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甲午之军工霸世>第五百二十三章 低效的战备

好吧,例外总是有的,比如德国民众现在就普遍都对政府十分拥戴,除了长期形成的军国主义传统之外,之前日子过得太差,因此反差特别明显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让国际金融资本集团头痛的是,德国一方面不是协约国的成员,更重要的是,它走的同样是权力支配资本的路线,只是因为血统语言文化的原因,再加上私人资本的力量由于发展历史轨迹而远比中国更强,感觉上要亲近一些罢了,但从长远来看,德国同样是他们必须解决的大敌。

再加上德国与法国之间有着难以化解的历史恩怨,万一协约国对华开战的时候,德国突然在背后捅一刀偷袭法国,那场本就胜算不高的世界大战必然会彻底丧失胜利的希望。

不过这个问题倒并非没法解决,因为德国东边还有一个双方共同的生死大敌——苏俄,正所谓“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协约国与德国联手对抗中苏完全符合逻辑,而且只要德国跟苏俄打起来,他们也就没有余力在协约国与中国交战的时候背后捅刀子了。

可是苏俄并不好对付,1914年的工业总产值已经相当于德国的三分之一还多,而且跟沙俄时期相比,重工业所占的比例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比如其钢铁工业的规模已经相当于德国的一半,军工的差距则更小,如果只比枪炮弹药产能的话,两国几乎是不相上下。

之所以苏俄的军火生产能够达到这么高的水平,一是跟妄图挑战英国皇家海军的德国海军相比,苏俄红海军规模不大,可以全力加强陆军,二则是社会主义体制天然适应战争的传统优势,而一旦进行了战争动员,苏俄的优势还能进一步扩大。

即使考虑到德国产品的性能优势,德国陆军也不过比苏俄稍胜一筹,而苏俄还有人口优势,真要是打一场全面战争的话,德国就算现在经济已经开始迅速复苏,也并没有必胜的把握,德皇威廉二世的确有些二逼,但以容克一贯的欺软怕硬,指望他们在中西决战开打之前就先跟苏俄打起来,可没那么容易。

既然弄死了老张伯伦、决意要跟中国兵戎相见,金融寡头们就不可能再像当初老张伯伦所做的那样以协约国的力量强压德国屈服,那样只会将德国逼向中苏阵营,因此只能利诱拉拢。

或许是因为旧的殖民体系对于亲儿子美国不利、或许是因为“崽卖爷田不心疼”、或许只是因为非重利不足以让德国心动,金融寡头们还真是下了血本,为了让德国出兵攻苏,竟然许给了德国好几百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而且还同意丹麦和芬兰成为德国的附庸。德国人渴望“阳光下的地盘”实在太久了,大片海外殖民地的诱惑足以让其利令智昏,别说是跟苏俄打一场,就算是与世界为敌,他们也不会怕,容克们弹冠相庆、几近癫狂的丑态,真是神似中国历史上“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的那位......

但是协约国内部却因此产生了裂痕,因为让给德国的殖民地并非是英法这两个大户(注1)的,而是英法美三国政府强逼诸如比利时、葡萄牙、西班牙这样的小国或者弱国吐出自己仅有的几块块殖民地(包括比利时的扎伊尔和葡萄牙的安哥拉与莫桑比克),英法两国甚至还浑水摸鱼也各自捞到了一点好处,而美国虽然表面上什么都没拿到,但却因为旧事重提的“门户开放”原则而获得了最大的实际利益......

这样安排有利于协约国三巨头争取国内对世界大战的支持,但那些利益受损的国家肯定会一肚子火,可是金融寡头们及其代理人都很清楚即将开始的那场世界大战将会彻底改变这个世界的格局,胜利了的话,他们就能重新掌握整个世界,随便漏出一点战利品,就能将那些失意者安抚下来了,而如果战争失败,那什么都完蛋了,还需要考虑那些小国干吗?反正那几个国家实力有限,在即将开始的世界大战中既不可能有多大的贡献,也不怕他们拖后腿。

但是自以为无所不能的金融家和他们的代理人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那几个国家的确硬实力有限,以三巨头的实力,几乎可以说是随手可灭,但他们只需要给中国通风报信,就足以对战争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了。那些自认为智商很高的银行家们当然不可能不知道情报的重要性,但是中国的强大与神秘却让他们过高地估计了中方的情报能力,因而轻视了那几个国家有人通风报信可能造成的后果(不是核心成员,获取不到核心情报。)。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由于人种不同,华夏共和国的情报系统虽然在保密这方面堪称是世界第一,但要想渗透到西方世界,就很有些勉为其难了,虽然有部分亚盟国家和苏俄可以提供协助,但中国的情报部门为了保持自身的神秘感和维护老大的架子,一般并不愿意向其求助,因此这个短板始终都没能彻底解决。

因此,那几个国家所能泄露的情报对华夏共和国的帮助远比三国政府及其后台老板以为的要大得多,哪怕只是宏观性的情报,落到行家手中也能够得到许多重要信息,比如西方战备工作的进度。也正是因为了解到了这些,李晖才敢安心地先将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才下令全国进入战备状态,“效率比我预想的还低,看来之前两次大战的影响还真不小啊!”

注1:虽然不如美国亲,但一个是金融立国,一个曾经是、以后也将恢复为金


状态提示:第五百二十三章 低效的战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