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米兰在场下看得分明,他马上走到场边大声喊叫,让巴图姆到高位去策应进攻。这的确是最正确的应对方式,因为布莱尔出不来,他最擅长的就是在篮下拼抢篮板,做好防守,如果他拉到高位的话,将会给开拓者的突击手们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这样一来马刺的内线就会失守,所以布莱尔是绝对不敢离开篮下的。
巴图姆在下一个进攻回合的时候果然拉到了高位,布莱尔就很难受,他只能卡在巴图姆和篮筐中间,不上不下的很有些尴尬。现在马刺的两个内线就是纯粹的防守球员,马辛米还好一些,毕竟2米11的身高杵在那里,再不济也可以延缓一下小个子们的速度。但布莱尔不同,他是个矮壮型内线,或者说是袖珍型也可以,因为他的身高只有2米01,比叶锋和巴图姆还矮一些。他的优缺点都非常鲜明,优点就是下盘稳,而且臂展也相当惊人,但是缺点就是体重过大,这使得他在内线的移动并不是很灵活,更不用说跟上拉开到高位的巴图姆了。
一时间,开拓者以巴图姆为核心打出了炫目的攻势。巴图姆的球场视野并不是顶级的,但是叶锋和罗伊两人都非常擅长空手跑位,他们可以在即将出现在空档的时候招呼巴图姆传球,这样就不会对球队的整体进攻造成什么影响。而且在三番四次的指挥之后,巴图姆自己也逐渐开始找到感觉,甚至还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过掉布莱尔,再把球分给处于空位的队友,布莱尔则只能在一旁看着干瞪眼。
马刺的攻防渐渐变得有些杂乱无章起来,这跟他们的战术执行力无关,纯粹是体力下降所导致的后果而已。而开拓者球员们依然在场上飞奔,尤其是叶锋,巴图姆在高位的策应解放了他,这样一来他就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持球进攻上面。仅仅是第二节的八分钟以内,叶锋已经轰下了15分,其中在三分线外4投3中。罗伊很识趣地把出手权让给了他,这不是因为罗伊对自己没有信心,而是面对杰弗森的叶锋明显是更有把握的那一个。
布莱尔和马辛米控制篮板球的能力确实不错,开拓者很少有抢到前场篮板完成二次进攻的机会,但是他们缩在里面的直接后果就是把篮下到三分线外的一大块区域都拱手让人,阿尔德里奇和巴图姆的中距离投篮命中率相当高,如果他们扑出来的话,叶锋和贝勒斯会用自己的突破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是的,充当突击手的球员里没有罗伊,这是麦克米兰的要求,他实在不希望看到球队的队长在这种关键时刻再次受伤了,减少突破增加投篮是最简单的办法。
很显然在速度和敏捷方面马刺全面落于下风,哪怕吉诺比利和帕克的速度并不慢,但是和开拓者的小伙子们比起来,法国小跑车也会变成老爷车。开拓者的策略很简单,我们并不在乎你们得多少分,只要我们能够不停得分,而且用比你们更少的时间得到更多的分数,那么这场比赛的胜利还是我们的。他们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只要是开拓者的进攻回合,节奏会被拉得非常快,往往马刺球员还没回过神来,对方就已经运球杀进内线,然后要么直接上篮要么把球分到三分线外,让队友完成致命的一击。
bō_bō维奇不得不承认让gdp同时首发是一个馊主意,至少在这场比赛中是这样的。于是在下半场开始之后,他还是用希尔取代了帕克,和吉诺比利一起搭档后场,但是有一点老爷子已经忘记了,那就是吉诺比利自己的体能,如果说帕克还能在场下休息一会儿的话,那么他还得在场上继续跟对手拼命,这对一个上半场出战了20分钟的球员来说是个很重的负担,更不用说吉诺比利今年已经三十多岁了。
希尔的登场让马刺缓了一口气,但也只是一口气而已,因为他能够控制马刺的节奏却不能控制开拓者的节奏,毕竟他不是那种强硬的外线防守人,开拓者本场比赛的组织核心可不会跟他对位。所以这场比赛出现了一个很诡异的情况,当开拓者进攻的时候,就像一阵风一样迅捷地把球送进篮筐,而马刺进攻的时候,就好像老牛拉破车一样,看得让人非常郁闷。这样一慢一快的球风对比让不少球迷都很难受,不过他们可不会嘘自己支持的球队,因此只要是球在开拓者球员的手上,观众席就会传来铺天盖地的嘘声,以表达他们的不满。
不过开拓者的球员们并不会畏惧这小小的嘘声,反而在叶锋的指挥下越跑越起劲,场上唯一一个年轻的马刺球员希尔也被自己的同级生贝勒斯带得有些喘不过气来,没办法,贝勒斯这家伙实在是太能跑了,而且作为球队的替补,他很少有这么多的时间出现在球场上,好不容易遇到了怎么也得抓住机会,于是希尔就悲剧了,刚开始还能跟上贝勒斯的速度,到了第四节的时候就只能跟在对方屁股后面吃灰。
开拓者利用第一节末尾和第二节开头的一波得分高潮始终保持着领先优势,还用自己不惜命的跑动拖垮了年龄比他们大得多的马刺球员,到了第四节还剩五分钟的时候,虽然开拓者只领先了7分,但是马刺却始终没能一口气把比分扳平,他们实在是累坏了。尤其是gdp,他们本来就年纪不小了,还被一群后辈带着在场上到处补漏,是个人都会被累惨的。bō_bō维奇很不甘心,但是这是他在比赛开始之前自己做的决策,现在出了问题还能怪谁呢?
看着依然在场上飞奔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