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臣,朕记得你的大婚日期近了吧,朕当初可是下旨赐婚的,到时候你可以请朕喝一杯喜酒。”
饭后赵承嗣悠闲的吃着端上来的水果,大臣们有的已经离开了,现在这里只剩下赵匡胤赵普还有赵匡胤贴身大太监张德钧。
“是呀,刚才官家还说呢,这纯臣的喜酒可一定要喝,到时候我也不请自来。”
赵普也满脸的微笑,他也听到过赵匡胤给赵承嗣赐婚的事情,想不到这件事皇帝还记得,那这真的就不简单了。
“那是我的荣幸,官家亲临那是成天大的荣幸,就这月的七月七日,那是咱们民间的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我和她都没有父母,就选择那一天了。”(将书中的时间再一次设定到七月。)
是时候成亲了,赵承嗣也找到了算命的算了,这天是好日子,如果在后世这还是中华的情人节呢!
“好好,牛郎织女相会那可是一个好日子,这个彩头不错,那也没有多长时间了,从现在开始朕给你放假,好好准备一下吧,正所谓洞房花烛大登科,这件事也不能马虎,军校的事情也走上了正规,武德司的事情也有人负责,给你半月时间休息一下,这算是朕奖励你的。”
放假?
大宋的官员其实是有假期的,而且种类也不少。主要分为旬假、节假、国忌假等。
旬假是固定的,如同现在的星期天,宋朝在这一点做的不错。
宋代沿袭唐代的旬假制,只是那时是十日一休,一般放在每旬之末,每月休三天而已。
大宋开宝元年,宋廷规定每遇旬假,皇帝不登殿视事,赐百官休沐一天。
“每旬唯以晦日休务”,即每月的十日、二十日或二十九日(小月)休假。
可见那时不仅注意公务人员的休息,更说明当时已经很注意个人卫生和形象了。
每月专门放假三天,让官员沐浴洗澡。
节假,和现在的小长假很相似,现在有什么春节国庆小长假,那个时候也有假期。
在宋代,最重要的节日要算岁节、寒食和冬至了,宋廷规定这几个节日各放七天假,其中休务五天。
岁节就是元旦,宋代吴自牧《梦粱录》记载:“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官放公私僦屋钱三日,士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看来那时的岁节应该像今天的春节那么隆重。
每年四月四日的寒食节,这天禁烟火,吃冷食,那时的活动还有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钩、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后来逐步与清明节合并了。
而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叩拜。
由此看来,在封建社会的宋代,这三个节日当然是最重要的。所以宋廷给百官放了长假,就像我们今天的春节和国庆一样,也长达七天。
另外,圣节、上元、中元各三天,休务一天。春社、秋社、上巳、重午(端午)、重阳、立春、立夏、三伏、立秋、七夕、秋分、授衣、立冬,各放假一天。夏至、腊日,各放假三天。诸大祀,皆放假一日。
这里的“假”是指在京的官员免予朝参,“休务”是指各级官署停止办公。
此后,宋朝“或因旧制,或增建庆节、旬日赐沐,皆令休务者,并著于令”。宋真宗时,规定每年大祀、忌日前一日,皇帝均不坐殿,即在京官员免予朝参,亦即放朝假。
元日、冬至、寒食仍各放假七日,圣节、元夕等放假皆依旧例。新增了天庆节、先天节、圣节,各放假五日;天祺节、天贶节各放假一日。
后来又建立了天庆节和天祯节、天贶节。庆历六年十二月,规定三元节即上元、中元、下元以及夏至、腊日“自今并休务”。
原来每逢夏至和腊日官员只放三天朝假,且休务,官员实际真正享受了假期。
国忌假,这一天是国家的忌日,这也相当重要。
宋朝的国忌,是指由朝廷特定的本朝先帝、先后逝世纪念日。
国忌分为大忌和小忌两种,最早是由赵匡胤追尊先祖而开始实行的。
除其父宣祖为大忌,其他追尊的先祖均为小忌。
后来,宋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逝世后,下诏以其六月二日忌日为大忌。自此以后,凡皇帝和皇后死后,皆由新皇帝将其忌辰立为大忌。
此外,国忌还分为双忌和单忌,单忌是一天只有一位先帝或先后的忌辰,双忌则同一天有两个以上的先帝或先后的忌辰。
赵匡胤初次立国忌日时规定,凡逢其日,“禁乐,废务,群臣诣佛寺烧香修斋”。
逢大忌,中书门下的官员全部参加纪念活动,逢小忌,轮派一名官员去佛寺烧香修斋。“天下州府军监亦如之。”同时,规定大忌之前一日,皇帝不坐殿视事,在京官员即放朝假。
以上节假,加上旬假(每月三日,全年三十六日),宋代官员全年大概休假一百多天。除了这些常规假期之外,根据具体情况,宋代官员还有上任假、探亲假、病假等多种名目繁多的假期。
什么婚假那个时候还是没有这样的规定,但是赵匡胤说的算,一下子给他半月的婚假。
这是其他官员都没有的,可见赵匡胤的高兴。
“多谢官家恩典,臣感激不尽,以后一定要戮力王事,为大宋为官家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