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浮缘劫>第26章 改革,改变

一切是如此纷乱,然而,东方煜倡导的所谓改革却继续坚挺。陈春专门叫了老汪头去,问到落实的情况。老汪头一下子来了精神,瞬间理出了一二三,说得天花乱坠,滔滔不绝。陈春并没有吱声,任由老汪头忘我地说将开去。末了,陈春不置可否,只让他提供一份详尽的书面材料。老汪头一听,顿时卡了壳,楞在那儿傻傻地盯着陈春没了先前的精神头。陈春不觉也把目光盯着他,似乎是在问,这有什么问题嘛?

老汪头正说在兴头上,原本只停留在说一说的份上,说了,说了,说了就了事,冷不丁听陈春说要书面材料,出乎他预料。他这一生,就不会文字那玩艺儿,根本动不了笔杆子,他生性只会嘴上跑马车,让他动笔,岂不是难为他了嘛。于是,他不觉楞在那儿寻思如何应付这个问题。

说起东方煜的改革,其实,并非象老汪头刚才说的那么好,理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比如,倡导信息化,本身的确是好事情,不仅可以无纸化办公,提高办事效率,而且,可以重新调整警力,但实际运作之后,才发觉适得其反。为什么呢?因为,人的素质包括人的观念不可能因为这么一改,全部提升,往往依旧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如此,反而增加了劳动强度,比以前更显繁琐、麻烦。通俗地说,就是信息化是在搞,但传统工艺并没有丢下,继续使用传统的一套,实质是换汤不换药。原本出发点之一,是为了减少纸面上的强度,直至达到无纸化办公的最终目标,其实不然。理论上是成立的,现实中行不通,或者说,一下子行不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多人不仅不会操作,甚至抑制操作,显然,这是一个长期调整普及的漫长过程。改革目的究竟为什么?细化分工,警力前移,结果分工分家,各扫门前雪,出警不处警,反而让老百姓上派出所不知找谁去。

老汪头之所以不去说这些,只是觉得这件事情是经由陈春首肯,亲自过问,还是尽量往好处说更显妥当些,现在,领导不是都喜欢报喜不报忧嘛。既然说要书面材料,他自然而然便寻思刚才话中有多少不在谱子里,他必须捋一捋才是。同时,还得同东方煜沟通,动笔杆的事情必须依靠他。当然,老汪头也不相信陈春一下子就能够把他说的全部记在脑海里一字不落。于是,他迅速收敛楞表情,本能地点了点头。

“要有书面报告,要有具体数字,要有典范。”陈春见老汪头点头,强调说道。

于是,他找到了东方煜,向东方煜下了死命令,要他必须加班加点把这个材料搞出来,并明确地说,这是陈春局长亲自要的,要扎实,要像模像样。

东方煜听过之后,并没显丝毫紧张,反而不屑地笑了一笑,同时微微地点了点头,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见状,老汪头急了,紧跟着加重语气,让他上上劲儿,多费点神儿。

其实,这类事情,对于东方煜来说,小菜一碟。东方煜承认老汪头在社会上,有经验,在同人打交道上,有一套,比自己强得多,但是,若论纸上功夫,他老汪头,还不是差上一点两点,毫不夸张地说,是天壤之别。何况,有关这类话题,还是在他主导下的情形,整理起来更是不在话下。

现在,都讲究改革,讲究推广,无论改革得如何,推广得如何,总结是不可少的,哪怕是不甚成功,但总结都应该是成功的。成绩出自总结嘛,人生苦短,稍纵即逝,仕途更是苦短,短平快才是关键。

东方煜想改革嘛,其实也不是,他不是商鞅,不是魏征,他没有那么显赫的政治地位,也没有那么大的雄心壮志,甚至,不具有这方面才华。改革这类宏大话题,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派出所里的改革,都同他沾不上一毛关系。前面说过了,他只是因为头上忽然戴上了那么一顶副所长的帽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得有个交待,一时心血来潮,才捣鼓出这么个玩艺来。哪料想,自己胡乱编织的一个梦幻,却成了别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凭借,岂不是歪打正着了嘛。也好,难得有这样的一个机会,自己可以发挥藤蔓攀附的优势借势而为,自我编排一番。

东方煜知道,陈春推行改革,也应该不是他的目的,总结改革经验才是关键。陈春需要膨胀,需要自我价值实现,需要人当吹鼓手,他得帮着的吹上一口气。陈春需要显摆,他得在一旁多打上一组亮光,他知道这就是借势而为。于是,他顺着这样一个思路,发挥他那无限的想像力,精心总结改革成果,最后,连他自己都觉得惊异,一下子有了那么多的闪光点。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杜文撰字也不例外,文题出彩,全靠编排嘛,老汪头那三寸不烂之舌,能将鸿毛吹上了天,那么,他东方煜那金不换的笔杆子,就能将杂碎破烂的零碎,编织成美丽的图案,化腐朽为神奇。

陈春愿意看到这种运行趋势,希望有吹鼓手一旁造势,希望有人帮他摇旗呐喊。

因为这篇文章,陈春一鼓作气把这项改革坚定不移地推进了下去。也是因为看到了东方煜这篇精心炮制的文章之后,相当满意,把原本一直由他自己动手撰文的业务一点一点地交给东方煜。

虽然如此,但不知是什么缘故,陈春并没有调动东方煜的意思,让东方煜一直两头兼顾着。不仅如此,陈春还特意打了招呼,他对老汪头说,东方煜的工作仍然以派出所为主,还是派出


状态提示:第26章 改革,改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