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逆明1644>377.第377章 进军成都

相对于河南之战的摧枯拉朽,四川之战无疑变数颇多。

多尔衮为了有效的支援张献忠,派遣镶红旗进入四川的事情做得极为隐秘,饶是大明探子遍布天下各地,也足足到了正月二十九探听到这个消息,而这个时候,镶红旗已经进入四川。

“这是一个极大的变数,不可不防,必须尽快通知周曹和秦良玉,让他们有所防范!”朱慈踉凝重的说道。

一支满八旗不过万余骑兵,虽然对于当前的大明而言,算不上什么强大的力量,但既然是变数,就不可不防,必须尽早让周曹和秦良玉知道。

“皇上,这恐怕晚了,蜀道不好走,想要穿过蜀道通知周军长和秦良玉将军他们,至少需要四天的时间,那个时候,大军可能早已经开始跟张献忠交战了。”彭程为难道。

“朕知道,尽快吧,只希望还来得及。”朱慈踉叹息了一声道。

“是,皇上,臣这就派人马不停蹄的入川!”

------------------------------------------------------------------------

“杀啊----”

临近成都的地方,周曹和秦良玉率军到此,突然遇到大西军的偷袭,双方正在激烈交战。

“白杆兵,顶上去!”秦良玉镇定的下达命令。

白杆兵是秦良玉手下一支最精锐的力量,虽然只有八千人,但每一员士兵都是十里挑一的精锐,战斗力不弱于一支五万大军,就算当年号称天下第一骑兵的满八旗对上白杆兵也有所不如,秦良玉这些年正是靠着这样一支力量才死死守住黎州城,让张献忠不能完全占据整个四川。

“杀啊----”白杆兵形成一个犄角,不断向一处人数最多的大西军杀去,势不可挡。

面对白杆兵,大西军节节败退。

“白杆兵果然名不虚传!”周曹赞叹了一句:“不过我们应龙军也不差!”

“兄弟们,列阵,击退贼兵!”周曹大声下令。

应龙军每数百为一股,对着突袭而来的大西军开枪反击。

“开火!”

“砰砰砰-----”一排排冲杀而来的大西军士兵被击倒。

应龙军同样势不可挡,将四方的大西军杀得节节败退。

秦良玉眼神锐利的看着势不可挡的应龙军,这还是他第一次亲眼见到这支名震天下的应龙军作战,心里极为震撼,原以为白杆兵的战斗力就够强悍了,可现在见到应龙军,她才知道,白杆兵还差上许多。

面对应龙军和白杆兵的强势,大西军很快就被杀退。

“嘟嘟---”这是大西军退兵的信号。

很快所有前来偷袭的大西军全部撤退。

毫无疑问,此次偷袭,大西军并没有占到半点便宜。

“穷寇莫追!”周曹和秦良玉同时下令,他们的目标是成都,只要攻陷成都,张献忠便不足为虑,区区少数前来偷袭的大西军并不能令他们分心。

大军击退偷袭的大西军后,继续往成都方向行军。

数里外的一座山坡,一名大西军将领正在此处遥望应龙军和秦良玉军。

“报----”

“启禀大将军,应龙军和白杆兵太厉害了,大军被杀退,没有取得任何战果!”一名大西军士兵禀报道。

这名大西军将领正是张献忠麾下最强悍的大将,李定国!

“我方战损多少!”李定国镇定的问道。

“回大将军,我方战损六千!”

李定国眼角一跳,他刚才派三万大军偷袭,竟然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便损失了六千人,这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应龙军果然厉害,不可小觑!”这名大西军将领双眼微微一眯,极为凝重的道。

李定国此次最主要的目的其实不过为了试探应龙军的真实战力,这些年应龙军威震天下,他不是没有研究过,但毕竟没有亲眼见过,心里极为忌惮,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如今他亲眼见过应龙军的战斗力,心里便有了一个底,往后才能有效应对。

“传令下去,斥候严密监视明军呃动向。”李定国下令道。

他此次足足带了十万大军前来,虽然不可能靠此击败明军,但他也不是什么都不能做,至少他不能让明军这么顺利便兵临成都城下。

应龙军战斗力强大得出乎他的意料不假,不过应龙军也是人,也会疲惫,这一路上只要他不断派兵偷袭,相信应龙军受不了,等他们到了成都城下,至少也是一支疲惫之军,到时候应对起来便能容易许多。

接下来两天时间,在明军到达成都之前,李定国一有机会便派兵偷袭。

不得不说李定国的疲兵战略还是极为有效的,面对大西军的不断偷袭,明军将士不得不时时警惕,精神一下子便差了许多。

当然,秦良玉和周曹也不是吃素的,没几次便看穿了李定国的策略。

“指挥大西军偷袭的,必然是张献忠的义子李定国!”秦良玉断然道。

张献忠的手下,唯一能被秦良玉看在眼里的便只有李定国了,也只有李定国才能如此眼光毒辣的抓住每一个可以偷袭的机会,其他大西军将领就算是排名第二的罗汝才也没有这样的眼光。

“李定国?”周曹皱了皱眉。

毫无疑问,周曹也是听过李定国的名号的,在第二军进兵四川之前,锦衣卫密探便将所有张献忠手下的资料都收集全了。

“既然李定国想给我们来一个疲兵策略,那么我们便不能让他一直牵着鼻子走,左右成


状态提示:377.第377章 进军成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