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南国江山>第四百三十二章生财有道
,但要答好这个问题依旧有些难度。

“大王,今年出的这个考题只怕很多人都会有所预料,到时候交上来的答卷只怕有不少都会雷同啊!”

上首处,今年科举的主考官,不久前刚刚被提拔为东阁大学士,代替高勖主持政务的陈彦谦小声对杨渥说着。

“若是雷同的答案,那就说明他们没有自己的独特思考,都是一些人云亦云的内容,有什么用处?孤需要的是能够独立思考的人才!”杨渥不以为然的道。

关于如何扩大收入的问题,他的心中自然有一些想法,再加上与骆知祥的商议,如今也达成了一些共识。

这其中就包括了当初骆知祥向他提出的禁佛的建议。

当然,禁佛的好处虽多,但反对之人只怕也不会少,最起码他的母亲史氏就非常礼敬佛教,若是让她知道了自己有禁佛的想法,她肯定会跳出来极力反对。

不仅是史夫人,便是朝中百官中说不定都有不少人会反对禁佛。

所以在没有准备好之前杨渥是不会轻易采取行动。

“你说这一届的考生中,最后能有几个考生能够提出有用的建议?”杨渥接着又问道。

这次让陈彦谦来担任主考官,自然是为了让他增加资历和威望的,所以这段时间陈彦谦的主要精力基本都放在这次科举上了。

所以对这些考生,陈彦谦自然是最为了解的一个。

“其他人不好说,不过徐知诰和蒋延徽这两人应该会有不错的想法吧!”陈彦谦极为肯定的道。

“是吗?你怎么就能这么自信?”杨渥笑问道。

“臣看过他们会试的答卷,又特意查看了他们以前的一些答卷,所以才会看好他们。”

……

二人小声的一问一答,转眼一个半时辰过去,这次殿试也即将结束,许多考生都已经答完考题,开始静静的检查起来。

杨渥见蒋延徽已经放下了手中的笔,正在仔细的检查着自己的答卷,当即站起来向他走过去。

“生财有大道”,杨渥拿起蒋延徽放在一旁的草稿,只见最上面用整齐的行书写着策论的标题。

杨渥并没有过多在意那并不算优秀的字体,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了他的策论内容上。

刚刚看了几句之后,杨渥便忍不住的笑了起来:“想不到这小子年纪不大,口气倒是不小啊。就是不知道他是有真本事,还是只会吹牛皮”

原来在蒋延徽的策论开头,他就提到了许多能够增加税收的办法,比如整治贪官污吏,劝课农桑,开源节流等等,这些都是一般人能够想到的。

到这里时,他的策论都没有任何亮点,不过随即他的话语一转,接着就大肆贬低这些办法起来,说这些老生常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且见效还很慢,不足以迅速解决如今吴国面临的问题。

杨渥见他语气如此之大,自然心中来了兴趣,不由得继续看了下去。

只见接下来,蒋延徽提出了自己的办法,那就是大力发展海上贸易。

在蒋延徽看来,汉唐盛世之时,天下之所以富足,主要原因便是控制了西域,这就使得中原地区能够通过西域丝绸之路发展贸易,从而使国家富足,百姓安居。

如今吴国虽然没有控制西域,但吴国却控制了许多重要的海港。

通过大海船进行贸易,其成本比通过丝绸之路要更加低一些,也更加方便一些。

在盛唐时期,像扬州等重要港口就有许多番商前来,给这些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极大的促进了这些地区的繁荣。

而如今刚刚被吴国攻占的泉州,又是一座非常重要的海港,在这个时代就有各地的番商前来贸易,若是能够在那里设立市舶司,然后大力发展海上贸易,光是从中抽取的关税就足以让国家富足起来。

看到这里,杨渥便满意的笑了起来。

在泉州开设市舶司的计划,如今还没有正式施行,现在知道的人也不多,只有少数几个重臣才知道。

若是这个蒋延徽能够自己看到这一点,那么此人的眼光就足够让杨渥刮目相看了。

不过更让杨渥感到惊讶的是,蒋延徽不仅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海上贸易,更是提出了要由国家出面组建商船队来进行贸易。

这就仿佛国家的盐、茶等专卖制度一般,由国家来垄断进行海上贸易带来的利润,必然能够迅速解决国家收入不足的问题。

此外,通过私人发展海上贸易,不仅发展速度较慢,而且因为海上贸易的风险较大,很容易遇到海难,一般家庭都承受不了这么大的风险,所以只能由国家来主导这一切。

看到这里之后,杨渥都不得不停下来仔细思考起来。

说实话,对于国家垄断专卖或者专营这一点,杨渥向来是不怎么感冒的。

像盐专卖还好一点,毕竟食盐这种东西太过重要,乃是与每个百姓息息相关的支援,若是不直接控制在国家手中根本难以让人放心;此外,盐专卖带来的巨大收入也是杨渥对其容忍的一大原因。

不过对于茶专卖等相对不那么重要,却又极大影响百姓生活的,若不是如今国家财政紧张,杨渥只怕早就放开了这些专卖项目。

身为一个后世来人,杨渥从本能上就有些反感这种由国家控制和主导的经济活动。

后世的那些国有企业,各种低效和贪腐的情况一直都饱受诟病,给杨渥留下了极为不好的印象。

更何况在这个


状态提示:第四百三十二章生财有道--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