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竟小公子们太出色,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比较,那些羡慕的人说什么都可能,表面上还话,底下面有嫉妒什么的算不上什么。
她听着不喜,在她的心中,小公子们绝不是,不等她说,郡主知道不让她出面。
郡主觉得没必要。
待到小公子们高中的时候就知道了,世人也闭嘴了。
赵嬷嬷明白,还是有点憋屈就是了。
她觉得两位小公子就是神童,天才,天生生而知之,什么都轻而易举就能知道,就算是最爱玩闹的时候也没有忘了读书,受四爷的影响很深。
永远都不会是伤仲永。
早在几年前小公子们其实就开始下场了,本来可以不用这么早,官宦子弟都可以不用从童生考起的。
但四爷让小公子们磨练一下,郡主也不说什么,老夫人赞同。
四爷当年也是这样开始,小公子们也想试一试,以试天下读书人,看一看。
磨练几次,用四爷的话说就是多磨练才能更好,小公子们先考过了府试,一次就考过中了秀才,不过对于他们这样的人家来说中秀才并不算什么,所以没有人觉得多厉害。
重要的是后面。
秀才只是开始,也不值得庆祝。
就算有人知道送来贺礼,派人恭贺,府里也是该如何就如何,就算皇上知道,派了人来,赐下东西,还提起,四爷也还是那样。
四爷当年可是高中榜。
因而高中状元才是庆祝的时候。
就算小公子们府试也是得的案,两位小公子都是,你来我往的,也差了很多,不过是让人觉得不愧是四爷的儿子而已。
没有因为是官家子弟就有所懈怠。
本来前两年两位小公子就可以依次参加乡试,考取举人的功名了,按两位小公子的能力肯定能上,只是四爷觉得两位小公子还小,文章上面还诸多不足,怕两位小公子得中了更加骄傲了,还是再多磨练一下,磨练得更老练一点,就往后压了压,压了几年。
让他们明年再考。
不然两位小公子已经是举人的功名了。
再来就是春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