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大明海风>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进京

如果说,织田信长的理想是天下布武,那么小天的理想就是天下布商。不同的是,织田信长眼中的天下,只是小小的倭国,而小天眼中的天下,就是真的天下了。

小天现在所作的,其实就是资本殖民而已,跟十九世纪欧洲列强的做法大同小异,都是用相对和平的办法将倭国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当然了,能不能成小天也没底,但反正他现在钱多,为何不试一试呢。

汪直是绝对听不懂啥叫资本殖民的,不过他超人的商业才能还是敏锐的察觉到,这事儿可做,起码是个死马当活马医的法子。况且退一万步讲,这起码可以跟朝廷处好关系,改变自己在朝廷心中的印象,一旦有一天自己挂了或者是支撑不住,都算个退路,有几分香火情,招安的条件自然会好上许多。

想到这些,汪直毫不犹豫的干了,加入了小天和织田信长的联盟。

当然了,未来是美好的,但现实肯定是艰难的,未来的事儿聊的再好,终究不过是画饼,想要真正跟汪直宾主尽欢,并且将他牢牢绑在自己的战船上,只靠这画的饼肯定是不行的,小天必须得给人家一些真正可以吃的饼才行。

至于这张饼,小天早就相好了,市场的问题肯定是解决不了,但可以用其他东西来弥补汪直的损失。

一个是橡胶,胶底鞋不光大明需求量大,倭国的需求量更大。另外倭国的弓弩价格比大明更贵,因为倭国比大明更缺牛。

另一个,就是小天至今都没有建造完成的无底洞,高炉炼钢岛!

前前后后投入两百多万两银子的高炉炼钢岛,即使是小天财大气粗,也觉得十分吃力,更重要的是小天需要跟嘉靖走账。虽说以小天后世的会计水平,累死朝廷朝廷都查不明白他的账,但毕竟比较麻烦不是。

可汪直就不同了,汪直甚至比小天都有钱,而且他也有需求。不想做生产的经销商不是好经销商,货源受制于人,才是他危机的根本原因,汪直不是不想自己造炮,只是他没有那个条件。

他没有小天有啊。小天表示,只要他肯投钱,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汪直当然有兴趣了,相比于他弄不太明白的资本殖民,还是对造枪造炮更感兴趣,当即表示,愿意跟小天去参观他的这个秘密基地。

小天也表示没有问题。两百万两总不可能是打水漂的,虽然还没有建完,但基本的结构大体已经完成了。对于外行来说可能还看不出个所以然来,但对于内行来说,已经足够他明白小天想要建什么了。

当下,汪直表示愿意亲自,只身去小天的地盘去参观,如果真的切实可行,他愿意拿出最少三百万两银子入股。

汪直现在对小天的信任程度远高于历史上对胡宗宪的信任,因此,只带了二十来个亲卫,就跟着小天回航了。

这个高炉炼钢生产基地,小天的目标是矿石进来,武器出去,而且不只是火炮,火枪,刀剑,铠甲统统都要建起流水线,上面十分庞大和复杂,即使是汪直这样的内行,没有个把月也休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可是小天已经没有时间陪汪直参观了。

从倭国返航,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等小天回到侠客岛的时候,已经秋收了。

秋收绝对是小天的大事,因此,将汪直自己一个人留在岛上,安排了徐渭陪着,小天自己则十万火急的进京了。

秋收跟小天有什么关系?第一,他在京师北直隶附近皇庄种下的土豆和玉米要收了。这样激动人心改变历史的时刻,他自然要回京见证一下。

第二,他做得好大的生意,都指着这次秋收,茶叶要采摘,这么大批量的茶砖当然不可能是春茶,自然要拿秋茶充数。蚕宝宝也要吐丝了,现在,东南各个省份的缫丝作坊全都停工了,火红着眼睛等着这一季江浙两省产的生丝开工,只要生丝能供应上,丝绸就绝对没有问题。印花棉布跟丝绸差不多,也等着棉花呢。这关键时刻他也必须进京坐镇,以防在出什么差错,或者是被哪个大佬使坏下绊子。

第三,今年春天江浙两省的改稻为桑,虽说春天是对付过去了,可去年的存粮也吃光了。现在就是你有钱你也没处买粮去,一旦秋收的粮食供应不上,江浙一定会出大乱子。现在以老爹和胡宗宪为首的江浙政府,已经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小天也需要在京城坐镇,江浙的粮食肯定是不够吃的,肯定得从外省掉,这里面门道可就太多了,小天也得在京里看着点。

第四么,小天这一走小半年,又做下了这么大的事情,京里的头头脑脑都等着听他的报告呢。再说,他也想陆蕊了。

有这四点原因,小天连李燕都抽不出时间来陪,哪里还有功夫搭理汪直,自然是火速进京了。

京城永远是那个京城,只是小天每一次来,他都不是上一次来的那个小天了,他的成长速度实在太快,对朝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自然,他的待遇和重视也一年比一年高了。

小天想不到,这一次进京,居然是陆炳亲自出城迎接,这陆炳于公来说是他的上司和靠山,于私来说是自己的准岳父,哪有让他来接小天的道理?吓得小天连忙下马道:“小子何德何能,竟敢劳动陆大人亲自迎接,实在是折煞下官了,折煞下官了”。小天还算有分寸,在这种正式场合也没敢直接叫岳父。

陆炳哼了一声道:“你以为我愿意来?为了迎接你,严


状态提示: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进京--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