,不管是老一辈的王茂弘,还是年纪最小的王瑾萱,都来了!

被众人围观的场景,夏元鼎还是第一次看到,还有点享受呢!

“笑什么呢,还不快说!”本来就等的不耐烦的夏继祖看到元鼎此刻的表情,嘴角的微笑,真的有点贱贱的感觉。

夏元鼎立马变的委屈起来,说道:“爷爷,不是都讲过了吗,我觉得发挥的很好啊!”

夏继祖追问道:“细节呢,把自己写的文章再背一遍给我听听,让我们给你评价一下!”

“当时光顾着作答了,现在写的什么已经记不清楚了!”

“……”

“元鼎哥哥骗人!”不合时宜的,王瑾萱揭穿了夏元鼎虚伪地应答。

夏继祖胜利般说道:“元鼎,还不从实招来!”

“爷爷真是的,就不能问五哥吗,您可是有点偏心了!”

“你小子,少挑拨离间,元杰跟你能一样吗,我不追着问,你会主动说?”夏继祖早就看出来了,夏元鼎平静的外表下,藏着一颗躁动的心。

夏元鼎无奈说道:“第一道题是: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这是说,君子的为人处世啊,要恪守中正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正的坚强啊!

王茂弘关系问道:“你是如何作答的?”

夏元鼎还能怎么作答,这不都是你们教的吗,君子和而不留,不论逆境困境都要坚持自己的气节,最后就真的变得坚强了。

“自古帝王之治、圣贤之道、不外一中。中者,举天下万事所宜视为标准者也。……而要其本源,在能取物欲之私而胜之也。故曰自胜之谓强。”

既然都想听,夏元鼎就把整篇文章背下来好了。文章背完,夏继祖和王茂弘皆陶醉文章中,就是不能完全品出其中味道的夏元杰和王瑾萱也是有些出神。

王茂弘反应过来后,着实让人吓一跳,手拍着椅子的扶手作响,说道:“好啊~~~,自胜谓之强,元鼎这篇文章写得好,这文采要胜过我们一筹不止,看来我们再也不能班门弄斧了!”

夏继祖像是看怪物一样看着夏元鼎,长叹一口气,像是解脱了,口中念到青出于蓝。

“爷爷,那这第二道题,你们还听不听啊?”夏元鼎倒是打算就此结束,因为这像拷问一样,至少让人吃口饭再背。

“既然你愿意,那你就说说这第二道吧!”一转口,又成了夏元鼎自愿的了。

“第二道题是:上律天时,下袭水土。”

王茂弘说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顺乎天道,遵守四时,五行有相生相克,君子厚德载物,上和天道,下和地道!”

虽然看上去是见到朴素的句子,这里面却有很深的哲学道理,谢县令绝不是因为落水才想到考这个的。

明白了什么意思,夏元鼎有了中心立意,自然是洋洋洒洒的一片文章写了出来,结尾再次画龙点睛,这都难不倒他。

等夏元鼎说完,夏继祖就不要求他再把试贴诗念出来了,因为夏继祖觉得就这两篇文章,把握已经很大了。

“元杰,那你来说说这试贴诗作的如何?”

“是,爷爷,王爷爷,第一首诗给的题目是:挂席拾海月?”

一听这个,王茂弘莞尔一笑,对着夏继祖说道:“奉先兄,这谢县令有意思啊,自己家祖上的诗能拿出来考问学子!”

孤舟杨帆,飘在如镜的海面上,月亮倒映在海水之下,孤舟缓慢前行,就好像要去拾取海里的月亮,意境优美。

但元杰的诗作的就有些平淡了,跟他写的水平差不多,看来他们兄弟都没有当诗人的天赋。这些平平仄仄平的东西确实不好糊弄,还得用典什么的,一个小小的试贴诗,尽是门门框框了,难怪科举难出佳作。

事实上,科举里能被人记住的试贴诗真的不多,唯有印象的只有“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二句了。

“既然正式已经结束了,我们也无须挂念,后日便可见分晓了,看法案的结果吧!”

看王茂弘这么说,夏继祖便把这一茬放下,看时辰是到了饭点了,在考场辛苦一天考试之人可不能饿着。

这第一场正式要是能过了最好,这样初复、再复等就不要考了,直接就能取得参加复试的资格了,干嘛还要接着考呢。

夏继祖倒是说过要让孙儿多考几场,当然他心里还是希望一次就能过的。这样等着县令的面试就行了,也省了许多麻烦。

当然,最让人肉疼的还是钱啊,考试的试卷其实是考生自己出钱的,还包括衙役伙食钱等,都是算他们的。

说到底,童子试只是小考,不像乡试县试那样正规,考题都是县令随意出的,这里面水分还是很大的。

照往年情形,每次录取的名额都是在五十名左右,一般不会轻易变动。几百个人就为了这五十个名额,争得头破血流,弄不好还有可能出意外事故,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晚饭居然有夏元鼎最喜欢的鱼,不用多说他又能大饱口福了,这次可得把没吃的补回来,夏元鼎见他人动筷子后也赶紧把筷子伸出去。

就要够到了,这时候这盘红烧鲤鱼正在王瑾萱的面前,她看到夏元鼎想吃,笑了笑,抢在他的前头先夹了一筷子。

夏元鼎没有多想什么,以为瑾萱妹妹也爱吃鱼,但是以她的饭量也吃不了多少,剩下的都是他的,应该没人跟他抢了。

但是刚吃着自己夹的


状态提示:第四十五章 县试(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