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彭和尚的围攻因为一个神秘高手的突然出现而不得不偃旗息鼓,好在那个高手只为救人,并没有要反杀的意思,几个正派高手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给蒙面高手一个面子,先撤为敬。
他赤手空拳一招就夺了峨嵋大弟子丁敏君的剑,武功之高,实是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如果继续不识好歹,激怒于他,后果不堪设想。
贾里玉看到几个门派的高手相继撤走,心里松了一口气,同时也在暗暗庆幸,以他现在的功夫,跟丁敏君或许能打个平手,但肯定不会是纪晓芙的对手,他之所以能一招夺下丁敏君的剑,主要还是因为他太熟悉“梅花剑法”。
换句话说,倘若几位高手联起手来,恐怕他和彭和尚还是要吃大亏。
“多谢小兄弟仗义相救,不知兄弟可否留下大名,我彭和尚他日必报大恩。”彭莹玉运功止住了眼中鲜血,抱拳问道,尽管贾里玉有意变了腔调,他还是听出对方的年纪不大。
贾里玉背对着他而站,微微转头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何言报答,告辞。”说着身子一晃,已经闪出树林,彭和尚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嘴里喃喃道:“不出五年,此人必是江湖上一号人物。”
“一号人物”贾里玉出了树林,找到常遇春和张无忌,三人继续赶路,常遇春问起林中的事情,贾里玉简略说了。
“我们寻个住处安歇一晚,明早再赶去蝴蝶谷,不然大半夜地打扰他老人家,他肯定要发火。”
贾里玉道:“自古能人性情大都怪异,可以理解,无忌,你觉得如何?”
张无忌道:“我好很多了。”
“嗯。”
三人找到一处空地,席地而坐,贾里玉拾了一堆木柴生起火堆,因为两人又有伤又有毒,贾里玉来回照料,半夜忙下来,也是筋疲力尽。
躺在平地上,看着满天的星星,任由真气在体内缓慢流转,虽然内功外功都在从头开始修炼,但是贾里玉对所有的修炼方法和诀窍都是了如指掌,不再像当年第一次接触时那么谨小慎微、步步为营。
“贾兄弟,多谢了。”躺在旁边的常遇春突然说了一句话,原来他也没有睡着。
“常大哥,不用客气。”
张无忌轻轻叹了一口气,道:“鲤鱼,从小到大,我欠你太多了。”
贾里玉笑道:“你们今晚怎么了,突然变得这么婆婆妈妈?”
常遇春道:“没错,无忌兄弟,贾兄弟如何待我们的,我们记在心里就好,不用婆婆妈妈地嘴上说来说去。”
贾里玉摇摇头,笑道:“谁欠谁的真不好说,也不必去算,常大哥,我和你一见如故,这些话亦不必再提。”
“好,听贾兄弟的。”
次日天明,三人继续赶路,因为蝴蝶谷地处偏僻,常遇春兜兜转转找了好久,仍旧不得其路,从一座山谷转出来的时候却莫名上了一条大路,常遇春一拍脑袋道:“错了错了,师伯的蝴蝶谷地处隐秘,怎么上了这条大路?”
贾里玉四处观望,试着寻找道路,“俗话说,路在嘴上,我们还是找一个路过的乡人问一问吧。”
“也好。”
贾里玉刚向前走了几步,忽听一阵马蹄声响,看到四个蒙古军官骑着大马,手持长刀,驱赶着六七个汉人百姓。
贾里玉回头看了常遇春和张无忌一眼,常遇春面露怒色,张无忌却一脸茫然,不一会后面的百姓络绎不绝地走来,仍旧是一队蒙古兵挥舞着长刀跟着后面,嘴里不时喝骂几句。
贾里玉走到常遇春旁边,用身体挡住他腰间的佩刀,左手背在后面,轻轻一拍,常遇春的佩刀被拍飞出去。
“你们三个站在那里干什么,找死!”一个蒙古兵说着,举起长刀作势就要劈下来,贾里玉拉着常遇春和张无忌跟随队伍向前走。
走到一个十字路口,远远看到一个蒙古将军带着六七个蒙古兵纵马驰来。
“都给我跪下!”驱赶百姓的军官喝道,一众百姓相继跪在那个将军前面。
那个将军威严地扫视众人,下令道:“一个一个查问吧。”
然后那通译官就一个一个询问大家姓什么,贾里玉心里一动,想起元朝末年历史上有一条所谓“虐令”,好像是丞相巴延向元顺帝进言,为避免汉人造反,同时又要照顾汉人地主们的心情,朝廷要对张、王、刘、李、赵五大姓进行屠杀。
但,在贾里玉的记忆里,元顺帝似乎驳回了这个虐令,因为这条虐令太过荒唐,当时虽是蒙古人统治天下,但汉人的人数仍旧最多,根本就是杀之不尽,徒增百姓和朝廷的矛盾。
既然如此,为什么这条虐令还是在乡下进行了推广?
贾里玉稍作思索就理出头绪,推行这条政令的自然是那些为了巴结巴延的地方官员,他们杀了人之后,把“政绩”报给丞相府,当能受到丞相的称赞。
说来说去,还是下面的人在唱外经。
“你姓什么?”一个官兵用长刀指着贾里玉问道。
“姓贾。”贾里玉答道,然后指着常遇春和张无忌:“这两个一是我大哥,一是我小弟。”
那官兵喝道:“滚蛋!”当胸踹向贾里玉,贾里玉在他脚和自己胸口将沾未沾之际,痛苦地叫了一声,故意往后退了七八步才勉强站稳。
“大哥三弟咱们走。”贾里玉“诚惶诚恐”地招呼常遇春和张无忌,没走多远,常遇春低声骂道:“今生不把蒙古鞑子赶出中原,我常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