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山其实并不只是只有一座山,而是一大片连载一起的山脉,主峰因琅琊山而闻名于世。
刘志来到这里之后,一边修建琅琊阁,一边在山脚下收留了大量的难民,并且组织他们开垦荒地,渐渐的变形成了一个个的村落,山地上的土地一般都比较贫瘠,只有山脚下的面积不大的区域可以耕种,所以他们的人数倒也不多,四五个月的时间也不过聚集了一两千人而已。
刘志赠送给了他们很多种子,大多数都是这个时代已经出现过的种子,如水稻、小麦等等作物。
由于山地比较多,他打算向这些百姓推广一些适合山地上种植的东西,如花生、玉米、芝麻和红薯这些东西。
这些植物之中,除了芝麻是中国本地的植物以外其他的都是从外地引进过来的,这些百姓们都没有见过,芝麻这种东西虽然产油,但是实在是产量太低了,一亩地顶多出产油菜籽一百来斤,很不划算,在有了油菜的前提之下,基本上很少有人会特别的取种植这种植物,而在宋代榨油技术出来之前,炒菜其实还不普遍,因为炒菜要有油,没油炒的菜糊的不能吃。
古代人的饭量很大,一顿饭吃半斤米都不奇怪,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们的菜肴里面没有油,能量的供应全靠米面,自然是消耗的粮食多了。
刘志准备让他们种一些油菜和花生,这其中花生比油菜好,不仅可以用来榨油,而且还能生吃、炒的吃和煮的吃,本身就是一种直接就可以食用的食物,吃了之后直接就可以补充油份,利用率高不说,还省事,省了不少晾晒和压榨的事情。
而红薯这种东西就更好了,它的生命力顽强,几乎不用人工管理,随便种在哪里都可以,产量也高,淀粉含量出奇的高,甚至可以作为主食补充能量,中国的人口之所以在清朝的时候突破了两亿人甚至是三亿四亿,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外来的农作物流入进来,大大的提高了粮食的产量,使得多出来的粮食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刘志在一名里正的陪同之下,在山下的几个村子里面视察。
他早已令人将自己带来的这些种子散发下去,并且向这些村民们传授种植经验,其实这些东西的种植都不复杂,像花生和红薯都很耐旱,只要找一些阳光充足的向阳山坡,就可以将它们种下,然后再稍微的管理一下,不让野兔和野猪将它们给破坏掉就好了。
“孙里正,这些村民是什么时候来的?怎么感觉人数多了不少?”
山脚下的四个村子刘志都很熟悉,他来的次数不少,因此很多人都认识他,这个时候见到他之后都纷纷给他行礼,刘志也都点头示意,中国的百姓一直以来都是十分善良的,你对他们好,关心他们照顾他们,他们自然也会对你心怀感激,表现崇敬。
孙里正神情有些慌乱,紧张道:“阁主大人,这些人都是从徐州一带逃难过来的,听说最近隋军跟江淮的杜伏威的乱军在那一带打了起来,很多百姓们都举家难逃,想要到南方区避难,这些人路上遇到山贼,身上的积蓄和存粮都被洗劫一空,显然是支撑不到南方去了,我见他们可怜,动了恻隐之心,这才将他们收留过来的,小人自作主张,还望阁主宽宥,只是不要赶他们离开,先让他们在这里休整一段时间,养足了精神之后再让他们走吧!”
孙里正以为刘志对自己收留了这些人感到很不高兴,于是表现的十分惶恐,刘志知道他心善,这些人人数不少,要是放任不管的话,只怕多半都会成为饿殍,就算是他自己看到了,肯定也会出手相救的,所以自然不会责罚孙里正了。
“让他们留下吧,南方也不太平,这世上也没几处是安生的地方了!”
刘志叹了一口气,对这些人的命运感到忧心,此时才大业八年,按照历史进程,隋乱只怕还要有七八年的时间才会结束,****期间,每多一年,都有无数的平民百姓家破人亡,历朝历代的兴衰,华夏大地上面不知道流淌了多少鲜血,埋下了多少白骨。
“将他们好生安置下来,我会让人给你们拨一批帐篷,先解决他们的住宿的问题,你们联合其他几个村子,组织人手,看看给他们选在哪里安家,先把房子搭建了,然后再去开垦农田,我会派人出去购置一批牲畜和农具,到时候再与你们做交接。”
刘志走进了这一批难民中间,他们的人数非常多,很多都是妇孺,青壮年男子的数量非常的少,相比不是被官府征召参军去了,就是被流寇们抓壮丁拉近队伍去造反了,这些妇孺生存能力很弱,需要大的集团的保护,而且这个时候天气炎热,蚊虫也多,如果就让他们这样露宿的话,只怕很快就会染病。
“是,阁主,小人一定会按照您的吩咐去办的!”
刘志在四个村子里面视察了一圈,大部分村子都已经种上了他提供的种子,他们也都是将这些种子种在了一些空置的山坡上,为此还砍伐了大量的树木,正好这个时候要为这些难民们盖房子,于是这些树木也被派上了用场,几个村子的壮丁一起出动,很快便将选做为建房子的位置平整夯实了,因为是在山脚下面,所以大部分的房子都是依山傍水修建的,为此还请来了风水师为村子选的位置,这些刘志也不是很懂,于是便回到了琅琊阁,派了几名阁中的先生去给这些人做好登记,以后按户分田,修桥铺路出徭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