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三节中的根节,乃人体万力之源。顾名思义,步也就是人体基础的基础。佛家拳中的桩功就淋漓尽致的体现这一点,它要求步之出入、落地、进攻、进退都稳如泰山。弓、马、扑、虚、歇等步行要轻盈敏捷、变换灵活。佛家拳的步还讲究“向前一进踩,后退一回跺”,这也是佛家拳步法的独到之处。
练习外五行,主要是练习动作的协调与配合、练习佛家拳法中身法八要:起落进退、翻侧收纵。起就是起横落顺,起要展身而起,落要缩身而落。起如举鼎,落如分砖。进步就踩,退步就跺。进步要低,退步要高,步到身到,偎身靠打。翻身要砸,侧身要快。翻身顾前后,侧身顾左右。收要缩身,纵要猛发。收如伏猫,纵如猛虎。每个动作都要按照身法的八要去练。在眼、手、身、法、步中,眼为旌旗,手要开合,身要转动,法要变化,步要进退。练习第一境界者,此为首要。
精、气、神、力也是佛家拳第一境界练习者需要练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即精神,佛家拳的精神主要是从身体的四个方面体现出来,这四个方面就是“四梢”。即:发为血梢、牙为骨梢、舌为肉梢、指甲为筋梢,在出拳的同时必须四梢齐。发,要怒发冲冠;牙,牙可断金;舌,舌可摧劲;指,指如钢钉。
气即为气息。佛家拳谱中有:一气通天地,二气隔山河之说。何为一气,一呼一吸为一气。呼吸与动作的开合收发是相互照应、相辅相成的。吸为合落,呼为开起。在收发中,收为吸,呼为发。吸时犹如万道钢绳缠身,呼时用万均之力抖身而发,挣断钢锁。呼吸调整的是否得当,运用的是否正确,直接决定着你的出拳的力量和速度。影响着你全身的协调和动作的规范性。古人云:练拳先练气。因此说练气也是练习佛家拳的一个重组成部分。我们在练拳前,首先要气沉丹田。何为气沉丹田,就是用意识引导气感下行而获得的一种对丹田的刺激,并使身体重心下降,步架稳沉。气沉丹田后还要意守,就是排除杂念,全副精神注意到丹田之内,耳无闻、目不见。心不外驰、锁心猿、栓意马,一心一意体会真气之活动。佛家拳的八段锦在练气上就有着其独到之处。
神,神及为神韵。练其行,需有其神,是为韵。佛家古拳谱有云:头如猴行,身如龙行,步如鸡行。也就是说在练习佛家拳时,头要有灵猴般的灵敏、多变。身要有神龙般的矫捷、灵活。步要有雄鸡般的轻盈和沉稳。练拳时,大,要有大江之水汹涌澎湃、一泻千里之磅礴。小,要有清风拂细水般的静逸。用身法练其行,用心云体其韵。
力,是为力量。佛家拳在发力上也有其独到之处,有其独特的发力方法。这也是佛家武术在凡间一直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原因。其有三大发力阶段:一,通过练习桩功,外五行有机配合而发出的力量是为本力。二,在动作正确规范的前提下,经过长期的刻苦练习,靠身体灵活多变产生的力量叫巧力。三,在围身靠打短兵相接时,用潜意识带动全身各个部位,将力量凝聚于一点而发出的力,叫寸力。在此境界中,力量在进攻变化时要形成一种自然之力。是为外五行与精气神气合为一体崩发出人体潜伏的力量。
第一境界的外五行与精气神力是练习佛家武术的基础与根本。只有通过刻苦的练习,你才能对佛家传统武术有初步的认识,才能体会到“心为君、胆为帅、手足为兵、目为旌旗、气为先行”之内涵。以上乃是第一境界——外五行与精气神力。之后还有两重境界,不知施主愿意听否?”
雷震天听了半天,说道:“圣僧讲了半天,我怎么觉得这些与凡间习武之人的武术有些相似,不知接下来的两重境界又是如何?”
红衣圣僧继续为雷震天讲解起来…
古人云:君子修身养性,内外兼修。习练佛家传统拳也是如此。外五行者:眼手身法步,内五行:心肝脾肺肾。外为阳,内为阴,外五行是外在的,可以直接用形体表现出来的东西。而内五行则内在的,无法用形体去表现。但它最深入、更实质的去接触人体内在的思想和意识。因此说,它就要比外五行更高一个层次,也就更难练。
练习内五行是充分利用大脑的意识,精气神气拧为一体,让意识逐个通过内五行。其顺序是:肝木生火攻心,明目发脾行肺气,入肾水动其步。其意是说:练拳时,固肝壮胆、二目出神、呼吸自然、心动带身、身领手脚。这就是歌雇中所说:身心一动手脚随,要将两拳并一腿,前手起,后手随,两手互换一气摧。在练拳时要用大脑的意识去引导内五行内在的转动,要其如长江之水,绵绵不绝。
内五行再带动外五行从而完成一系列的动作。完成这一系列动作的过程也是外五行的阳与内五行阴相互平衡、相互支配的过程,从而达到阴阳平衡。古拳谱有云:起要横,落要顺,起横落顺人难近。其要求是:起横不见横,落顺不见顺。练拳的起落就是法,世界万物有法才能变。法的本身就是自然,那么拳法中的横为阳,顺就为阴,阴阳结合才有变化,这样就吻合了自然变化的规律。
眼前无敌似有敌,就是说在练功时,要将身体全身心的投入到练功当中去,把自己的意识和思想高度集中。用意识把自己放入到一个四面楚歌之境地,不允许自己出现一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