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竖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帝位之争

到了现在这种时候,只要是有资格上朝议政的,几乎都已经知道天子驾崩与大将军遇袭的事情了。如果说大将军已死,那不用说,朝中说话最有分量的就属董太后了,大家也不用再去考虑什么,安心等圣旨就行。

不过现在何进依旧活的好好的,那事情可就是另一番模样了。至少,在知情人的眼里一场腥风血雨是少不了了。至于说腥风血雨之中倒霉的是谁,自然是宫中那些天子身边的近人了。也因此,很多人都是乐得看戏的心态。

只不过,出乎众人预料的是,直到大将军入宫主持朝政,那些驻扎在洛阳周围的军队还有袁绍从徐州和兖州召集来的人手也没有任何的动作,让人猜不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再一次站到朝堂中间,韩言看着大殿之上那原本慈祥但却变得威严起来的董太后,无声地叹了口气。双方的想法不同,韩言今天对上这位曾经帮助过自己的老人家,已然是避无可避的事情了。

“好了!都闭嘴!”何进皱了皱眉,看着在场的朝臣,大声说道:“天子驾崩,后事还需要处理。现在开始议政!”

众人一听何进说话,都将目光投向了当朝的大将军。天子的丧葬陵寝自然是不必多说,这些有专门的人去主持,而且有一整套的礼仪礼节,用不着大家商议。那该商议的,自然是新皇的问题。

在场的武将不用多说,自然是以大将军马首是瞻,而在场的文官,此时却是同时看向了司徒丁宫、司空刘弘还有太尉马日磾,毕竟这三人才是能跟大将军何进平等对话的存在,别人说话只不过是替他们开口罢了。

不过现在,司徒、司空和太尉,三个人保持了空前的一致,都是双手抱腹,双眼微闭,一副闭目养神的样子。

说实话,刘辨与刘协之间,推选谁其实都是看个人的私心的。像是董太后或者是比较听从天子旨意的,自然是拥护刘协,其他的人就都是推崇刘辨的了。毕竟不管怎么说,刘辨也是当今天子的嫡是怯懦,但是按着大汉朝几百年来的传统,还是该立刘辨的。

“天子驾崩的太过仓促,没有留下旨意,众位文武,新皇该何人当选,大家有什么看法?”

见没有人说话,董太后的眉头就皱了起来,也没有那么多估计,直接开了这个头。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知道当今天子一定有旨意留下,但是却不是那么好拿出来的,不然的话,也不会有今天这档子事了。

“这个……大皇子文质彬彬,儒雅非凡,当是继承皇位的人选。”

见没有人说话,车骑将军何苗有些忍不住了,当先站了出来。不管怎么说,刘辨也是他的外甥,亲娘舅不帮外甥,那才是没有天理了。

“臣反对!”将何苗站出来开口了,董重也是不甘示弱,连忙站了出来,“小皇子聪慧异常,与先皇甚是相像,当是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

“噗!哈……”

听到董重的话,韩言实在是忍耐不住,一下子笑了出来,不过韩言也知道这里不是地方,连忙咳嗽了两声,掩饰着自己的失礼行为。

只不过,韩言的笑声实在是不小,在场的众人都是听了个一清二楚。不过众人也明白韩言在笑什么。跟先皇很像?那不就是说小皇子也是个荒淫无道的样子吗?那还继承皇位,真是觉得大汉朝的基业太稳固了是怎么着?

别人脸上都有了那么一丝的笑意,但是董重却是笑不出来,不光笑不出来,脸还涨红了。伸手一指韩言,董重怒声道:“怎么,左校尉是觉得老夫的话不对嘛!”

“啊!那倒不是!”摆了摆手,韩言否认了一句,不过紧接着又开口道:“只是在下觉得,大汉江山这些年的磨难实在是太多了,一位仁君远远比一位明君来的好,对大汉江山好,对天下的百姓也好。”

本来该是唇枪舌剑的场面,却是让韩言一番话轻轻地推了开去。马日磾微张的双眼之中闪现出了一丝赞许,只不过转瞬即逝,没有人发现罢了。

而董重,因为本身就是个单纯的武将,对于机变应答一事更是不擅长,此时已经是找不到反驳的话来了。

“左校尉!”见情况有些不对,董太后也坐不住了,“一位明君对于大汉江山来说就意味着江山安固,开疆拓土,怎么就不如仁君了?”

在董太后的左边,坐着的正是当朝的何皇后,再左边则是一脸懵懂天真的大皇子刘辨。而董太后的右边,则是坐着小皇子刘协,此时正一脸警惕地打量着韩言。

“回太后的话,事实如何,大家心知肚明,其实没有必要多说的。”

微微摇了摇头,韩言放弃了直接顶撞的打算,毕竟董太后帮过自己,恩将仇报实在不是韩言希望的。

“那好,左校尉。别的不说,就两位皇子只见,你支持谁?”

似乎是知道讲理可能讲不过,董太后干脆地表明了太对,直接逼问起韩言来。

“这个,您问问司徒不就行了?礼仪教化方面的事情,不正是司徒的职责嘛!”

韩言耸了耸肩,将丁宫推了出来,自己却是向后一步,退到了武将之中。

“那好!丁宫你来说!”

见韩言干脆地推脱,董太后也是真的有些生气了,直接点名了。

丁宫看了看身边的两位同僚,脸上露出了一个苦笑,之后上前一步,行了一礼,然后低声道:“回太后,自古以来,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


状态提示:第一百二十五章 帝位之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