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亘古迷城>第六十七章 赑屃

起初看到棺材里的老者的时候,他面色平静,慈眉善目。可是这个时候再去看,却发现不知从何时起,他的脸上竟然浮现出一丝笑容,这个笑容神秘,诡异,观之让人脊背发凉。周大千低声说:“这这老头刚刚可不是这表情呐,该不会真的还没死吧?”对于眼前的情形,我也拿不定主意,如果他没死,那为什么会被安放在棺材里,可如果他死了,那死人怎么会笑呢?我以前听我爷爷说过,若是尸体呈笑面,那必然是厉鬼凶尸,一般人那都得绕着走。想到这儿,我就问张诚:“这难道是传闻中的笑面尸?”张诚摇了摇头说:“不会,笑面尸多是赤衣凶,而且多生恶地。此处背山面水,地势得天独厚,风水极佳,应该不可能生出凶煞。”我心说既然不是笑面尸,那是怎么回事儿?

见这样继续猜下去也没个结果,反倒是自己吓自己,于是,我便大着胆子伸手推了推这个老者的尸体,连着推了好几次,都没动静。周大千说:“许不是在冬眠吧?”我说:“你以为是狗熊啊?还冬眠。”我不过我话虽这么说,心里还是有些忐忑,因为我想到了起初咱们遇到的葬甲虫,那种危险的东西在我们进来之前也一直是处于沉睡的状态。想到这儿,我又探了探老者的鼻息与劲动脉,发现跟死人没什么区别。我说:“没呼吸,没脉搏,这怎么看都是个死人呐!”周大千又说:“说不定神仙跟人不同,他们不用呼吸,那也没有心跳呢?”他这话倒是把我给问住了,毕竟咱们谁都没有见过神仙,只听说神仙不食人间烟火,正所谓“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说不定真如周大千说的一样?

这个时候,王教授突然“咦”了一声,他指着老者的脸对我们说:“快看,他的嘴里好像含着什么东西!”闻言几个人仔细一瞧,就见那老者两腮略微鼓起,好像真的有什么东西塞在嘴中。我心中一动,忙来到放置尸体脑袋的一端,小心翼翼的伸手去掰他的嘴。这老者脸部肌肉极有弹性,稍一用力就掰开了。定睛去看,里面果然有一样物件。张诚取出伞兵刀,将其挑出来,只见是一块兽形的青铜器,外形似龟,又不是龟,嘴里有一排牙齿,脖颈细长,背甲奇特。王教授皱眉说:“这不是赑屃么?”张诚点了点头:“嗯,正是赑屃的铜符。”

赑屃,又称龟砆,霸下,为龙生九子之首,貌似龟而好负重。常见于石碑石柱之下,作为底座之用,清人钱谦益的韩蕲王墓碑记中有云:“丰碑岿然,赑屃屈盘。”同时也象征着吉祥长寿。关于赑屃驮碑形象的由来,大致有两种传说,一是说上古时代,赑屃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遍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洪水治服以后,大禹担心赑屃又到处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的石碑,上面刻上霸下治水的功迹,让赑屃驮着,沉重的石碑压得它不能随便行走,自此,也就算束缚住了它。二是说龙子们曾下凡助朱元璋打下大明江山,可当它们要回天庭复命时,朱元璋的四子朱棣,也就是后来的明成祖不想放它们走,便对霸下说:“你若能驮动太祖皇帝的功德碑,我便让你回去。”霸下不知是计便答应下来,哪知驮上后再也无力动弹,因为功德是无量的,霸下从此便被压在了功德碑之下。

看到这块赑屃的铜符,我突然就想到了之前咱们在那拜龙碑下挖到的负屃铜符。赑屃与负屃,一个驮碑,一个伏碑,应是一对,可是为何是在相隔如此之远两地发现的呢?我问张诚:“他的嘴里怎么会含着一块赑屃的铜符呢?这与咱们之前发现负屃的地方是不是有什么微妙的联系?”张诚正要说话,周大千突然惊叫一声:“啊!你们快看这个老头儿!”我听周大千语气惊恐,以为是诈尸了,急忙拿出工兵铲防身,可是一看才发现,原来不是诈尸,而是那面目如生,形同活人的老者的尸体此时竟然开始逐渐的腐烂,不出片刻,就化为了齑粉,连骨头渣滓都没剩下!几个人见此情形,皆是目瞪口呆。我心说奇怪,刚刚还好好的尸体怎么突然就没了呢?莫非是因为取出了这块赑屃的铜符么?

张诚将铜符收进了玉瓶当中,看了看棺材里的这一撮灰尘,他说:“看来此人之所以千年不化,估计就是因为被这铜符上的龙气蕴养所致。”我问张诚:“你的意思是说,这块铜符也是龙火煅造过的?”张诚点了点头:“咱们之前远观这天殿的时候,总觉得它气度非凡,王威逼人,多半也是铜符里的龙气造成的。而且你们看那棺盖上的花草,此时是不是全都枯死败坏了?”闻言,几个人翻转一旁的棺盖一看,只见原本长在上面的那些五颜六色,生机盎然的花草果然全都朽落了。看来,阴沉木上能长出花草那也是龙气所带来的生机。

这个时候,王教授叹了口气说:“现在虽然弄清楚了这具尸体不腐不化的原因,不过他的身份仍然是个谜啊,而且如今他已经化成灰了,再想找到其他线索可就难了。”我说:“我怕咱们眼下最需要担心的不是这具尸体的身份吧。你们难道忘了那些雪魑魅了麽?它们怕是要来了!”周大千笑着说:“哎哟,我说老刘,你是不是给吓傻了,那些雪魑魅要来早就来了,还等这个时候啊?依我看呐,它们估计早就”周大千一句话还没说完,就听不远处传来一声如同夜


状态提示:第六十七章 赑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