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大宋包三黑>第三百一十九章 耳朵不够长

包拯等人离开辽国返回大宋,返程之上倒也顺利,谁也不会去惹一个什么东西也没有,却都是青壮男子的队伍。

包拯一行顺利的回到了开封,包拯到礼部交接了差事,同时还上交了萧琏送给他的那套酒壶。

“包大人,这不符合手续,我们收下了也没处放啊。”礼部办事的小吏也很为难。以前还没有人上交过收到的礼物,他们不知道这些东西应该怎么处置。

“你们先保存着吧,以后这类东西会越来越多,到时一起处理就行了。”那套酒具虽然精谜动心,此次到辽国包拯是以使节的名义前往的,所收到的礼物自然不能算作私人的赠与,包拯觉得还是上交了比较安心。

礼部的人无奈只好先将东西收了下来。包拯这趟辽国之行才算画上了句号。

包拯回到开封的消息迅速的传到了丁谓的府中,丁明启接报后有些心神不安的找到了他老爹丁谓。

“父亲那包拯从辽国回来了,他会不会做什么对我们不利的事情?”丁明启虽然怕见丁谓,可事到如今也只好硬着头皮同丁谓商量。

“你不是说已将线索掐断不会查到你的身上来吗?”丁明启在行动失败后逃回了开封,将情况向丁谓做了汇报,丁谓一边骂丁明启废物,同时也感叹包拯的命大,一个文官在那么多高手的全力进攻下竟然活了下来。后来丁谓查了禁军送上来的报告,确认包拯在整个过程中连伤都没有受,完好无损的继续北上了,官府虽然抓了一些参与此事的江湖人士,由于丁明启没有亲自出面,被抓的人只知道是岳礼杨雄召集的,这两个人已死,线索就此断了,并没有查到丁明启那里,丁谓才放下心来。

至于禁军的报告中说包拯杀死了岳礼,并保住了车队的事,丁谓却并不十分的相信。官场里这种将别人的功劳揽到自己名下的做法多了去,只是丁谓不明白禁军得了什么好处,在报告里给了包拯全部的功劳不说,还写了许多溢美之词。

听了丁谓的话丁明启紧张的神经松弛了一点儿:“对,那件事不会查到我头上的,我安插在包拯他们出使队伍中的探子回报,那包拯此去辽国非但没受什么罪,还和辽国的驸马萧琏关系搞的不错,事情办的很顺利。”

“他和萧琏关系不错?把你安插在出使队伍中的的人叫来,我要详细询问一下包拯在这一路的表现。”丁谓对于丁明启所传的话很不放心,决定亲自了解一下情况,看包拯这次露没露出什么破绽。

丁明启迅速跑下去安排了,在丁谓的面前丁明启总是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这让他感到很不舒服。

回到开封的包拯又恢复了原先的生活模式,第二天一大早就参加了朝廷的朝会。其实包拯根本没必要表现的这么积极,他一个小小的御史上没上朝是没有人关心的。事实确也如此,包拯出使辽国的这几天,朝臣们根本没有觉得朝会上少了什么。包拯回来重又上朝,大臣们更没有感觉到朝会人员的增加。

包拯无聊的看着自己面前的后脑勺,生活还是在继续,日子不会停,往日平淡的日子还要继续过。

朝会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大臣和皇帝都昏昏欲睡,大家都在盼着朝会赶快结束。

“臣闫棵参奏察院御史包拯在出使辽国期间里通外国。”御史闫棵的一句话让所有的人都精神起来了。

大臣们很是奇怪,御史们无人可参了吗?开始自己人参自己人了,而且这次这个大帽子还真不小,里通外国,如果查实了是要掉脑袋的。

“说这是怎么一回事。”御史参奏皇帝当然要问一问了。这包拯出使辽国刚回来就有人参他,参他的人还是察院的同事,这包拯的人缘也太差了吧。

“包拯在出使辽国期间与辽国驸马萧琏交往甚密,还曾接受萧琏赠予的贵重礼物。”闫棵继续说道。

“包拯收了什么贵重礼物?”交往甚密这事不好界定,这收受礼物的事还是容易弄清的。大臣们一听心说这下包拯完蛋了,做为使节在出使时接受他人送的礼物是常有的事,以前从来没有人在这个上面做文章,可细追下来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包拯接受了萧琏所赠的一套精美的银酒具。”闫棵根据自己的情报回答着皇帝的提问。

“包拯对此你有什么话说?”皇帝觉得包拯一向表现不错,为朝廷办了许多事,他想给包拯一个说话的机会,然后从轻发落这事也就过去了。

“那萧琏是负责接待的辽国官员,我做为大宋使节自然要跟他有许许多多的接触,这应该算不上交往甚密吧。如果一个使节同对方接待的官员没有交流那才是奇怪的事情。至于那套酒具的事我不知闫大人是从何处知道的?”包拯听到皇帝问急忙站出来回答。

“我做为御史有风闻奏事的权力,没有必要告诉你这消息是从哪里来的。”闫棵很得意,心想这下包拯你完了。收礼的事如何你也抹不掉了。至于与萧琏交往的事,只不过是为了将事情闹大才顺带提起的。

“这事闫御史是听来,说明你的耳朵还不够长,你知道那套酒具现在在什么地方吗?”包拯将矛头指向了闫棵。

“那套酒具现在何处?”闫棵还真没有听说那酒具最后的下落,他想当然的认为肯定是包拯自己留下把玩了。

“两国交往互赠礼品是很正常的事,我已将那套酒具上交了礼部,连这都没弄清楚就张口乱喷,闫御史


状态提示:第三百一十九章 耳朵不够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