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倾世花容>第五十一章 殿试

转眼就到了八月十五,这一年的中秋,似乎与往年并没有什么不同。京城里到处张灯结彩,喜气盈盈,街巷中飘散着阵阵醉人的酒香,看起来比往日更加繁华,浓浓的节日气氛昭示着盛世富庶和太平。

东华门前面一大早就挤得人山人海,宝马香车的烟雾缭绕不散,把不远处酒店里的酒香冲淡了。车厢内的佳人却个个敛声屏气,并无往日的笑语闲谈。反而是围在外面的市民百姓异常兴奋,对着街上停着的华丽的马车指指点点,互相猜想着,讨论着。人们都想看一看能够来参加这次史无前例的女子大考的,都是一些怎样兰心蕙质的美人。

秀筠和秀棠乘坐同一辆马车,两个人都静静地坐着,紧紧攥着手心里的那半张白纸,汗湿的指尖把号纸的一角都要浸透了。

辰时初刻,人群中一阵骚动,两排披盔戴甲、手持宝剑的女侍卫从东华门出来,迅速列队守卫于门外两侧,几名身着豆绿色官服、头戴白角亸肩的女官紧随其后,领头一个穿红色官服的女官高声传令道:“时辰已到,请各位小姐排成两队站好,拿好手中的号码,等候懿旨,凭号入场。”

众人连忙下了车,只是这些闺阁小姐们哪里习惯排队这样的事,互相挤来挤去,一会儿踩着裙子了,一会儿又碰掉簪子了,乱哄哄的吵个不停。

为首的女官蹙了蹙眉,她喝了一声:“肃静!”

这声音本来足够清脆响亮,可是在这时候却仿佛落到了棉花堆里。这些人只顾着乱挤,浑然没听见她的怒喝。突然,“当”的一声锣响,众人一下子愣住了,立时停止了喧哗,惊诧地向声音响起的地方看去。

只见那女官手中高高举着锣槌,另一个绿衣服的女官不知什么时候提着一面铜锣立在她的身后。

她厉声道:“请各位娘子立刻排好队,皇后娘娘有令,哪个再敢喧哗,误了大考的时辰,立即押送刑部从重论罪。”

说罢眼神一扫,两边的女侍卫们闻声向众人靠拢过来。那些姑娘们一个个吓得花容失色,又不敢惊叫,只得迅速站好,整整齐齐站了两排。

那女官满意地点点头,令众人交出号纸,依次进入东华门内。

按照男子往年考试的规矩,在东华门这里是要由考官们搜身的。可是这次考生都是些女流,不好在外面搜身,所以女官们引着秀筠等先进入侧殿,只让把各自的钗环首饰解下来,玉佩、香囊、手绢、扇子一律不准带进去,都放在一个锦袋儿里分别写上各自的名字封好。

这规矩事先领取号纸的时候是告诉过的,所以众人也都没戴什么贵重首饰,打扮得简单至极,一会儿殿中应试也好方便一些。

从侧殿出来,穿过左承天门,沿着东华门大街经宣佑门、紫宸殿来到垂拱殿门外。此时早朝未散,往年男子考试都要在这里等朝臣们下朝以后再进来向皇上行礼。不过女考生们不宜与大臣们相见,虽然那些此刻站在朝堂上的臣子中就有这些女子的父亲、叔伯。

因此掌宾女官带着秀筠等先到后宫的坤宁殿拜见皇后,然后从另一边绕到集英殿门外。

坤宁殿位于福宁殿之后,与皇上的寝殿相邻。隔着珠帘,秀筠看见正殿当中一把龙椅上正襟危坐着一位妇人,头戴凤冠,身着正红色对襟大袖。

女官带着众人在院中跪拜叩首三次,秀筠偷偷抬眸,隐约间好像皇后娘娘身边一个盛装华服的女子正在对皇后说着什么,眼睛却看向了自己。

秀筠心中一惊,虽然跪在后面,又隔着珠帘,可她还是能够清楚地辨认出,皇后身边的那位女子,正是在法华寺中对自己冷嘲热讽的安阳族姬。

她心中隐隐有不祥的预感,可是皇后娘娘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嘱咐她们不必紧张,按规矩答题就行了,她作为皇后亲自主持这场考试,自然会秉公评判。

秀筠不敢多想,便跟着众人来到了集英殿。

集英殿本是每年春秋诞圣节设宴和皇上亲自策论考生的地方,这次考试也一切依照男子考试的常例,在集英殿举行。秀棠等凭琴棋书画和针织刺绣等才艺来应试的女子,则直接留在坤宁殿。

秀筠从集英殿前张贴着的混图上找到了自己的座次,众人跟随女官的指引进入殿中,各自归位坐好。只见每个人的桌子上都放着一只三尺木牌,都覆着白纸,上书每个人的姓名、籍贯和座次。四名女官发放笔墨纸砚,另有四名女巡捕官,两前两后,立于殿中。

巳时三刻,考试开始。秀筠接过御试题一看,不禁失笑。一名巡捕官横了她一眼,秀筠忙收敛了笑容,垂首看题。

考题仍是出自《十三经正义》,但与往常男子考试自是不同。男子的殿试通常是一首诗,一篇赋,外加一道策论题,考查的不只是文采,还有对时政的看法。

而今日皇后所出的题目,诗题不过是写中秋,倒也简单,只是这题目太常见了,不但要写出新意来,还得写出今年中秋的应试之事来。

辞赋本不是女子所擅长,虽然也有班昭的《东征赋》,文才卓越,千古流传,可到底是凤毛麟角。

至于时局政治,更非后宫女子所能置喙。虽然本朝历史上也要垂帘听政的旧例,但太皇太后把持朝政多年,皇上对女人干政早就深恶痛绝。

因此另外的两道试题中一道题是联系史实谈仁孝之道,这本是烂熟了的题目,只有另外一道题考问对班昭的《女诫》中


状态提示:第五十一章 殿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