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最强军火之王>第480章 远程打击

这24门ar-3超远程火箭炮可是沙特陆军的宝贝。

早在三年前,沙特陆军就相中了这种华夏生产的,性能堪比战术弹道导弹的超远程火箭炮。

原因嘛,其实也很简单,射程够远,威力够大,精度够高。

可以说,在全球范围内,除了华夏陆军自用的,没有一种火箭炮的射程、威力与精度能够与ar-3相提并论。

以土豪的一贯作风,价格肯定不是问题。

按照沙特当局最先提出的采购协议,用20亿美元购买72门ar-3,另外用20亿美元购买370毫米火箭弹的生产线。

此外,沙特还保留了180门火箭炮的意向订单。

如果一切顺利,沙特陆军将在十年之内用ar-3取代所有的m270。

反正就一句话,只要好用,那么花再多的钱也值得。

只是,这笔军火买卖从一开始就不太顺利。

不是华夏不肯出售,而是沙特提出的要求有点过分。

这就是,要全装型火箭弹,而不是出口型,即火箭弹的最大射程得达到华夏军队自用的400千米。

显然,这个要求确实有点过了。

要知道,ar-3的最大射程被限定在280千米,不是没有原因的。

早在三十多年前,也就是把df-3卖给沙特后不久,华夏签署了限制中程弹道导弹出口的国际条约。

按照条约的规定,华夏不能出**程达到与超过300千米的弹道导弹。

火箭炮也在限制范围之内。

虽然称为火箭炮,但是火箭弹采用了惯性制导设备,因此严格说来已经是配备了制导系统的弹道导弹。

那么,沙特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过分要求呢?

很简单,沙特希望把ar-3具备战略威慑能力,也就是能够达到以色列本土,部署在科威特能够威胁到德黑兰。

显然,以这两个要求为准,280千米的射程明显不够。

谈判僵持了一年多,沙特才做出让步。

当然,采购数量与采购价格也大打折扣,用5亿美元买了24门ar-3。

至于之前提到的火箭弹生产线,沙特陆军暂时也没多少兴趣,只是受当时的国际局势影响,特别是跟美国的关系,沙特陆军明确要求所有火箭弹配备基于“北斗”系统的卫星制导模块。

拿到这些火箭炮,沙特陆军立即用了起来。

在也门,24门ar-3成为了沙特陆军最重要的超远程打击火力,而且经常被用来执行定点清除任务。

实战证明,5米的误差绝不是吹出来的。

在很多时候,比如对付时间敏感目标时,ar-3甚至是不可取代的。

此外,在执行正常战术任务的时候,280千米的射程已经足够了,甚至可以说是绰绰有余。

正是如此,沙特陆军决定增加采购数量,并且购买一条火箭弹的生产线。

半年前,沙特正式跟华夏签署了购买火箭弹生产线的合同。

在沙特爽快支付了款项之后,华夏也按照约定交付了生产设备,并且派遣技术专家为沙特皇家兵工厂培训生产人员。

只是,购买火箭炮的谈判却没有及时完成。

关键不是价格,而是购买方式,即沙特像以购买生产许可的方式,在国内生产240门火箭炮。

问题是,做为华夏能拿得出手的最先进的超远程火箭炮,ar-3只卖成品。

当时,华夏只答应帮助沙特皇家兵工厂建立一座维护保养工厂,确保ar-3在沙特就能得到正常维护。

等到伊拉克内战爆发,谈判戛然而止。

此外,按照华夏的军售禁令,沙特已经无法直接从华夏购买生产火箭弹所必须的关键设备,比如“北斗”定位系统。

虽然通过巴基斯坦,沙特能够获得必要的关键设备,皇家兵工厂的火箭弹生产线还能勉强维持运转,但是生产成本比平时提高了接近一倍,特别是配备了“北斗”定位系统的高精度火箭弹。

其实,沙特生产的火箭弹本来就比直接从华夏进口昂贵。

道理也很简单,沙特的劳动力价格更高,而且很多关键设备都需要进口,生产成本根本降不下来。

坚持自行生产弹药,无非是不想受制于人。

即便在平时,一枚370毫米高精度火箭弹的出厂价格都高达10万美元,一门火箭炮一次齐射就能打到100万美元,而一个炮兵营的24门火箭炮一次齐射,打掉的火箭弹价值高达2400万美元。

当然,普通火箭弹便宜得多,单价大概为2万美元。

只是,如此昂贵的弹药,就连沙特这样的土豪都有点吃不消。

可以说,没有绝对必要,沙特陆军绝对不会动用这种国宝级的大杀器。

动用24门ar-3,还齐射了5轮,打掉了1000多枚高精度火箭弹,一口气烧掉了1亿多美元,足见这场战斗的重要性。

其实,关键不是海伊。

天亮前,突击部队就到达了海伊郊外。

只是,王栋没有参与攻打海伊的战斗。

按照他的安排,装备了的第201炮兵营留了下来,为攻打海伊的机械化步兵营提供炮火支援。

当然,炮兵都是留在后方,用不着去前线冲锋陷阵。

与此同时,阿盟联军加强了对海伊的轰炸力度。

虽然在前面进攻的依然是第101机械化步兵营,但是摆出来的架势,就像要一鼓作气的打下海伊。

这个时候,王栋率领的三个营已经开始向北突击。

守卫海伊的叛军有数千人,相当于两个步兵旅,因此卡


状态提示:第480章 远程打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