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御柄五十年>第三十九章 莫再往前

约莫半个时辰的时间,建阳令在楚羽的带领下进了王宫。看到姜或端坐在大位之上,建阳令连忙上前作揖行礼,恭恭敬敬的说道:“下官建阳令吴晁,见过广陵王。”

“吴县令免礼。”姜或挥挥手示意吴晁坐到一旁,“大江决堤,九江郡遭水,孤王也深感痛心。吴县令领着万民一路辗转到此,孤与卿同为大夏子民,断无坐视不管之理。孤已决意,着让王宫少府拨钱粮,明日一早便在城门外设粥厂,赈济灾民,建阳令可出城转告城外众民。”

姜或没有多说客气话,直接开门见山说要用宫内的钱银来赈灾。

他和其他诸侯王可不同,常起以后其他诸侯王可以任免封地官员,决断封地之内大部分事情。但是他只是一个傀儡,大权还是在方弼手上,因此只能用自己宫内的钱银来赈灾。

而且要是方弼答应赈灾,那就相当于朝廷出面赈灾了。他姜或早些出手赈灾,那赚来名声的才是他广陵王的。

听到姜或要设粥厂赈济灾民,建阳令吴晁喜出望外,刚坐下的身子立刻又从座位上起身来到殿中,对着姜或隆重的行了一个跪拜礼。

“下官代建阳县中数万百姓谢过广陵王。待下官回去,一定要让乡亲们知广陵王的恩德。”

吴晁知道有广陵王出手,城外的灾民就有活下去的希望了。毕竟这次受灾甚广,很多农民刚种下去稻苗,大水就冲走了一切。即便是这水退了,往后的日子也不好过。

如今有一处救济是一处,这也是他身为建阳令却带着全县百姓出来躲灾求援的原因。

姜或也很自然的接受了建阳令的大礼,因为他代表着建阳县的民心。

行过大礼后姜或又跟着建阳令具体了解了一些九江郡的情况。

这才得知九江郡东部和丹阳郡西部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水灾,九江郡下辖的阜陵、历阳、全椒三县之民皆往丹阳和庐江郡跑去,只有建阳县民流转到广陵国。

感觉到这次九江郡水灾可以为自己打下声望基础,姜或在送走建阳令后立刻唤来了王宫少府张绍,让他每日调拨三百石粮食在城西和城南各设一粥厂,以广陵王的名义施粥。

王宫少府没有推脱,立刻领命下去筹办此事。这出奇的举措,让姜或心里注意了起来,私底下跟楚羽求了一策,这一次他要一箭双雕。

第二日,以广陵王名义开设的粥厂就在西门和南门外开设起来。

但广陵王私有粮仓能够挪用的存粮有限,姜或不得不大量派人去江都、高邮和平安县的粮仓调集粮食,甚至还让人持钱银前往临淮郡的盱眙和淮阴求购粮食,为了避免有粮商趁机抬价,还特带了王府印信前去,多少有点威慑的作用。

要知道城外三万灾民每日所消耗的粮食都是惊人的,一日三百石只能保证三万人每人每天有两碗粥。

赈灾济民也不是一日两日之事,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却需要强大的财力作为支柱。

看着金库每天都在大量削减,姜或虽心疼但是也没有停手。

不过别看姜或这边在忙着救灾,方弼也没闲着。

他最担心的就是广陵王赈济灾民收取民心,要是其他诸侯王还好,可是姜或身份不同。

但是广陵王救的也是大夏子民,方弼要是强行制止恐怕会落人口舌。左思右想之下,方弼进宫求见了姜或,两人商议一番之后,方弼擅自做主,以朝廷的名义在南门和西门也各开设一处粥厂。

但是自古施粥济民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粥厂才开了三天,楚羽就急匆匆的进宫求见了姜或。

此时姜或正在后殿书室里看书,施粥带来的经济压力很大,每日都要有几百石的粮食运往两处粥厂,但是姜或还是扛了下来。

他是广陵王,这些钱粮赈出去一时,日后收到的可不止今日这些。

现在正是收取民心的好时机,有点头脑的人都会抓住机会。

听到楚羽求见,姜或立刻宣见了楚羽。

见楚羽来得匆匆,姜或带着疑惑的表情问道:“楚卿如此急切入宫见孤,可是有要事啊?”

“王上,粥厂有动静了!”楚羽见礼过后,没有到一旁座下。

“楚卿可详细说说?”姜或看到是粥厂的事,问的有些轻描淡写,好像他早就有预料。

“臣今日在校经处,听得不少士子在议论说王上赈灾只是敷衍了事,皆言王上这般施济还不如不赈,反而招惹民怨。”楚羽顿了顿后继续说道:“臣听说此事后立刻出城走了一遭,发现城外灾民都跑向了方相所设的粥厂,只有少部分走不动的灾民在我们的粥厂里。臣本想走近一看,不料却被粥厂杂役驱赶了出来。看来王上所料不错,这张少府确有问题!”

“张绍这个杀才还真敢伸手!楚卿可秘派几个心腹化成流民混入其中,明日一早煽动百姓打砸粥厂。届时孤王再邀方相一起出城,看看孤王这王宫少府是怎么听命行事的!”

姜或说着,眼里不时闪过了一丝狠色。

数日前,他让王宫少府筹备祭拜先师的祭品,王宫少府就颇有些推辞,要不是他一力督促,估计都凑不齐祭拜的物品,为这件事,姜或就有心要撤换掉王宫少府。

前日让他负责施粥救济百姓,张绍直接爽快的答应了。姜或当时就觉得此人有异常,果不其然,这才几天张绍就敢伸手了,那他就帮他煽煽火。

翌日一早,姜或就静坐在前殿


状态提示:第三十九章 莫再往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