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征伐四海>第四百九十四章 经略之才

刹那之间,杨麟顿时眼前一亮,对于这个百里河很是欣赏,言谈举止之间,尽显洒脱与不羁之意,一身的儒雅之气,又没有书生的那种傻、呆、木讷之感,让人心生亲近。

同时,杨麟有一丝明悟,难怪李庆远称这个三十多岁的百里河为兄弟,原来二人是忘年之交,刚刚的出言解困,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些念头转瞬即逝,发生在刹那之间,杨麟很快就回转心神,心中已经有了打算,整个人显得很是和善,再次问道:“百里先生,我看你一身的儒雅气息,不像是一个大夫,应该不会和李前辈一样,也是为了寻西洋医术知道吧~?”

百里河微微一笑,就要答话之时,李庆远却是插话道:“哈哈,杨元帅,你说的不错,我这位百里老弟可是怀有经天纬地之才,胸有鸿鹄之志,上到治国方略,下到民生福祉,晓天文,精六艺,经史子集,无所不通,知古今,熟地理,既能运筹帷幄之中,也能兼济天下,怎么可能是为了询问医学之道呢?”

“更加不凡的是,虽然百里老弟不是询问医学之道,但在中医上也有非凡的造诣,否则,也不会与我相交,甚是谈的来。”

言语之间,李庆远那苍白如雪的眉毛在抖动,激动不已,很是洋洋得意,好像是在夸自己一般,眉开眼笑,给人以童趣之感,丝毫不像一个过百的百岁老人表现。

这一刻,仿若打开了话匣子,一发不可收拾,话语一顿,李庆远又开始滔滔不绝起来。

“不仅如此,别看百里老弟年轻,不过三十出头,但足记遍布大江南北,往北,最远的到过清廷与红毛子的交界之处,向西,到过西藏的最西面,南边要远的多,曾经深入安南国,体察那里的风土人情。”

先前,杨麟还能镇定自若,不为所动,毕竟,书生意气,又有几人不会说自己才华横溢,胸怀治国平天下之志。

何况,这些还是出自于他人之口,并非亲眼所见?

然而,此刻,杨麟不能不震惊,足迹大江南北,几乎走遍整个华夏之地,这个游历过程,不仅是考验一个人的人情练达,还要懂得一些少数民族的语言。

否则,将会寸步难行,根本就无法深入西藏、蒙古等地的腹部。

而且,如果李庆远所讲属实的话,撇开百里河的才气不讲,单说他的体察各地的风土人情,人民疾苦,了解华夏地理形势,杨麟就认为,百里河拥有大才,足够担当宰相一职。

杨麟的心态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由一开始的欣赏之意变得很是钦佩,行万里,不仅仅是为了破万卷书,更是一种信念,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根本就无法完成这样的征程。

西有高原反应,北有寒冷恶劣的天气,俄国驻军的威胁,毕竟,清朝之时,中华与俄国的交界之处,正是俄国流放各种罪犯的地方,可谓危险之极,就像殖民时期的澳大利亚,混乱不已,各种盗匪横行,杀人越货不断,属于三不管之地。

当李庆远还要讲述之时,炫耀百里河的经天纬地之才,却被百里河制止了,转身看向杨麟,云淡风轻的说道:“杨元帅,在下的确不是为了学习西医而来,而是想助阁下一臂之力,推翻清廷的统治,恢复我汉人河山,再现唐朝盛世,经济鼎盛,国家富足,军事强大,威威之名,传扬海外,加于宇内。”

说话之间,隐隐的,百里河那淡然的眸子中出现了一丝波澜,神色中涌现一抹兴奋之意,就像看到了幻想中的那种场面,一闪即逝。

“百里先生,你怎么就这么相信我,真的就能推翻清廷统治,恢复我汉人江山,兴盛天下?”杨麟脸上挂着笑容,若有深意的问道。

“呵呵,杨元帅,明人不说暗话,在下是真心实意前来辅佐,百里一路走来,游遍大好河山,看得不仅是风土人情,还有天下大事,时局发展。”百里河恢复了那股洒脱气势,诚恳而认真的说道。

闻听此言,杨麟心中一动,正想说什么之时,百里河的声音再次响起,话语内容正合其意。

“自从清廷步入乾隆晚期,民生凋敝,各种贪官污吏滋生,为祸乡里,再加上接连不断的天灾,使得天下局势动荡,先后有湖南苗疆之乱,东南海盗盛行,后有川陕楚白莲教起义,波及十几个省份,鞑子先后从湖南、湖北、云贵、陕甘调集兵力,最近两年,随着白莲教的渐渐势大,又从河南、山东、奉天抽调大量精锐,镇压白莲教。”

说到这里,百里河语气一顿,表现的甚为自信,直言不讳的说道:“杨元帅,如果不是江南和中原的大部分清兵被调往西南,镇压白莲教的教军,我想,贵方很难在短短的几个月之内,取得如此成就,一举拿下长江以南的省份,将中原之地尽数牢牢控制在手里。”

对于白莲教的讲述,杨麟虽有一些惊奇,但并不觉得意外,不管怎么说,百里河和李庆远受到霍雄的邀请,最起码也是从云贵地区往南走,才来到自己这里,沿途一定见闻了许多事情,因此,加上些许推演,知道这些事情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嗯...百里先生,没想到你知道的这么多,对我军这么了解,那么,百里先生,既然你想辅佐于我,不知道有没有好的建议,以便我军以最短的时间推翻倾听,恢复我汉人河山?”

杨麟说的很平静,但百里河却是听得格外认真,心里清楚,这是对方在考验自己,是否有真才实干?是否


状态提示:第四百九十四章 经略之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