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宋缔>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铸“脊梁”

草原给人的震撼是那些从未到过草原之人无法想象也无法言喻的存在。

原本颇有水平的文臣突然发现自己的词汇已经不能描述这里的宏大。

语言在这里显得是那么的相形见绌,一般人说不出它的震撼,而学识渊博的人也难以描述,为何?

实在是汉家王朝到了大宋已经失去了太多太多的草原,失去的太久太久,直到赵祯开始才逐步的收复。

草原的壮美再一次出现在了汉人的面前,而许多的文臣,尤其是两朝甚至是三朝的老臣,在看到这一望无际的草原时失声痛哭,这是一种宣泄,把心肝脾肺都扒拉出来的宣泄。

赵祯默默的看着这一切,心中颇为感慨,甚至是凄凉。

若是这些人知晓历史上百年之后,草原民族的铁蹄踏来,碾碎了华夏的土地,碾碎了华夏的脊梁会怎样?

在赵祯看来,背着小皇帝跳海不是无奈之举,而十万人跟着一起葬身鱼腹也不是无奈,但若是有那道脊梁的存在,若是尚武之火不灭,即便大宋毁灭,也要拉着侵略者共赴黄泉!

汉人的心中从不缺乏热血,也不畏惧死亡,当他们的脊梁硬如钢铁,当他们的身躯充满着力量,没有人能毁灭这头雄狮,更没有人能令它消亡。

还好,历史不会重演,最少大宋已经领先这个时代太多太多,而要想超越大宋,实在堪比大宋现在就实行登月计划。

而赵祯相信,大宋的教育,人才,知识不断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种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赵祯可以拍着胸脯说,现在的大宋已经没有征服不了的土地,只有统治不到的疆域。

华夏王朝的扩张是如何停止的?这是个问题,在赵祯看来,汉家王朝在扩展战争中太过依赖供给线,也太过依赖交通,即便大宋现在不断的想尽办法延长供给能力,但依旧能力有限。

尚武的华夏并不能磨灭他们的理智,更难以做出以战养战,随意屠戮当地百姓之事。

元朝横扫欧亚,那是一种变态的侵略,只为了获得更多土地,而且有些甚至是为了战争而战争,完全不理会当地的资源,人口,等等问题。

只是希望把蒙古的铁蹄印在多瑙河畔,人蒙古的弯刀出现在欧亚大陆的每个角落,这是一次宣扬武力,蒙古人已经被战胜各个民族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不断的向这个世界耀武扬威。

他们觉得告诉这个世界上所有国家蒙古帝国强大的方式只有一样,征服他们!

而汉家王朝和草原民族最大的不同便在这个地方,我的强大不在于宣扬武力,而是在宣扬我的文明…………但你要侵略我一个试试?打不死你!

事实上汉家王朝对抗外来侵略者的战绩是相当可观的,无论是积极防御还是消极防御,总能把侵略者驱赶出去,或是把侵略者耗死。

对于赵祯这个穿越之人来说,元朝,清朝这些个草原民族的统治最终还是被汉人给推翻了,并且他们成为华夏的一部分,或者该说是“养分”。

赵祯的仪仗忽然打出,四周的大驾卤薄也围拢过来,接着是背嵬军,龙卫军,马蹄声如同暴雨击打着鼓面,又如狂风呼啸而过。

赵祯的仪仗什么都有,甚至还有战车代替的御撵,当钢铁洪流组成的一刹那,大宋的官员们惊呆了,他们知道大宋的铁蹄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强大的骑兵,可其中多少人真正见过?

包括那些文资武将都没见过这些,苏轼呆呆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切,他是从过军上过战场的,知晓大宋军队的可怕,但在现在,却是另一番感受。

有如此强军,大宋何愁不宁?天下何愁不安?家国何愁不靖?

所有人都安静的时候,赵祯一身戎装骑在战马上,缓缓走了出来,指着身后的军队道:“瞧瞧朕的铁骑,瞧瞧朕的利爪,瞧瞧朕的威武!诸公觉得如何?”

“陛下威武!大宋威武!”

赵祯哈哈大笑:“哈哈哈………好!好一个威武啊!”

随着赵祯的模样,气氛仿佛也轻松起来,但真正了解赵祯的人却知道,事实并非如此,官家越是在这个时候表现出轻松越说明有转折。

而苏轼此刻早已是两股战战,对一旁的好友曾巩小声道:“事情有些大了,早知就不该来这围场之地参加什么秋了!”

曾巩脸色大变,锤了苏轼一拳:“噤声,什么话都敢说,官家的旨意到了,你敢不来?还想不想娶公主了?再说官家这不是挺高兴的吗?”

“挺高兴?!”苏轼差点叫出声来,引得四周官员不满的皱了皱眉头,眼下正是君臣和睦的时候,岂能破坏?

苏轼拉着曾巩,瞧着官家愈发和睦的表情:“哥哥信我,这可不是子瞻的玩笑之语,官家这时候让我等骑马而来,腿上磨得血肉模糊,显然是要整治朝堂的,而在草原上夸赞军队,这又是何意?”

曾巩有些莫名其妙:“想不明白,子瞻,官家这是何意?你可知道?”

“我若知道就不会害怕!官家之举往往出人意料又发人深省,眼下这模样怕只是个前奏,最少现在不该是秋的开始,还需两日才是黄道吉日。”

“那有什么,官家总不能生吃了我等吧?你苏子瞻就是想那有的没的,端的没有意思。”边上的官员忍不住插话。

苏轼瞪了插话人一眼:“你们不信就算,瞧着吧!官家定然是要在咱们大宋朝堂,不,整个大宋提出尚武之说!”

“尚武


状态提示: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铸“脊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