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解放军>第一一七章

曹操的能力毋庸置疑。青州交给他,赵光很放心。于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书院里。赵光虽然学无专长,学业也不优秀,可是好歹是名大学生,给两千年前的人当个初等数学的老师还算合格。可是再深入一点儿的学问,就讲的不是那么清楚了。赵光深感羞愧,此时方悟‘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意义。

不着锦衣,不享玉食,不住华府。下地和农夫一样汗流浃背,在书院学郑玄克己修身、严谨治学,劳作修学之余,只守着发妻乐享淡泊。平淡的日子过的很快,转眼就到了秋末。黄巾军的余烟基本散尽,卢植、皇甫嵩、朱儁三人联袂来到青州。这一年的冬天将至,一年来的天灾人祸不断,注定这又是一个苦难的冬天。因此,青州并没有准备奢华的宴会招待三位军方大佬。只简单准备了酒席,由赵光、郑玄、曹操、陈宫的寥寥几人作陪。在座诸人已卢植为尊,皇甫嵩和朱儁分坐左右。聊起天下大事,众人都心情沉重。粮食和御寒的物资到处都短缺。这一年的冬天又不知道有多少人熬不过去。可是这种事,谁也没有好办法。最后,大伙都将目光对准赵光。

赵光苦笑。“各位大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今这个局面怎么可能短期得到解决呢。我能想到的应急办法只有一个,南迁!青州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只是收效甚微。许多人宁愿等死,也不愿离开中原。而且,目前南方多数地方还是蛮荒之地。且不说南迁的路上会死多少人,就是到了南方,要开垦出供数百甚至上千万人生存的土地,也不知道要填多少生命进去。为了避免目前局势比较稳定的地区再次陷入动乱,我已经授意向不服从管理的流民下杀手了。只不过是孟德背上了骂名。现在就看三位大人愿不愿意背骂名了。”

卢植三人相互对望,随后,卢植说:“明阳,你想怎么办?”

赵光说:“我以为,当前的乱局朝廷难辞其咎。不改变朝廷的制度,混乱还将继续下去。不能坐视刘宏继续在皇位上继续胡闹下去。三位大人可愿背上乱臣贼子的骂名?当然,如果百姓因此逐渐过上好日子,骂名也许就会变成美名而留在青史上。”

卢植三人大惊。一会儿,卢植苦笑。“明阳,你这可是掉脑袋的话。不能乱说。”

赵光说:“我既然敢说,就不怕掉脑袋。没有勇气,如何让这乱世有所转变呢?三位大人,难道我们一定要让人逼到绝路上,才肯拼死一搏吗?三位大人,你们不妨先听听我们对新政府的设想。郑老,您给三位大人讲讲如何?”

郑玄捋须而笑。“老夫正有此意。”

君主立宪、内阁执政、司法独立等等制度令卢植三人大开眼界。众人一直聊到深夜,任然意犹未尽。

几日后,卢植等三人回京复命,赵光随行。不日抵达洛阳。

数月来连续送达洛阳的捷报让刘宏心情舒畅,全面胜利更是心情大好,命赵忠代表他出城迎接卢植等人凯旋回京。场面热闹非凡,让洛阳城呈现一片喜气。只是洛阳城呈现的喜悦却没能感染卢植等人。这段时间看惯了人间惨剧,如今看到虚假的繁华,更像是一个巨大的讽刺。帝国真的没落了!

刘宏又是授勋,又是嘉奖,又是设宴庆祝。卢植三人的风头一时无二。在这片表面的快乐祥和下,洛阳城就暗流涌动,关于新政的讨论暗中激烈的爆发。时光匆匆而过,各地传来无数坏消息之后,最寒冷的季节终于要过去了,新春渐渐到来。

春节是刘宏打小就喜欢的日子。做了皇帝,这种习惯仍未改变。这个日子意味着更少的约束,更多的放纵。

从放纵后的梦想悠悠转醒,大概是醉酒的后遗症,刘宏有些头疼。叫唤两嗓子,不见有人前来服侍,刘宏顿时怒了。刚想再喊,耳边突然传来声音。“别叫了。不会有人来的。”

这是男性的声音。不似惯听的太监那种特殊的嗓音,而是正常的男性声音。刘宏吓了一跳,惊呼:“什么人。”

“青州刺史,赵光。”

刘宏惊慌的坐起来,寻找声音的主人。好像没见过。赵光这身衣服和发型十分另类。如果见过,刘宏相信应该有印象。“你…你到底是什么人?朕从未见过你。”

赵光笑着说:“如假包换,陛下钦赐的青州刺史。”

见赵光似无歹意,刘宏冷静了点。“朕怎么没有印象?刺史的话应该在朝堂上见过。”

赵光说:“蒙张、赵两位大人帮忙,臣没有到朝堂上接受陛下的御赐。所以我们君臣是第一次见面。”

“你…你有什么事?如何来到这里的?其他人到哪儿去了?”

赵光说:“陛下不必紧张。其他人都让张、赵两位大人调遣到其他地方了。我有一件要紧事要和陛下谈谈。”

“什么事都等到上朝的时候再说吧。朕赦你无罪。”

赵光呵呵一乐。“谢陛下。不过事可由不得你。我没工夫跟你到朝堂上瞎墨迹。”赵光说着,打了个响指。然后张让和赵忠两个从旁边的角落里走出来,拜见刘宏。

看到两人,刘宏立刻吃了颗定心丸。“这人是怎么进来的?见了朕也不跪下,毫无臣子的礼数。立刻把他抓起来!”

张让说:“皇上,如今大不同了。这儿赵大人说了算。皇上想活着,就乖乖听赵大人的话吧。”

刘宏大惊失色,怒斥:“张让,狗奴才!你想造反啊?赵忠,立刻将他拿下。”

状态提示:第一一七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