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和缅甸商谈的军购,也因缅甸叛乱四起,而付诸东流。甚至和解之事,也被耽搁得遥遥无期。
这让马戈尔尼十分诧异!
因为他很难想象。之前那些乖得像孙子一样的反缅势力,怎么突然挺起腰板了。不但对大英帝国的警告置若罔闻,还将使者也轰了出来。
且这还算是客气的!
那阿拉干的反缅领袖金彬,现在新阿拉干国的国王,还直接将英国使者抓起来了。尽管金彬明面上说是失踪,也解释了阿拉干境内大乱初平,有些混乱的现状。并做出保证,会将英国使者找回来。
但马戈尔尼已得到可靠消息,那使者分明就是被金彬安排人抓走的。毕竟英使前脚刚一离开金彬的营帐,后脚就被贼·人抓走。试问哪个的地方的贼·人会这么嚣张,竟跑到军营附近抓人?
所以他已敏锐的察觉到,这些反缅势力,定然受了其它势力的挑唆。或者说,这些反缅势力,已背叛大英帝国,倒戈了另一股势力。
依照当前的情况,有这个能力的,一定是大明。
因为大明的情报司,集刺探、暗杀、挑唆、收买等手段于一体。向来神出鬼没,神秘无比。那探听的方法,五花八门。那安插的特工,也无孔不入。就算被发现了,一般也只有两个下场。要不特工死,要不被特工杀·死。
这样的名头,不仅在大明国内达到小儿止哭的地步。在南洋地区,也威名远播。各个域内国家,都将其比喻为‘来自地·狱的恶·鬼’。
也只有这样的实力,才可能让大英帝国苦心经营的反缅势力,在短短半个月内,尽皆反·叛大英帝国。并丝毫不惧大英帝国的怒火与反击。
可令他意外的是,大明在缅甸出了内乱后。多次发表声明,敦促各反缅势力与缅甸官方,都安静下来。若是谁乱了缅甸,那大明不排除用武力解决问题。
这严厉的措辞,显然是站在缅甸官方这一边,维护的也是贡榜王朝的利益。只要不是傻子聋子,都能听得出来。
何况缅甸和暹罗,是中南半岛仅有的两个区域大国。在明面上,也都是大明的盟友。某种程度上,是大明用来牵制大英帝国的两把尖刀。
如今他们打起来,肯定会削弱他们的国力。这对大明来说,肯定是弊大于利。这从大明之前极力安抚暹缅两国,劝解他们停战的举措上,就可以看得出来。
所以缅甸内乱,国力大损,很难指向大明是幕后黑手。且从常识上看,大明也不会像傻子一样,自废武功,自断手脚。
那么,只有一个可能--暹罗!
虽然在他的印象中,暹罗只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小国。但和缅甸隔着近,有着极其重要的区位优势。且那些反缅势力,也和暹罗多有瓜·葛。在以前暹缅大战时,常常是那边强,就倒向那边,是个典型的墙头草。所以不能排除他们见暹罗势大,而倒向暹罗。
如此推测,暹罗秘密联系反缅势力,发起反扑的可能性还是极大的。
而且反缅势力爆发的时间也颇有些耐人寻味!
因为当时刚好是在暹缅大战陷入僵局时,陡然发生大规模反·叛。像秋天的野草,一烧起来,就呈燎原之势。本来还可以和暹罗抗衡很久的缅甸,瞬息之间,就被打断了脊梁骨,陷入倾·覆的危险境地。
且大明近些日子,还一直约谈暹罗驻南洋的领事馆馆长。据外界传言,是大明在向暹罗施压,让其停止一切军事行动。
《大明日报》设在南洋的分社,也在这时,发表专栏评论文章。用极为缜密的逻辑推理法,进行深刻的分析,指出暹罗联系反缅势力,反攻缅甸的事实。
尽管最后还加了一句‘此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大明官方无关’。但一些报社为了博得民众的眼球,就自动忽略这些字眼。以言之凿凿的语气,添油加醋的证明反缅势力,就是暹罗扶持的。
除此以外,《大明日报》,还透漏了一个重要消息。说是各个反缅势力,打算在十月中旬。派出各使节,前往暹罗扶持的孟人国都--勃固举行会盟。
貌似主要商议的是进攻缅甸首都阿瓦,齐心合力推翻贡榜王朝。
一般情况下,这样事关军事机密的消息,是万万不可能透露出来的。但大明的官方报纸,却一点不落的刊登在纸上。
这其中引申的含义,就颇值得人寻思了。
或许这也是大明的态度,表示维护贡榜王朝的统治,反对这个联盟。否则不可能刊登这样的消息。
总结起来,所有可能的苗头已齐齐指向暹罗。但马戈尔尼,却仍忍不住怀疑大明。实在是大明在这件事上撇的太清了,那置身事外的事实,让他有些不大相信。
并且这里面还有个问题!
那就是即使暹罗扶持了这些反缅势力,也断然不会指示他们用这样的手段,挑·衅大英帝国。毕竟暹罗的国君和臣子,只要眼睛不瞎,就应该看得出大英帝国的实力。
同样的,反缅势力也没那个底气挑衅英国。
于是毛头又像踢皮球一样,转到大明身上。
可马戈尔尼又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是大明联系这些反缅势力!这样思索下去,他感觉脑袋都有些隐隐作痛。便暂时撇开这些想法。思量着大英帝国该如何应付眼前的缅甸乱局。
到底是作壁上观?还是趁缅甸大乱,尽力扩张大英帝国的势力。
就在他暗自思量如何抉择时,印度总督却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