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混在三国当谋士>第一百一十七章

吕布看向郭嘉,语气倒很是客气:“先生有何建言?”

“建言称不上,只觉恐怕有诈尔。”郭嘉笑了一笑:“曹操此人,狡诈多智,自立一势后,除为复仇恨屠徐州外,皆是谋定后动。既然如此,又岂会将希望依托于袁绍一人身上?怕是哄袁绍先打头阵,他则分兵,一军随其出征,一军美其名曰佐其固守后方,实为伺机谋取青州罢了。”

吕布挑了挑眉,不置可否:“噢?”

他虽未明确反对,而是露出个需要考虑的、模棱两可的神情,可燕清与郭嘉又如何看不出来,这其实就代表了个不情愿,只不便直说才做拖延的态度?

显然在骄勇好战的吕布看来,自个儿能按得住性子没同时跟暗通款曲的两窝狗贼(袁绍和公孙瓒)开火,而是老老实实地梳理内政,安抚民众,就已经是他们祖坟冒烟得来的大恩大德了。

现袁绍竟挑衅上门,还不知死活地摆出要一决雌雄的嚣张态度,吕布要能对此淡然处之,那才叫怪哉了——他只是得燕清耳濡目染下,知道心机深沉的益处,自学成才,变得脸厚心黑了些,却不是真的修身养性,成胆小怕事了。

不过比起愤怒,他更高兴自己不必再闲得发慌,既有机会磨一磨帐下一些个新兵蛋子,也能好好活动活动筋骨。

哪儿还乐意玩迂回婉转,阴人不见血的各种路数,只想痛痛快快,酣畅淋漓地刚个正面,提戟策马,弯弓搭箭,叫这群小鳖孙有来无回。

听郭嘉的提醒后,燕清心头隐有所动,还未来得及细忖,蓦然得郭嘉一个‘全靠你了’的如丝媚眼,唯有飞快一捋思绪,温声劝道:“奉孝所说不差,曹操此人,曾得子将点评,是为乱世枭雄尔,若非形势所迫,怎会真心甘于锦绣其外、败絮其中之袁绍麾下,为其马前卒?难不成真心指望曾对他所遇之难袖手旁观的袁绍当真lùn_gōng行赏,给他加官进爵不成?”

别说袁绍吃过一次养虎为患的亏,不会轻易再给曹操脱出去**的机会,哪怕他真有重用宠信曹操的心,被他帐中那些勾心斗角的行家涌上来一阵瓜分,再大的功绩也所剩无几。

“袁绍固然溺爱幼子袁尚,然一来碍于礼法,二来长子袁谭颇有威信,不好立其为嗣。”燕清忆起袁绍在史上的作为,不得不说这爹虽然优柔寡断,也很是偏心,但到底护短的,为假装一视同仁,把儿子派出去各领一州刺史之职,说是如此便于考察其能耐:“为堵住众人之口,亦为安袁谭之心,也为防公孙瓒临阵变卦,怕是会在临行前任命袁谭做青州刺史,与北海孔融、公孙瓒所派田楷呈对峙之势。”

“三股势各自为营,以曹操之能,先借袁绍之手牵制我等,就可逐个击破,以夺青州为安身立命之本:袁谭才能有限,又是初来乍到,不足为惧;孔融弱质文人,又刚退黄巾贼寇,元气大伤,帐中亦无将才可用,速攻可破;田楷实力雄厚最为棘手,却可谎报前线军情,以利诱出,调虎离山后,顺利鸠占鹊巢,叫他无处可回。”就看刘备能不能看穿这些伎俩,说话又够不够分量,能不能压住想分一杯羹的田楷了。

吕布即刻颔首,深以为然道:“曹操果真是另有图谋。”

这态度对比之下是如此鲜明,直叫郭嘉默默地翻了个白眼。

燕清欣然道:“正是。曹操所打的,估计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主意,无论此役是袁绍侥幸惨胜,还是兵败萎靡不振,他皆有进退余地。”

吕布专注地凝视着燕清,连连点头,半晌才慢慢悠悠地开了口,虚心求教道:“重光所言甚是。既如此,布当如何防备?”

燕清还未开口,郭嘉就懒洋洋地插话道:“不难。主公只需暗置一得力干将随机应变,再留三万人马于豫州待命,如此一来,无论是刘表得劝有所异动,还是青州局势发生变化,都不叫曹操有机可乘。”

燕清从善如流地点了点头,眸光闪耀地送上一记发自肺腑的马屁:“主公有虓虎之勇,又具奇略之佐,由您自率主力拒敌于官渡,可作万人之敌,何况此回是敌寡我众?定不出差池。”

沐浴在心爱的祭酒这混杂了期待和崇拜的目光中,吕布昂然挺胸,只觉浑身飘飘然,毫不犹豫地就应承了下来:“二位先生皆有此意,布何来不听之理?不过对付袁绍小儿,何须动用如此多人!有布在此,定叫他寸进尺退,闻风丧胆!”

燕清见目的顺利达成,笑眯眯地连声道好,就将还意气风发的吕布抛在了一边,认真跟郭嘉商榷起了这镇守的人选来。

为了让被当枪使的袁绍察觉不出他的真实用心,曹操只能领军随其前往官渡,而把待机奇袭的重任交给心腹大将。

无需直接跟曹操对上,那就好办得多了。恰巧贾诩已从长安完成了煽风点火的任务,再有个几天就能赶回许昌,由他担起督军一职,搭配个肯听谏言的勇将,定能万无一失。

正在归途中的贾诩还不知道,自己这还没赶回去,就又被燕清给惦记上了。

只是,这人大概会是谁呢?

燕清在脑海中将曹操早期帐下的虎将名字过了一轮:史上曹魏鼎鼎有名的五子良将,里头的徐晃和张辽已惨遭算计,深深落入吕布魔掌,再有个张郃还在袁绍麾下,正被燕清兀自虎视眈眈。而硕果仅存的俩人,一是于禁于去年才拜入其下,又在徐州之后才渐得升迁,无甚可能;另一个则是乐进,还


状态提示:第一百一十七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