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崇祯之血洗天下>第6章 继承大统(2)

这时,魏忠贤也站了出来,极为恭敬对信王说道:“殿下,老奴也非常赞同黄大人等人的意见。现在大明的臣民非常需要殿下来主持大局,这是众望所归。”魏忠贤说完,转过身,又对身后的一众大臣说道:“诸位大臣,你们说对不对啊?”语气之坚决,不容许有些许反对之声。

在座的哪个不是人精,更何况信王登基,是天启帝的遗诏中交代好的,正所谓名正言顺。所以,所有人开始连连附议,一时间,朝堂之上没有一个反对的声音。即使有些许意见的老顽固,在这个时候也不会触霉头,得罪了新皇帝,说不定哪天就会给自己穿小鞋了。

信王感觉到所有人的意见开始统一,再没有先前那般沉寂,场面也变得极其热烈,感觉如果信王不登基,就会有人立即去赴死一般壮烈。信王感觉到时机已经成熟,也没有必要继续谦虚推让下去,谦虚过了也不好,特别值此乱世之秋,当断则断。信王的脸上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自己离那宝座又近了一步,自己的命运在手中再次被握紧了一些。

“既然诸位臣工如此为大明江山社稷着想,本王经过思考也觉得你们说的很对。大明现在内忧外患,急需要改革,一刻也耽误不得,本王决定择吉日登基。”信王说得很简单,没有过多的废话,意思很明白,你们的意思本王明白了,本王决定登基了。

魏忠贤及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普等一众人,一听信王说完,立刻呼啦一声,跪了一地,异口同声地高声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所有大臣喊了一遍又一遍,如山呼海啸般,响彻整个乾清宫,如果不是这乾清宫建得够结实,恐怕就这声嘶力竭的万岁声,随时都有可能把这房顶掀了。

信王没有出声制止,他已经陶醉在这一浪高过一浪的“万岁”声中,在这一刻,信王完成了从王爷向皇帝的转变。此时此刻,崇祯感觉到在这天地间自己就是中心,自己的命运和这跪伏在地大臣们以及大明的亿万百姓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这时的乾清宫出现了怪异的景象,崇祯不喊停,所有的大臣没有一个敢停,一遍又一遍地呼喊着。一个个大臣心中无比郁闷,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很多年纪稍微大一些的大臣,喊道最后声音都没了,还在那里干嚎着。第二天大明王朝出现了一个令所有人感到疑惑不已的事情,所有的朝廷重臣,从皇宫回来后,全部喉咙像堵住什么东西一般,一句话都不说,这让这般朝廷重臣的家眷们陪着担心了好久好久。。。

等到崇祯发现情况不对劲时,已经晚了,几乎所有的大臣都在干嚎着,那场面极度诡异,无奈之下,崇祯只好宣布退朝。本来想好的就职演说,就在这样的闹剧下草草结束了。

直到第三天,这些大臣才陆陆续续恢复过来,这两天可忙坏了太医院的一帮御医。张炳良太医院院使,医术精湛,天启七年被任命为太医院院使。这是一个正五品的官位,虽然品阶并不太高,但是作为一个御医,却是能做到的极致了,张炳良还是很满足的,无论品阶多高的官员,都会给自己几分薄面。这刚回到太医院歇下来,新皇帝宣自己进乾清宫面圣。张炳良心中猜测,崇祯帝估计是询问大臣的情况,所以在一般小跑着去乾清宫,一般盘算着如何应对崇祯帝。

崇祯自从正式接受朝臣的朝拜后,就入驻乾清宫了。乾清宫为内廷后三宫之一,始建于永乐年间。乾清宫为整体屋面覆盖黄琉璃瓦,座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殿内明间和东西次间相通。明间设有宝座,也就是皇帝处理政务和接见朝臣的地方。东西设有暖阁,共有暖阁九间,分上下两层,一共放有床位二十七张,这主要是保证皇帝居住的环境的迷惑性,以防不测。这几日,崇祯也好好享受了,但是在短暂的迷失后,就收住了自己这颗差点脱缰的心。

崇祯明白,大明朝要处理的事情有很多,千头万绪。抓重点,才是自己目前应该做的,也就是国家大事,至于天启**的事情,都交给王承恩去办理了。这些天忙着批阅奏折,脑袋都大了。皇帝这活真不是人干的,太累了,就是天天不休息,恐怕也处理不完。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奏折,崇祯有时暗暗觉得放权给魏忠贤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这也就是想想,自己是不可能这么做的,如果这样跟把自己的脑袋交到魏忠贤手上没什么分别,崇祯就是累死,也不可能再次成为朝臣和宦官的傀儡。

天启帝逝世的那几日,积压了很多政务,以前都是魏忠贤这个司礼监太监在处理,但是自从登基后,崇祯就让魏忠贤专心处理水泥事务了。崇祯还记得,当时让魏忠贤交出批阅奏折的权力时,魏忠贤那时的脸上的表情很是丰富,一会儿工夫变了五六种颜色,简直可以和变色龙相比了。直到崇祯交代魏忠贤专心处理好水泥一事脸色才稍微好点,崇祯感觉魏忠贤还是心存疑虑,索性就对魏忠贤解释了一下水泥的重要性,并承诺魏忠贤只要把这件事情做好了,就记上一大功,魏忠贤的脸色才逐渐恢复过来。

而王承恩则被自己派去安排天启**事务了,崇祯交代了两个原则,一是妥善处理魏忠贤的对食客氏的问题,给出具体方案后,交给自己审核;二是善待天启的皇后,也就是崇祯的嫂子。这几天,王承恩基本都在**中安排,本来也不复杂,但是关键


状态提示:第6章 继承大统(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