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军停下来的时候,赫然发现居然是出现在城町外,而不是以前使用通行令的终点军营。不过看到一个法师装扮的人站在不远处,自然就明白为何会在这地方停下了。
别的新人各个东张西望,而那些老人则吆喝着的带着众人走往边上,那边已经有数个笔吏和数十个杂役存在着。看看那文案上的纸张,还有那些杂役整理着的靠旗,想来应该是登记名字和派发旗帜的。
武士一个个前去笔吏前登记姓名,就算是那些没有武士带队的人中,也派出一个人前去报上主家姓名,而那些杂役则是在旁数着人数的发给一面面已经插着紫川家旗帜的靠旗。
张仲军一边排队,一边东张西望,看到自己这边有着大票的武士,数量多几倍的兵丁,然后又看到大路对面还有一个营地,但却是少量的武士和大量的兵丁,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居然的靠旗居然是上面是紫川家的家徽,下面却是另外一种家徽。
显然这是属于那种部将以上具备自己家徽的紫川家家臣的私兵。而另外那种直接就是其他家徽的图案的,则是紫川家的附属武家的兵丁。
这种附属武家的兵丁按理不会和紫川家的兵丁一起行动,因为武士们或许能够看出附属武家的家徽知道这是自己人,但是足轻们可没有这样的眼力,而且战斗的时候,狂热起来,一看不是自家人的旗帜,绝对会下意识的直接攻击。
因此附属武家的兵丁一般来说是不会和主家一起混合行动的,都是要么负责边边角角的战斗,要么就是负责一个面线的战斗,让主家的兵力待在后方等待支援和打扫战场,一般情况下绝对不会混合着出战的。
现在怎么搞得整军都是一起的呢?不过想想倒也有可能,因为这次和博阳镇之间的战斗,是紫川家讨伐逆贼的正义之战,一切都得堂皇而战的,所以到时候,大家摆出阵势当面开打就行,这样的情况下一点都不需要在意会误伤什么的,因为迎面而来的就是敌人!
明白这点,张仲军也不去搭理这么多,轮到自己报上名字,然后被告知会被分配到家督军阵中,然后领着四名背后插着紫川家靠旗的豆兵,前往集结地。
来到这所谓紫川家直属武士的集结地,张仲军才明白像自己这样的武士都是被分配到一名家老麾下的。
很诡异的一种规矩,部将家格的武士,可以自己组成部队作战,只需要听从命令,就是说上头让你防守或者朝那边攻击,遵令行事就可以了。
而部将以上家格的呢?那就是家督的左右手,要不在后方准备后勤事宜,要不率领紫川家直属足轻在前方开战,要不就跟在家督身边出谋划策。
而部将以下的武士呢?这个就有些悲催了,特别是待大将和足轻大将这两个级别的存在,如果有农兵出战的话,是会让他们率领一部分农兵在前头作战的。反倒是足轻队长这最低级的武士,却是全都编入紫川家直属足轻中当十人队长,直面战争的。
真说起来,平常战斗的话,待大将和足轻大将,都是战功最多的人物,因为农兵是消耗品,而带领农兵的这两级别的武士,自然是冲锋在最前线的。反倒是那些最低级的足轻队长,如果不是运气好可以带领农兵跟着作战的话,都只能乖乖的待在直属足轻队中,默默的看着其他人杀敌夺取功勋了。
对于这点,张仲军认为很正常,一个是,足轻队长才是武士新人,必须锻炼一番才能投入战场,不然直接把这些新人消耗掉,很容易让武士阶层断根的。二个就是,武家的直属足轻还是这些武士新人来带会让武家觉得安稳,因为足轻队长级别的武士,什么都没有,正是要靠忠心来换取青睐的时候,而且新人也和家中的关系没牵扯这么多。所以,他们带着直属足轻,家督心里放心。
所以既是新人,带的又是家督的直属足轻,当然不会让他们那么轻易就上了战场。因此平时作战都是消耗农兵,也是足轻大将和待大将建立功勋的时刻。
但可惜的是,本来最容易捞取功劳的战场,在某个特定时期,对于足轻大将和待大将就是一个悲催时刻。
这个特定时期就是指农忙时期,这个时期,不管是忙着种田还是忙着收割,都是农民最忙,甚至是武家最忙的时刻,绝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或种田或收割的时刻上。
在这个时节,几乎就没有武家会召集农兵出来作战的,不是没法召集,而是少了人手种田或收割,那将会影响到武家的收成,整个武家上上下下都会因此而动荡不已。
所以这个时候遇到一定要发起的战争,武家自然就只能出动直属足轻和附属武家了。可是一旦这样的话,平时靠着领着农兵死命消耗来赚取功劳的足轻大将和待大将们就悲催了。
因为他们没有农兵可以用来消耗,带的只是自家那精贵得很的私兵,但这私兵一般都是数量稀少的,在战场中几乎没有什么立功的地方。
反而这个时候,却是那些带着直属足轻的足轻队长,以及有着家徽旗帜的部将们建功立业的机会。
所以,张仲军他们这些足轻大将和待大将们,虽然聚集在一个家老旗帜下统合作战,但那些老人都清楚,到时候领队的家老绝对会下达一句守住本营,就算了事,然后非常大营要崩溃,不然就算是敌军冲到大营来了,他们这些人都没有多少出战的可能了。
为何冲到大营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