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成汉帝国>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以为然

第266章:(不以为然)

锦衣卫北镇抚司编制,下设十四千户所,千户所内设掌印千户一人,副千户两人,百户十人;百户下辖总旗官十人,小旗二十人;每百户统率锦衣卫在加上总旗官及小旗官一共一百三十人;而一个千户则辖锦衣卫百户在内的一共是一千三百一十人,十四个千户所满编人员则是一万八千三百四十人,而这仅仅是北镇抚司的编制。

南镇抚司在编制上与北镇抚司相同,但千户所则是十九个,一共两万四千八百九十人,而南镇抚司却拥有在满编的情况下多招募一万人,为的是在战场上损失之后的补充。

虽然锦衣卫在设立上上官尹风就把它定性为与洪武皇帝一样的亲军卫,但真正起到亲军卫效果的还是属于南镇抚司,设立之初完全仿照明制,北镇抚司的锦衣卫犯事就要由南镇抚司的人来审理查处,这也是给了南镇抚司一定的特权。

而南北镇抚司的辨别则在于飞鱼服上,南镇抚司的锦衣卫飞鱼服左胸口处有绣字绣出来的‘南’字,而北镇抚司的左胸口则是绣着‘北’字,以此为区分。

此刻在济阳县城内,马信作为百户所内下辖的一个总旗官,带着两个小旗官及队里的十个锦衣卫校尉和缇骑正在商讨大事,而他们的大事,则是上官尹风亲自安排的袭击济阳城的计划。

“济阳城内有军四万,临邑县与禹城县有军一万,还有一万人驻扎在济阳城北的镇上,互为犄角,但是有一点,他们的粮食已经坚持不了多久,若是朝廷大军杀至,说不定能影响一下他们的军心。”马信拿出一副山东的地图,上面赫然写着‘齐国江河图’。

“大哥,咱们加上你在内拢共十三人,就算我们都以一敌三,也是杯水车薪,何况还要凭咱们弄下这成希召驻守的济阳城,咱们...”一个小旗官说着就表情难堪起来,他对于马信的话很难接受。

当年在沈天赐在安阳时就已经是百户,手中有一百几十号人,几经波折损失大半,但依然得到了补充,如果能成功收复安阳,沈天赐恐怕还不止百户这个官职;而他的兄长沈天锡当年甚至是以一个总旗官的身份,在欧阳庆军卒的护卫下孤身辗转多地才到达了被围数年的辽阳城下,给陈诚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情况,还给陈诚带去了圣旨,使得辽东官军一直孤军坚守,都护府不至于陷落,而上官尹风设立辽东行省之后,更是直接下令在辽东设立一个锦衣卫镇守千户所,而沈天锡从总旗官连升sān_jí,一跃成为锦衣卫在辽东的指挥千户。

而辽东距离中央朝廷又远,虽然每月都要派快马送情报,但其权利却是很大的,一个镇守千户比十四千户所的千户所拥有的职权要大得多,可谓是名符其实的封疆大吏。

上官尹风以明制所设立的镇守千户所、守御千户所、守备千户所如明制如出一辙,只不过这镇守千户所则成了锦衣卫所拥有的编号,镇守千户所只用于锦衣卫南北两司,其余的守御、守备千户所则是兵卒所用。

辽东行省所设立的乃是锦衣卫北镇抚司镇守千户所,也是在设立之初上官尹风担心陈诚总管辽东行省的军政大权为所欲为的基础上,命令沈天锡监视原辽东都护府的那些文官武将,而他们则有权抓捕这些人,而这个千户所要负责的区域则是整个辽东行省,吉林行省因为是原扶余国的领土,在教化上还没有开化,所以上官尹风也要等到整个北方安定之后才派中原官员前去,继而设立锦衣卫北镇抚司吉林镇守千户所。

当然,因为现在南镇抚司的军卒还在随着上官尹风征伐,自然是不会被派驻到给地驻扎。

马信听完手下小旗官的汇报,皱眉看着环顾着他的众人,低声道:“如今成逆已经失势,困守在这几个府的区域内,数十万大军的粮草及军械供应他们根本跟不上,不瞒诸位,本总旗的姻亲就在济阳城内,他知道成希召手下的将领并不是团结一心,只要咱们连接一个势力让其反正,咱们就可以轻松拿下济阳城,若是能生擒或者诛杀成希召,尔等即便是缇骑,也能官升sān_jí,诸位可愿冒险一试?”

马信的妹妹嫁给了济阳城一个姓陈的大户家里,恰逢马信来到山东想到这件事情,于是便径直来了这济阳府中,而马信所在的千户所的一个副千户正好也知道这件事情,于是报告了黄维,黄维则亲自下令让这个在济阳城有关系的锦衣卫前往处理这件事情,这才使得马信这个队从千户所里一百个队里脱颖而出,前来执行这个完成后就能升官发财的任务。

而之前马信所说‘百户大人也不高兴’这句话,也是因为他这个队挡了他所在百户所里的百户的亲信,使得那个百户非常不爽,以为马信是在越权给他下绊子。

“一切全凭大人吩咐...”手下的人纷纷齐声附和道,洗脑之后的效果还是很好的,至少让马信有了十个愿意为他效死命的人。

“你们在这里等着,我先去查探情况...”

济阳城东一个比较气派的宅子内,一个老者正在侍女的服侍下悠悠然的唱歌享乐,杯中酒添了一杯又一杯,直到脸微微发红...

老者姓陈,名勍,汉武帝时期从琅琊郡迁至渤海国,世居渤海郡,家中两子四女,四个女儿全部嫁到了祖籍琅琊郡内,两个儿子则都已成婚,大儿子在济南做生意,小儿子则在家中照看陈勍,也监管着在济阳城中开的一家


状态提示: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以为然--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