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深层心理学>第十六节 自然生长

大家也许会发现:心理分析总是反反复复在围绕同一个话题进行。

明明已经通过分析解决了的“退行满足”、“人格偏离”,“偶像崇拜”,又会大同小异地以另一种形式出现。

难道心理分析还是无法解决疾病复发的问题?

如果有这种疑惑也是正常的。

但只要把这些反复出现的话题当成一种自然生长的现象,你就会发现:同一个内容,在不同时期会呈现不同的含义。

就像一株幼苗,总是盯着,也不见长;但实际上却在不断生长,每个生长期的形态都不相同。

也可以发现:在前面分析得出的致病原因,似乎都可以马上作出评判:“你不应该这样?你看,你仅仅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得病,太不应该了。只要不这样,你以后就再也不会生病了!”

但是到了后来,这些看似不言而喻的致病原因又变得有合理性。

那些评判也就降低了价值。

无怪乎患者有时明明已想明白,但还是差一点达到完全康复。

这就是自然生长的道理。

比如:就一位患者脑海中经常出现亲人去世的强迫恐惧思维。

这在前面的分析就是:这是一种“退行满足”,一定要以亲人的离去为代价,才能够激发他的勇气。

一般人只要受到一点危胁,他马上能激发本能的抗拒。

而对有些人来说,这种危胁要极端扩大,才能够产生本能的抗拒。

所以说是“退行满足”。

这个时候,可能大多数心理医生都会给他建议:只要“寸土必争“,不后退,你的勇气就会全部激发出来,不再患病。

这似乎是无可厚非的。

正是因为他的后退,才会想到以死亡为底线。

现在只要向前进,就不存在这种恐惧思维了。

但是,即便解释得如此深入,还只是意识层面的,最多是比较接近潜意识层面的。

通过以后的深入,这种“退行满足”会自然生长一种更加接近自然本能的含义:

亲人的去世的强迫想像,不断在提醒他: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为何还要害怕当下的一些事和一些人呢?

亲人难道不是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吗?

外界的人和事,相比于亲人,何以如此在意呢?

到以后还可以自然生长为:

原来他是在潜意识中能够接受亲人的去世,而不会因为亲人的离世让自己万念俱灰;或者说他根本不明白死的概念.

这种接受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永远活在我心中。

也就仍然有勇气面对生活。自然也不会害怕自己的自由意志和行为,会引起别人关注,然后危胁到自己的父母.

以前之所以不能接受,是因为那时在面对灾难时,他的本能免疫机制被意外阻挡,意外逃避了灾难.

现在只是以另一种形式出现:脑海中出现夸大的灾难印象,以唤起相应的本能免疫机制.

每个健康人的潜意识中都应该具有这种天生的懵懂。否则,亲人的去世,会让他们一蹶不振,无法继续生活。

正是具有这种面对死亡的懵懂,他才能够面对现实生活中许多巨大得难以承受的困难和挫折。

还有前面所说的,一个善良的男孩喜欢一个女孩,可那个女孩却喜欢坏坏的男生。

导致他转换人格,模仿坏男生,导致善良与恶的强迫冲突。

但自然生长到后来就是:善良男孩本来也有正常的“坏”的一面,只是因为爱情的刺激极度放大了这种坏,而导致强迫。

也不是空穴来风,吸收了完全陌生的“坏”。

只是现在,他的心理机制出现异常,本来属于潜意识的,无法感知的东西,比如说死亡,一下子变成了有意识的。

所以他会异常恐惧,形成强迫。

与此类似的,前面所说的:一个男孩只有勇气去喜欢“内心阴暗”或“受伤”的女孩。

因为只有在她自暴自弃或受伤的时候,他才觉得自己有机会去追求她。

前面分析的结论是:这个男孩太没自信,不敢正常和其他追求者竞争,追求阳光女孩。

自然生长的结果就是:这个女孩是他母亲的象征。母亲在他遥远的记忆中确实受过伤,他必须要关注并与她一同战胜伤害!

还有:很多患者害怕关注一些学术、理论方面的进展.

因为他害怕这些理论中有反面的内容,会打破他对心理分析者的信赖,导致他依赖的破灭.

也就是前面所说的过早地"见好就收".

但自然生长到后面,这种病态心理渐渐恢复为常态——他的潜意识根本不想去关注那些进展.因为他已经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判断,根本不需要外界的佐证.

还有,前面一直强调"偶像崇拜"的负面作用.

但自然生长到后面,原来是:他本来就有偶像某方面的本能特质.

只是被他遗忘,不得不借助偶像来提醒他.

甚至在"记忆的倒流与填充"那一章所说的"记忆空洞",也是合理的.

只是不应向后填充,而是向前填充.

只有向前填充空洞,才会产生一种积极向前的自然动力.

心理疾患者有时的过度热情、抢话,是一种过份迎合别人的病态.

生长到后来,他们有时的沉闷无语,则是对这种过度热情的平衡.

再生长到后来,沉默和抢话都不是他最初的健康状态,最初的状态是:说话大多发自内心,也就无需迎合,也不用沉默来平衡,而是确实有动


状态提示:第十六节 自然生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