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仙侠修真>超侠寻宋记>第四回 猫鬼传奇 14 ——青苗法 下

☆☆☆

王广渊心道:四年之中,两次大丧。』天籁』小说特别是两年前仁宗治丧,是英宗继位后最重要的一件大事。为了显示自己孝心至纯,他为仁宗大办丧事,修缮陵寝,大兴土木,动用了无数人力物力,几乎把国库掏了个空。谁知仅过了两年,他一命呜呼,却把这个烂摊子留给了儿子。新帝登基之后,才现公私困竭;不但英宗的丧事无钱办理,就连百官的俸禄都快不出来了。刚一上台,就不得不减少朝廷开支,节省经费,却仍然是捉襟见肘,日不敷出,整日为了钱而操心费力。

“其实官家心里也很清楚吧?”王广渊微微眯眼,语气里是一丝丝无奈,“安史之乱之后,唐代宗李豫在大历元年昭告天下,每一亩苗征税钱十五以补百官俸钱,因国急用,而当时麦苗尚在青黄不接之间,所以为预征,再加上‘地头钱’又每亩征了二十,通称‘青苗钱’。

王广渊的话一出口,皇帝就打了一个激灵,立刻明白了其中蕴含的深意:原来广渊去到齐州,一直都在为朕最愁苦的事情谋划!说一千道一万,还是钱!没有钱,连眼前的困境都走不出,再别说什么宏图大业、国运兴隆了。

王广渊见自己的话显然戳中了小皇帝的心事,那张刚刚还有些微怒的脸沉静了下来。

大历元年,安史之乱已经平定了三年,但是李唐王朝依然面临着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机;而且,唐朝与吐蕃在剑南西川的战争也接连不断。边患未除、国家动荡,大大小小的战争都急需大笔的开支,更别说大臣们的俸钱了。这才打着“国有急用”的名头,加收了田赋。

虽说缘由不同,情势不同,但现在与大历年间的困局简直如出一辙。

当下,最重要的就是筹得“现钱”!既能给大臣们开出俸钱,也能让国家维持正常的运转。

王广渊道:“官家但请放心!齐州试行的‘青苗钱’绝非唐代宗时期的那般,并不是加赋,而是务在忧民!”

忧民?赵顼一听这二字,立刻来了精神,心道:广渊能如是说,自然是已经有了细致入微的筹谋。于是耐心听了下去。

“常平仓固然好,但其运行有很大的缺陷。先,常平仓数量不足,眼下只设立在每路的治所所在地,所能覆盖之区域十分有限。以齐州为例,所属为京东路,只有治所青州才有常平仓。若要调粮需派专员前往青州,而常平仓籴粜程序十分繁琐,这么一来一往辗转折腾,耽误不少时间。齐州与青州并不算太远,然而微臣辖区郊县的农民就没得到过常平仓的救济。”王广渊缓了口气,又言道,“其次,正因为程序繁琐,对于老百姓来说,去申领常平仓实在不易。很多贫苦农户连过冬的口粮都成问题,又如何有种子粮剩下呢?眼看着就要插秧了,却没有种子,只好去向富户借高利贷。最后还有一条,为害最甚!那就是朝廷的监督力度不足。常平仓法再好,监管却成了问题,有些不法官员私吞了仓里的粮,与奸商们勾结,在灾年时以囤积、提价等手段将这些粮食卖出,他们的不是国难财,是人命财!”

皇帝沉声不语,听着王广渊所讲的现状,脸色已是变了几变。

“至于那些高利贷,借时容易还时难。农户们往往因为利息太高而倾家荡产,甚至被逼卖儿卖女也无法阻止自己的土地被富户财主们兼并。最后,他们却沦为富户佃户,变成了奴隶,任人驱使!”

赵顼越听心中越恼怒,手握成了拳头,攥得紧紧的。

“将来,官家若准了青苗诏书,不但不是加赋,反倒是造福于民。刚才所说暂定的放钱‘五等’,是从十五贯至一贯皆有,可满足农户们的需求。微臣与属下官员访查了周边郊县,现大部分农户只需一贯钱便足以耕种田地,养活自己。而这等小额,他们从放高利贷的富户那里是借不出来的,因为最少要五贯起借。这些贫户往往用不了,借了又常常连利息都还不上,最后被逼得卖田卖地。那些兼并者靠荒年大饱私囊,可国家却得不到任何好处!倘若官府这时以低息将这种小额的青苗钱借出,不但可抑制兼并、接济困乏;而国库也可以从中得到利益。”

赵顼点点道:“看来这青苗法,还真的能弥补常平仓法的缺陷!不但抑制兼并,也可阻止富户盘剥贫户。”

“这是‘开源’而非‘节流’!若要急用钱款,单靠节省开支,消减冗费是全然不够的!有了这些钱,国用足,才能做到下一步,富国强兵!”

一想到富国强兵,皇帝心中就有些按耐不住:几年以前,广渊便为自己谋划了大计。如今也算一步步按部就班向目标前进,眼前的困境只是暂时的。以后自己切莫再表现出如此浮躁心急的一面!

王广渊道:“收纳的方法,微臣也想好了,初次收款不用官府的官员亲往。就请每乡每村有物力人力的人充当“甲头”,钱款由他来收纳、催交。后期有未缴纳和拖欠者,再由官员出面。”

两人再讲了些细节,皇帝脸上便渐渐恢复了笑容。

见自己说服了小皇帝,王广渊也松了一口气。他深知接下来更为难缠的就是那些朝堂之上的大佬们了。想到这里,他提醒道:“陛下志向远大,励精图治,着实让微臣佩服。但有句话说在头里,那‘躬行节俭以先天下’的姿态,也就做做样子给那些食古不化老臣们看看。只靠德行,必谋不得大事。”


状态提示:第四回 猫鬼传奇 14 ——青苗法 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