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硬汉兵王>第737章 从苏购军火

第736章从苏购军火

一九三九年秋季到冬季时,日军在华北地区针对八路军占领的地区,进行了多次的大规模的扫荡,英勇机智的八路军采取避实击虚的战术,粉碎了多次伯日军的扫荡。

在东北的黑龙江东北部到东京城一线的华胜利所部,也遭到了日军叫嚣着的多次“扫荡”,但是抗日义勇军独立旅的官兵们团结一致,听从华胜利的作战布置,多次粉碎了日军的进攻。

现在,由于日军在之前的日苏的诺门罕战役、中日的长沙会战中,都受到了严重的失败,这使得日军暂时为了修整,并没有大规模发对侵华的战役。

这就使得,在日军占领地区的抗日武装力量,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华胜利所部,现在跟日军基本的情形是,对峙阶段……

华胜利分析着当前的情况,如果想重加沉重地打击东北地区的日军,那么抗日义勇军独立旅在武器装备上,必须有所提高。

华胜利之前,已经让何良和李贵组成代表团,到了占领区的鹤岗县城的东北部的津口地区,跟和中办边界的苏联下列宁斯科耶地区的苏军代表进行了商谈军火交易之事。

本来,华胜利不光想私购一些苏联产的军火,还想请苏联方面的技术人员,到抗日义勇军独立旅中进行指导,但是最后一个请苏联方面的武器专家来华到华胜利所部的想法破灭了。

这原因就是,虽然在这一九三九年的几个月前,日苏就中蒙边界的诺门罕地区的边界线问题动了武,进行大战,但是苏军在以伤亡六千余人的伤亡了日军六万余人后,也自感觉到不想搅入到了中国的抗战中来,因为苏联方面也看到了正在扩张的德国,势如破竹般地在欧洲战场上利用“闪电战”,连连地攻城灭他国,使得苏联方面把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到了保护国土,防备在了德国上去……因此,苏联在诺门罕战役得胜后,便同意了跟日签订了停战协定。

正因为日苏两国签订了停战协定,日军也把原来的预定的北上侵略苏联的计划给搁浅了,而苏军因为跟日签订了停战协定,就不可能派苏联方面的专家进入中国,帮助抗日义勇军独立旅了。但是,武器等军火的交易,还是可以暗中去做的。

华胜利得到了何良与李贵的代表团的电报,是白君萍送来的。

白君萍将电报交给了华胜利。

华胜利展开电报一看,原来是何良发来的。何良在电报中,向华胜利报告,正在与苏联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商谈,并请求华胜利,苏军方面想以每门m1937反坦克火炮,一万五千块大洋的高价出售等事宜,问华胜利是否同意以此价格购买……

华胜利看到了何良发来的电报,气得骂了一句道:“特么的这大鼻子,火炮买得这么贵!真是想敲我军一笔竹杠啊!”

白君萍因为是抗日义勇军独立旅中的特派员兼报务员,这份电报就是她接收并译过来的。她也知道这电报中的内容。

白君萍说道:“华旅长,这苏军对我们出售这些军火的外价格属实是很高,但是我们的何良和李贵组成的代表团,已经连继地跟苏军商谈了三天了,本来那反坦克火炮,苏军原来是想以每门二万大洋出售的,但是何良废尽了口舌后,才缓到了这个价格。据何良发来的电报中称,苏军方面的代表说了,这已经是底价了,不买就不用再谈了。”

华胜利叹道:“那也得买呀。现在日军的扫荡之势,将越来越残酷地推进了。我们抗日义勇军独立旅南征军中,在缴获得来的日军的九二步兵炮,打日军的步兵和炮兵阵地还可以派上用场,但是打日军的坦克,那就不敢恭维它了。”

白君萍也点着头,对华胜利说道:“华旅长您说得对。就是有点贵了,这还不算炮弹,加上从苏军那里购了炮弹后,这笔军火商交易的总额还不得近十几万大洋吗?”

华胜利说道:“幸好,我军的何良是个做生意的高手,在我们的占领区的这几看间,何良帮着我军料理着后勤等工作,还是给我们抗日义勇军独立旅攥下了不少的家底子。白特派员,以我的名义,给何良和李贵代表团,发电:‘此次军火必须的购买成功。其中的价格等事,授权给何良老先生全权负责……’”

白君萍左手揍着电报的记录本子,右手握着钢笔在本子上刷刷点点地记录下了华胜利的命令。

然后,白君萍以照着华胜利的命令,给何良和李贵代表团发电……

华胜利准备从苏军手里购买的火炮是,451937反坦克炮。

451937反坦克炮,是从1936年起,苏联第8号兵工厂,针对苏军的炮兵部队反映的情况,开始对原有的反坦克炮进行了改进。

苏联第8号兵工厂,主要是改用了金属质炮轮,并在轮轴问加装悬挂装置,由此使火炮整体宽度增加,并将击发装置移至高低机边;炮闩改为直立楔式,能够实现半自动闭锁,射速显著提高。

此外,451937反坦克炮,水平回转机等其他部件也得到相应改善。

1937年,苏联改进后的样炮,被定型为m1937型,并投入量产。

1938年时,为解决维护和后勤供给问题,1938型。但实际在苏军的装备记录中,仍将其当作m1937型。

而且,华胜利得知,在头几个月前,日苏就日战区的中国与蒙古国的边界争端,发生的诺门罕的战役中,之所以苏军的朱可夫将军能以区区的六千苏军


状态提示:第737章 从苏购军火--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