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寒门皇帝>第八十八章 书生

老僧的鼾声传入乐文耳中的首先是一曲《高山流水》,曲调优美,犹如天籁之音,让乐文竟然有些陶醉其中。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在乐文听到美妙之处,老僧的鼾声紧接着又变成了一曲《平沙落雁》,旋律起而又伏,绵延不断,优美动听,基调静美,但静中有动,犹如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也有回翔瞻顾之情,上下颉颃之态,翔而后集之象,惊而复起之神,既落则沙平水远,意适心闲,朋侣无猜,雌雄有叙。

听罢一曲《平沙落雁》,让乐文有种意气风发之感,以为老僧不再打鼾了,谁知只是寂静了片刻,又接着来了一曲绝响《广陵散》,曲中贯注着一种愤慨不屈的浩然之气,纷披灿烂,戈矛纵横,让人热血沸腾。

话说《广陵散》的来历是根据《晋书》记载,此曲乃嵇康游玩洛西时,为一古人所赠,而《太平广记》里更有一则神鬼传奇,说的是嵇康好琴,有一次,嵇康夜宿月华亭,夜不能寝,起坐抚琴,琴声优雅,打动一幽灵,那幽灵遂传《广陵散》于嵇康,更与嵇康约定:此曲不得教人。公元263年,嵇康为司马昭所害。临死前,嵇康俱不伤感,唯叹惋:“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当乐文随着曲声,犹如在战场纵横厮杀之事,老僧的鼾声戛然而止,让乐文也从这种幻境中脱然而出,不禁缓缓睁开双眼,看到那位老僧已经醒来,正在微笑看着他。

“阿弥陀佛,施主,你可有听到老衲的鼾声?”老僧站起身来,对乐文施礼一礼,迟疑的问道。

乐文现在简直对这位老僧赞佩不已,颔首连声道:“世人传言大师天生异禀,今日得见,果不其然,在下很是佩服。”

“诶,哥哥,莫要被这妖僧给骗了,想必定是他给你的那粒药丸有问题,要不然他的鼾声传入我的耳中,却是刺耳的噪音?”这时龙超和丁珂儿见老僧已经醒来,也走了进来。

“阿弥陀佛,明镜非台,菩提无树,思之不得,寻之奈何,皆为心之所向,怎堪万象皆空,心象有则有,心象无则无。”老僧面对龙超的质疑,微微一笑,阐明道。

“哦?这么说,是因为在下听到的鼾声,并非是耳朵听到的,而是心中听到的,心中觉得大师的鼾声犹如琴音一般美妙,那么就会觉得如此,反之则会截然相反?”乐文摸了摸胸前的狼牙,若有所思道。

“施主所言极是,老衲正是此意。”老僧颔首点头道。

丁珂儿挑眉一笑,嗤之以鼻道:“本姑娘还以为你这老和尚有什么大本事呢,原来也就是故弄玄虚罢了。”

乐文一摆手,淡淡道:“诶,这位大师佛法高深,岂是吾等小辈所能洞悉的。”

“哼……说的好像你就是小和尚似得。”丁珂儿瞥了一眼乐文,哼声道。

其实乐文在这位老僧睡觉打呼噜时,听入耳中的的确是像弹奏琴声一般有节奏的妙曲,可是到底是为什么,他也不知其所以然,也许真如老僧所说的那样吧。

不管怎么样,乐文还是觉得不虚来此寻访一番,大感佛理之奥妙无穷,博大精深。

于是乐文和老僧告辞后,在阜城调养了两日,三人便又继续赶路了。

三人来到肃宁城时,已是正午,正值腹中饥饿,听说此城有一位秀才出身的书生因为多次落榜而心灰意冷,由于他喜爱下厨,他并非专业的厨师,炒菜做饭仅仅是业余爱好,但是,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揣摩,竟然练出了一手出神入化的厨艺,而且厨艺之高,可与庖丁媲美,便靠着这点名气在城中开了一家酒馆,生意也是极好。

史上刀工最好的厨师是哪一个,倘若把这个名头冠于庖丁头上,估计大家都不会反对,庖丁经过19年的刻苦修炼,宰了几千头牛之后,终于练成了化繁为简,举重若轻,游刃有余的好功夫,赢得了帝王的嘉奖,后人,也常用庖丁解牛这个成语来作为技艺神妙的典型,千百年来,似乎无人能出其右。

而此人的厨艺竟然能与庖丁媲美,即便只是赞赏之言,想必也不会太差,于是乐文三人便抱着想美餐一顿的想法,经过打听,七拐八拐的来到了这家小酒馆。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家酒馆便是如此,虽然比较难找,但是酒馆的楼上和楼下都已客满,还好他们只是稍等了片刻,在靠近厨房处的那张桌子上的人便吃完离开了。

店小二简单收拾了一下桌椅,三人点了一些酒菜,便坐在椅子上等待这位能于庖丁媲美的秀才厨师到底厨艺如何了。

乐文的座位刚好正对着厨房门口,看到厨房里有一个书生摸样的厨师,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可是操起刀来,精气神却非同寻常,有一种超乎寻常的自信,从他的四肢百骸散发出来,简直有睥睨天下之感,他身手迅捷,手起刀落之间便把一条鳕鱼肉食肉,刺是刺的给分离了开来,仿佛暗合着宇宙间的某种自然的节律,恍若鬼斧神工尽在于此。

可是当乐文心中对这个秀才厨师的厨艺之高,连连惊奇的时候,却只听得耳边一声震耳欲聋的霹雳响起,那堆在食案上的雪白的鱼


状态提示:第八十八章 书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