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登陆兵力也是问题。
要知道,中国海军陆战队的规模一直就不大,至少到一九四四年,也就是在大战爆发后陆续征召的新兵成为了老兵之前,中国海军陆战队的总兵力一直没有超过一百万,随时可以调动的兵力一直在十万以下。即便李向龙只提出调动一个陆战旅来攻打马尔代夫群岛,海军司令部也很难满足。
正是如此,中国海军中数量众多的远程巡逻机才没能派上用场。
可以说,只要在斯里兰卡岛以东,能够执行侦察任务的就只有潜艇了。
所幸的是,在北印度洋上,中国潜艇几乎没有遇到“天敌”,而且可供潜艇猎杀的“猎物”也不是很多。
虽然美英有规模庞大的反潜兵力,到一九四二年底,仅在北大西洋上活动的反潜战舰就超过了五百艘,反潜巡逻机更是多达数千架,而在太平洋上,美军也有数百艘反潜舰艇与上千架反潜巡逻机,但是在印度洋上,美军几乎没有动用反潜力量,只在南非与马达加斯加部署了几十架反潜巡逻机,而且其主要任务仅仅是保护印度洋西部的航线,而英国皇家海军更加没有能力向印度洋派遣反潜兵力。
当时,在北印度洋上,英军可以动用的反潜舰艇不到二十艘,反潜飞机不到四十架。
显然,这点兵力根本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美英没有在北印度洋上投入太多的反潜力量,也与该海域没有至关重要的航线有关。
虽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美英企业就在中东发现了大油田,到此次大战爆发前,中东的石油产量已经非常惊人了,但是此时的中东,还不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产地,而且其产量所占比例并不大。要知道,直到大战结束,美国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其次是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主要是占领的里海油田),而且美国生产的石油,足够美英两国的战争消耗了。
也就是说,对美英来说,中东的石油并不重要。
当时,在北印度洋上活动的船只,总共也不到两百艘,而且大部分都是载重吨在一千吨以内的小型货轮。
显然,在这个战场上,中国海军的远洋潜艇几乎是无所事事。
当然,这不见得是坏事。
在执行侦察任务的时候,大部分潜艇都有足够的燃油,也有足够的弹药,往往能够取得一些意外收获。
更重要的是,潜艇艇长都乐意执行侦察任务。
要知道,在太平洋上,很多潜艇艇长并不喜欢执行侦察任务,因为侦察任务不但风险系数高,而且很难有所收获。
对卓宇凡来说,这显然是好事。
二十二日傍晚,他就收到了第一份确切情报,在拉克沙群岛南部的格尔贝尼岛上有一座野战机场,执行侦察任务的潜艇通过潜望镜,观察到了在该岛上起降的飞机,而且是战术战斗机。
显然,这一情报与之前的发现完全吻合。
到了二十三日清晨,潜艇又了第二个收获,即在马尔代夫群岛北部的法递卢福环礁上也有一座野战机场。
更重要的是,在这座环礁的潟湖里面停泊着几艘运输船。此外,这几艘船只正在向岸上卸下货物,其中就包括修建野战机场的工程设备与物资,而且环礁上有很多没有携带武器的工程人员。
这下,卓宇凡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