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雄起澳洲>第一百五十八章 运动会(五)--国家体育馆

两人又打趣了一会儿,王嫣然便在扶柳姐的邀请下,一起前往新南区。

这是明京市的第五个行政区,在年初成立。靠近临海省,原本是临北区和希望区的交界区。后来为了落实明京大都市圈的宏伟计划,市政府便将其单独划分出来。它的辖区面积在行政区中排第三,但人口,却排倒数第一。

有环明高速公路横贯该区,连通南边的临海省、南海省。再向东转,进入南方省、光复直辖市。然后北上,进入新华省。

早在大明建立的第三年,内阁就计划修建一条连通大明本土的交通要道。它的等级被定为最高级,纳入了五年规划中。由此体现出大明的重视。

经过近些年赶工,环明高速公路,已初具规模。以明京市为起点,南下的交通要道已基本完工。东进的交通要道,也和北方省的公路连成一体。并一路东进,进入新华省境内。

只是新华省的地形特殊,气候复杂。所以施工难度较大,建设速度也较为缓慢。

不过等过些日子,两条公路就可以合拢了。那到时候,大明本土,就正式连成一体。这么一来,大明的运输方式在海运的基础上,又多了陆运。

尽管和海运相比,陆运的体量较小。但双方的人员来往,却是方便了许多。至少时间上,就缩了一半。

毕竟要致富,先修路。这环明高速公路修好了,绝对会为大明的经济,注入强劲的动力。

王嫣然坐在车上,听着扶柳姐讲着这些,不免有些头大。埋怨道:“我们姐妹俩这么久没相聚了,你就没点私心话给我说说?老是讲这些新闻,怕我不知道你是播音员啊?”。

“啊?”,扶柳姐愣了一下。她在广播台待多了,经常播有关大明施·政方针的新闻。这聊起天来,也不由自主的把自己代入到工作状态。

正想说些什么,马车却稳稳的停了下来。付了车钱,两人面前,多了一座气势恢宏的体育馆。为了促进新南区的经济发展,大明便有意将运动会的举办地选在这里。

而这体育馆,全名是大明国家体育馆,是运动会的主场馆。在六月底竣工,占地3.2万平方米,半露天式建筑。外形像一口银色的大澡盆,不过是椭圆形的。于93年二月开工,95年一月完成架构,六月底基本完工。

高16.28米,地下一层,地上四层。正中间是露天的篮球场,周围是两千米的田径跑道。有七千多个席位。论规模,算是中型体育馆。

本来大明预建的体育馆只有三千多个席位,后来为了迎接运动会的到来,便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改建。最后,建成现在的模样。

它的主体结构体系,依照的是现代体育馆的标准。二层以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原理是利用楼梯间及管道井筒的墙体,与框架梁柱组成框架,形成剪力墙结构体系。

二层以上,根据建筑功能的要求,剪力墙布置得很少,这也是为保证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

若论特色,这体育馆其实毫无特色。毕竟都是抄·袭现代的,没什么特有的风格。但在当下,这是世界上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体育馆。注定了,会载入史册。

所以,它的存在,就是最大的特色。

在建造这座体育馆时,所遭遇的困难也是数不胜数。技术方面,大明有十几位土著工程的技术人才。虽大多都是缺少实践的大学生,但也有几位在这行业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老人。以老带新的情况下,将技术难题,降到了最低。

但材料方面,就有点吃紧。因为很多钢材、零部件、以及工程仪器,大明都生产不了。所以大明想了个法子。将古人建造宫殿的法子借鉴过来,移花接木,运用到体育馆的实际建造中。

本时代的工匠,也都些本事。很多难题,到了他们手上,都能变相的得到解决。这让场馆的建设速度,大大加快。

所以说,古人的智慧,也不能太过小视的。

最后则是人力。体育馆的修建,正赶上大明的工业大发展。各行各业,尤其是采矿冶炼行业,对人力的需求很大。因此人力稀缺,成了体育馆最大的难题。

但内阁齐思广义,还是想到了法子,解决了这个难题。

首先将主意打到了刚来大明,没有一技之长的移民头上。他们在进入大明之初,就要进入各个文明技校,听从学校的安排。

让他们参与体育馆的修建,也是一种社会实践。

反正这些人大多是南洋土著,脑袋瓜子本就不灵光。每天只管吃饱喝好,没什么大的抱负。在工地上做事,每天虽然累了点,但吃喝不愁,也符合他们简单的生活方式。

当然,无可避免的是。南洋土著都懒散惯了,总少不了偷懒之徒。于是大明的应对方法是,关小黑屋,不给饭吃。那屋子,只有一米来高,人进去,只能半蹲着。再饿上两天,是个人都怕了。

这下,新移民都老实了。

另一人力来源是各个服刑的劳·改犯,只是刑期略有不同。在人力紧缺的情况下,明京附近的劳改犯,都被打包送到了这里。

使得体育馆的修建,前前后后,动用了五万多人。其中有不少人,因为赶工期,而被活活累死。但效果也是明显的!白天黑夜两班倒,终于赶在运动会之前,将体育馆完工。

王嫣然看着极具现代气息的体育馆,忽然产生一种回到现代社会的错觉。也是在这时代过得久


状态提示:第一百五十八章 运动会(五)--国家体育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