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将星系统>第一百二十一章 刘和与杨奉之间的撕逼大战

徐晃一回合杀了李乐,顿时给白波军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这李乐在白波军中也算是一名出了名的勇将,武艺和杨奉不相上下,可是就算这么勇武的人都挡不住徐晃的一合,可见徐晃的武艺是多么的震撼人心?

“这,这人简直就是怪物,快跑啊。”白波军的将士们见到这一幕,全都失去了战意,有的将士发了一声喊,其他将士大都夺路而逃,互相之间为了争夺逃走的机会而自相践踏,甚至对着自己的袍泽挥出了手中的刀剑。

而那些来不及逃走的将士们也绝对没有抵抗的勇气,全都响应徐晃部下将士的号召,纷纷抛下武器,跪地投降。

与此同时,徐晃派去的那一千部曲则乘乱冲出了营寨,然后杀到城门下,打开城门,将早已得到消息并且集结在城门外的荀攸大军入城。

在这种情况下,徐晃和荀攸内外夹攻,很快就完全控制了安邑城,而李乐麾下的部将大都被杀,剩下的则连夜渡河,逃到洛阳投奔杨奉去了。

而在安邑城被平定之后,那些选择投降徐晃的将士们则是心中惴惴不安,他们之前也听说过刘和坑杀韩暹和数千白波军士的消息,可是现在却也不得不寄希望于徐晃,希望徐晃能够看在是他们同乡的份上,饶过他们一条性命。

最后的结果终于让他们放下心来,因为徐晃对待他们的确很不错,把那些老弱病残打发回家里种田,而且每个人都会发给他们盘缠,重伤残疾的还有一定的抚恤费用,那些精壮们也都是听凭他们的意愿,如果愿意继续留在军中的,将会得到和他部下正规军士一样的优厚待遇,如果愿意回乡种田的,也会任他们离去,而且凡是没有土地的,还发给他们土地。

至于刘和军中将士的待遇,那简直让人眼红,不仅仅能够每月领取一定的薪俸,家眷种地还能享受免征赋役的特权,除此之外,凡是作战立功的,都要受到重赏,而各级军官都不得贪图将士的军功,一旦发现,军官就要处死,不仅如此,凡是在作战、甚至是训练的过程中出现伤亡的,都会给予优厚的抚恤,受伤将士离开军伍之后,还会享受种地终身免赋税的特权!

所以在听到这种待遇的时候,就连那些受伤比较轻的将士都哭着嚎着要留下,而所有的精壮竟然没有一个选择离开的。

经过这么一番整训,徐晃竟然又得到了数千精兵,这导致他在河东的士兵数量扩充了一万有余,达到三万余人。

在占领了安邑城之后,徐晃立刻将消息报告给了刘和,随后就传来刘和的消息,表荀攸为河内太守,徐晃为郡尉,要求两人精诚合作,一定在最短的时间内彻底占据整个河东郡,为下一步征讨河内做准备。

却说杨奉在护送献帝到洛阳之后,被献帝拜为车骑将军,一时之间无限风光,得意非凡。

可是他随后就发现事情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首先来说,曹操借助强大的军事力量成为护送献帝东归的大功臣,被献帝拜为后将军,尚书令。就连董承也护送有功而被献帝拜为卫将军,虽然职位看起来都没有他高,可是献帝明显待他们比他更要亲厚。

而除此之外,曹操也对他不冷不热,甚至有的时候还夹枪带棒,冷嘲热讽。

对于这一点杨奉也是心知肚明,因为他之前想要拉拢曹操共同对付董承,可是后来自恃自己拉拢了韩暹等白波军旧部和南匈奴一起前往洛阳,兵力最为强盛,所以对曹操的态度很是傲慢。

然而他没想到韩暹竟然被杀死了,南匈奴军队也都瓦解了,而河东诸将也因为防备刘和而没有来,这样一来董承反而与曹操合作,一起排挤他。

杨奉心中正不爽的时候,突然见白波军的一些将士纷纷投奔,起初还感到惊喜,可是后来在听说具体情况之后,顿时大怒,上书朝廷,说刘和作为司隶校尉,竟然擅自将朝廷任命的河东太守给斩杀,实在是藐视天威,希望朝廷能够派出大军进行讨伐,并且重新决定河东太守的人选。

献帝虽然名义上是天子,可是他只是一个无权之君,派出大军讨伐这样的问题,简直就是无稽之谈,不过曹操对此倒是很感兴趣,希望诸侯组建一个联盟,共同出战河东,然而除了杨奉之外,应者寥寥,曹操可不想独自面对刘和,再说了,他现在还想着等局势稳定了再去征讨陶谦以吞并徐州呢,所以在有心投靠他的董昭的建议下,决定把献帝劫持到许县,以便完全掌控局势。

这个董昭也算是一个智者,当初劝献帝重设雍州,以令刘和和马腾相争的建议,就是他提出来的。

而献帝出于对洛阳安全的考虑,对此也不同意,提出来先派使者去长安责问,调查清楚真相再说。

杨奉虽然有心征讨河东,然而现在可谓孤掌难鸣,又自认为不是刘和的对手,只好放弃征讨的念头,同意献帝的主张,先去长安责问原由,让刘和在道义上受到谴责。

然而当使者到来之后,刘和却是大喊冤枉,对着使者说道:“天使有所不知,此事杨奉乃是恶人先告状,和愿为徐晃鸣冤,当初徐晃被任命为河东郡尉,本来是要平定在那里的匈奴势力,护卫一方平安,可是没想到那李乐生怕徐晃威胁他在河东的统治,先是派人堵住道路,不让徐晃通过,逼得徐晃无奈之下选择从蒲坂津渡河上任,然而徐晃刚刚渡过蒲坂津,却又遭到了白波帅胡才的截杀,和担心徐晃安全,这才派


状态提示:第一百二十一章 刘和与杨奉之间的撕逼大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