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经济大清>第六百六十六章 御驾亲征

清军探马都穿号衣。

而新军探马都是改良后的清军棉甲。

军服截然不同。

双反一眼,便能分出敌我。

短暂的呆滞过后。

清军那边大喊一声:“杀!”随即十余名骑兵架马冲来。

骑兵交锋,容不得犹豫。

刘杰也拔出刀来高举过头:“冲锋!”

随即十名探马,排成一线,弯刀出鞘,朝清军对冲而去。

墙势冲锋自然而然的施展开来。

二十名骑兵在百步之内对冲,其气势丝毫不输于千军万马对战。

电光石火间,双方骑兵撞到一起,顿时人仰马翻。

三个新军单场便被摔死。

而清军则有五人被马刀砍成了重伤。

骑兵相交之后,刘杰命令麾下迅速脱战,再次列阵冲锋,可清军死死的咬住新军缠斗。

一时间新军又有两人倒在血泊中。

直隶清军都是八旗精锐,战力极强,尤擅单打独斗。

刘杰拼尽全力,才裆下了数刀,回身一看,自己部下只有三个还骑在马上的了,他的儿子也被砍中一刀,在马上摇摇欲坠。

而清军尚有五人。

刘杰明白再打下去无异送死,连忙令剩下的人逃跑。

清军在其后追赶了十里,而后调头。

……

永平府新军大营内。

胤祚听着探马接连不断的禀告,皱起眉头。

前线的探马已和清军小规模的交手,新军败多胜少,已损失了几十人。

探马也无法再深入通州。

谷行皱眉道:“奇怪,骑兵营对战八旗,每战必胜,为何小股人马遭遇,便接连惨败?”

“因为新军骑兵是靠纪律取胜的,不是靠个人勇武。”胤祚淡淡道,“传我军令,骑兵三营二营,轮流冲击通州,武力侦查。”

胤祚此令一出,果然之后一个月内,再未接到探马战报的军报。

新军由骑兵营开路,一路挺进至遵化。

骑兵二营离中阵百里,行至通州永通桥附近,此地距通州只有八里,当地人俗称八里桥。

过此桥,则通州在望。

而此时,千余八旗兵骑兵正站在桥后凝神以待。

二营接到的命令是武装侦察,自然不会畏惧交战,直接行至河对岸,持火枪朝八旗兵射击。

八旗兵以弓箭还击。

但水牛角大弓,哪里是新军燧发滑膛枪的对手,对射小半个时辰,八旗兵就死伤近百。

八旗兵忍受不住伤亡,主动过桥交战。

新军骑兵撤退,让出了冲锋空间,待八旗兵全部过桥,未列阵型之际,猛然发动墙式冲锋,一击便将八旗军阵冲的七零八落。

只一个冲锋,八旗兵便乱了阵脚,有人吓得逃回桥面,有的跳下河中,可谓一触即溃。

二营营官没有追击,而是趁机渡河侦查,抵达通州城外。

通州城守军以鸟枪和弓箭射击新军。

可凭借骑兵机动,很快离开了清军射程,通州城骑兵,又根本不是二营对手。

通州守将,无奈之下,只得任由新军骑兵在通州游弋。

二营将通州绕了个便,傍晚前离开。

第二日骑兵三营又以同样的办法进行侦查,只是这次清军在八里桥一带设置了大量拒马,还布置了五百鸟枪兵防守。

三营无法过桥,便在附近游弋,清理了多股清军探马后回营。

后面几日新军就围绕通州运河附近侦查游弋,新军骑兵几乎将运河东岸的清军探马赶尽杀绝。

连续近两个月的侦查也使得胤祚对清军的布防了如指掌。

清军大致沿运河驻防,自八里桥至马头店一带,由五万满洲八旗防守,通州以北,驻防的是三万绿营军。

隆科多亲率禁卫骁骑营及火器营,共三万五千余人,驻防八里桥附近。

雍正虽不见踪影,但料想应率领其余禁卫在通州或是京师坐镇。

整个清军战线呈一条长龙,自西北向东南分部,横亘近六十里。

看来是敲定了借助运河消极防守的战略。

新军大营驻扎在距离八里桥四十里外的烟郊店。

营帐之中,胤祚看着沙盘,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一幕分外熟悉。

在一百六十年后,另一个名叫僧格林沁的清军将军,面对进逼京师的英法联军,也是率部在此驻防,而后遭遇惨败。

在那场史称八里桥之战的惨败中,英法联军伤亡十余人,而满蒙联军伤亡过半,只此一役,震惊中外。

只是现在的清军,没有腐化到清末那么不堪。

新军也未必能强过百余年后的英法联军。

此战能否复制八里桥之战的战果,还未可知。

沙盘之上,一条自西北流向东南的运河横亘其间。

运河西侧不不远,是一座大城,此城既是通州,距通州不远,还有一座更大的城市——京师。

在运河边,摆着一长排的清军士兵,其中八里桥附近的清军尤其密集。

而运河东侧,代表新军的人马则显得少得可怜,两个马形的雕塑正脱离大营游弋,这是侦查的敌情的三营和二营。

这个沙盘是随军笔帖式以1:20000的比例制作的。

其上的每一处地势地貌,都经过了骑兵营的现场勘查,可谓精确无误。

八里桥周边,每一处适合排兵布阵的地形,都被插上了红旗示意。

巴海指着八里桥附近道:“王爷,清军人数虽多,但排列分散,八里桥附近仅有三万五千余,与新军兵力相当。末


状态提示:第六百六十六章 御驾亲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