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卓信也抬脚往回走,圆门外有小厮三儿探头,见他望过来,缩了回去。
他脚下一拐,三儿候在道旁,待得近了,跟在身后,往前院去,轻声说:“少爷,老爷回来了人 ...... ”
郑云玲待得郑卓信走远了,才一扯王晴的手:“走!”
却是发现王晴低着头,不知想些什么,“唉”,不满地碰了她一下,王晴方回过神,笑了一笑,一齐走了。
郑启华送了金大人出来,就见那道边石凳旁正站着一人,一只脚懒懒地踏在青色的凳子上,阳光下,乌银绣金靴碍眼地翘着,双手环抱,正盯着墙上的镂空墙发愣。
见他们出来,陡地转过头来,展开一个笑颜:“父亲!表舅!”
正是郑卓信。
他已在外面等了足二刻钟,正不耐:他的耳力极好,这金大人就是个话痨子!一个大男人,整天像个妇人似地,鸡毛零碎的事情挂在嘴里,一唠就是半日。偏他又是母亲的堂弟,一有空就往这里跑 ...... 很是热情,赶又赶不得,
金大人见了他立时眼睛一亮,呵呵笑着说了两句,无非是这些话。他微笑着,极有耐心地应答着,可那挑着的眉却是泄露了他的心绪。
郑启华一见他这样子,知道他有事,忙拉了金大人,送他出去,回身往屋内走:“过来!”
郑卓信赶上两步,与父亲并肩,歪头说了一句。
“你真要去么?”
郑启华肃脸,盯着郑卓信,微仰了头,郑卓信比他高了半头,他下意识地又后退一步,看得舒服点。
郑卓信还是报了名,然后 ....... 人就跑去了东大营 ...... 他得到消息,怔忡了半天。
他望着嬉皮笑脸的郑卓信,气不打一处来:眼里还有没有他这个老子了?这事,他与父亲,就连一向违护郑卓信,惯于支持他的父亲这回也与他统一意见:这回的武试,郑卓信不能参加!
这个风险他们郑家不能冒。又不是没有先例,历年有多少人折在了擂台上?庆元二十年万家的嫡次子就 ......
......
他叹了一口气,瞪了他一眼,往门内去了。
郑老太太歪在榻上,阖眼,四周安静。只闻得窗外有风吹过窗下的树叶发出沙沙的轻响。春日的阳光最是暖人,也最是容易让人磕睡,阳光从镶着琉璃的窗户里透进来,晒得小杌子上的喜梅也是头一点一点的,几番要睡了去。
门帘子轻轻被人挑起,向里探了一探,又缩回了头。
刚还鸡啄米样的喜梅蓦地抬起了头。见是红梅,又转回头,继续抱膝发呆。
“如何?”
韩氏一脸焦急地问红梅。
她来得不巧,老太太刚眯着,看来,这会子又走空了。
她前日回了一趟娘家,与嫂子说了那件事,嫂子听了也心动。只说与他哥哥商量了,再给她回话。她也知是这个理,还是不放心,又把这件事的利害掰碎了,揉烂了,再三说了一遍。
嫂子自然慎重点头应是,说一准把话儿传到。
韩氏今儿正等消息呢?谁知,却听得报说,大郑氏有意送自己的庶女去。
她当即就火烧似地,这怎么行?
那是王子平的一个通房生的女儿,比王晴大了4岁,却一直未定亲。
模样么,长得倒清秀,生母早逝,一直被大郑氏养得唯唯懦懦地,跟在王晴身后,轻易不多说一个字的。
这个大郑氏倒打得好算盘,这样一个庶女送了那郡王府里,还不是由她说了算?
这个搅事精、外嫁女 ...... 她恨得咬牙切齿。
什么事都有她的份?这也要插一手,真当她是死的么?
这回说什么也不能让她拔了头筹,不行,决对不行。
她望了眼红梅,眯眼招手,红梅会意往前靠了一步,韩氏双手一合,拍了拍红梅的手,笑:“醒了唤我!”
说着轻笑一声,抬步离去,红梅拢了一个荷包在袖,进里间候着去了。
......
韩氏刚转过回廊,出了院门,正往夹道上去,老远见得一人急急走来。
可不就是大郑氏?
见她一脸笑意,身后跟着一个丫头并一个婆子。
她眼尖,那丫头手里竟提着一个红漆食盒。
她立时警铃大作:这是?这大郑氏只第一次三朝回门时带了东西回娘家,之后从来都是空手来,打包回去的。哪次不顺点东西回去?弄得她有哪一次不拿点东西回去,都心惊肉跳地:不知她又看中什么东西了?
她悄悄地探回脚,蹑手蹑脚地退了回去,闪到一座石柱后,眼瞅着大郑氏兴冲冲地从面前走了过去,方走出,也悄悄尾随了去。
这大郑氏出马,老太太这午觉也不用睡了:这就是媳妇儿与女儿的区别!
韩氏一路跟着大郑氏又回到了鹤祥苑 ......
书房内,郑启华望着郑卓信的面容,虽笑着,但那双眼睛却是透着坚毅。知他定是决定了,他别过头,不去看他那碍眼的笑容。
窗前一丛翠竹,有不少新竹,鲜嫩的新绿,又有几根竹笋蹿了老高,眼瞅着过几日就要成为那坚挺的竹子,与这些老竹一起,繁茂成一片 ......
他收回目光,终低声:“你祖父也回来了,你抽空去一趟 ...... 既定下,就须好好计划,必要周详!”
郑卓信收了笑脸,难得正经起来,低头说:“是!”
郑启华叹了一口气,不再多说,他率先迈出门去,郑卓信忙跟上,两人往东边的草堂子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