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衍点了点头道:“嗯!没错,咱们这次就将岱钦扣下,让他和钟离秀住在皇宫里等他们生下第一个孩子再让他们走,将孩子留下,相信岱钦一定明白。他肯定会照做。有了这个孩子岱钦便不敢造次。”
“哈哈!这也是我想说的,咱俩想到一块去了!”朱寿大笑起来,
“好了!今日就说到这里,你们回去吧!这次没有问题了吧?”
“没有了!”
“好!走吧!”
周围没人,所以他们也没有那么讲究,直接就走了。不然又会多一些礼数,说实话大明的这些礼数朱寿真心不喜欢,无论是年龄大的还是年龄小见到自己不是跪就是跪,那感觉实在是让人受之不起。
反正朱寿是这种感觉。
送走他们朱寿就想再回御膳房吃点饭,那菜的味道实在是太鲜美了。让他有点流连忘返。
正在这时走过来一个太监,“太子殿下,内阁的李大人和兵部尚书刘大人要见您。”
“李东阳?刘啥?他们见我做什么。”朱寿狐疑的想了一会儿,“让他们来吧,刚好我也有事要找他们。”对朝廷官员的整顿朱寿还没有找他们说一下。正好他们来了就一并说了吧。
太监下去后不一会儿就领着两个老头过来了。这两个老头子一个是李东阳,朱寿很熟悉,对他的名字也有所耳闻,也是非常憧憬的,另一个老头是刘大夏,就是兵部尚书,朱寿见过一次,只不过没有太大的印象。
“臣!刘大夏、李东阳参见太子殿下!”
“起来吧。刘大人和李阁老有什么事情找我吗?”朱寿没有摆架子而是很恭敬的问他们,这就是朱寿的优点,就算是功高盖主、一手遮天也不会摆架子。
刘大夏道:“边关急报,杨一清杨大人已经将进犯我国边境的鞑靼打退了,只等援军一到将他们彻底铲除!”
朱寿摸了摸鼻子,心道:“这个杨一清有两下子啊。是大明原创的官员吗?”所谓原创就是历史上有记载的官员,不像岳云平、龙忌他们是朱寿挖掘出来的,如果没有朱寿估计他们会永远淹没在历史的舞台上。不会做到今天的位置。、
历史上的名人总会因为一些机缘成就自我,而那些没有遇到机缘的只能平平淡淡一生,没有人会记得他们。如果没有朱寿岳云平还会在苏州城打家劫舍,龙忌继续在兵营里吃军饷混日子。王守仁不会那么早就立功,大明的军队也不会那么强盛。
某个时间某个地点,因为出现了一个人,多了一个人、多做了一件事、多说了一句话而改变历史,改变事情的发展。可能是极端的也可能是万幸的。
在这里历史会因为某个人而改变。而朱寿注定就是改变历史的领头军!
现在杨一清已经将鞑靼的进攻给瓦解了,那接下来就等着岳云平到了。“你告诉杨一清再坚持最多两个月援军就会到。”每当有战事发生军队都需要准备好几天,而朱寿的军队都是保持时刻准备着状态,所以准备起来也就一会儿的功夫,粮草都已备好,只等军队出发紧接着运输粮草的军队立刻跟上。
“臣立刻去办!”刘大夏答应一声便下去了,留下了李东阳和朱寿两个人。
朱寿笑道:“李阁老无事不登三宝殿,不知您老人家有什么事吗?来!快请坐!”
李东阳微微一施礼,却没有去坐下而是直接道:“臣这次来找殿下是为了出阁读书的事,您读了一半就出宫了,这次回来替皇上监国,这读书却是不能少的。明日如若没有什么事,还请太子殿下明日下了早朝就来文华殿读书。”
读书?四书五经吗?这些书读了实在是没有任何用,何况朱寿还不喜欢读,可这拒绝也得有了理由吧?朱寿眼珠子咕噜一转便有了主意,“阁老,不是我不读,这让我实在是感到无能为力啊!”
李东阳微微一皱眉疑惑道:“不知这是为何啊?读书还要有能力吗?读书是培养能力。”
这个老顽固!“本太子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我大字不识一个,您应该先教我写字吧?”
此话一出李东阳感到极为震惊,按道理来讲太子自会说话就该学习写字的,可现在他都到了出阁的年龄了为何还大字不识一个?“这......不应该啊。”
朱寿一阵苦笑,自来到这个世界后就一直在外面漂泊,哪有时间去学写字认字啊。“你也知道我一直在外面,没有机会认字啊。”最好笑的是朱寿的那些老师一直以为朱寿认字。
李东阳喃喃的点了点头,“原来如此啊!那好,自明日起臣亲自教导殿下识字。”
朱寿深沉的一笑,心里却很美。“有李阁老教习我,那就再好不过了。”学会明朝的汉字以后就能学造化神功了。
停顿了一会儿,朱寿又道:“不知阁老还有没有其他的事啊?”
“那臣没有什么要事那就先行告退了!”
送走李东阳朱寿直奔御膳房,心道:“可别吃光了,一定要给我留点啊。”
御膳房内,蔡九阳正在教夏锦妍做菜,而韵儿和朱厚炜正津津有味的吃着呢。
“你们还吃啊?午饭时间都过了啊。”
看到朱寿朱厚炜打了个饱嗝,“皇兄,你也知道蔡师傅做菜实在是太好吃了,我吃起来就情不自禁,完全停不下来!”
“......”
岳云平和萧衍回到驻地后,着手就开始安排此次北征鞑靼的部署。朱寿怕他们不听从指挥还专门派太监下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