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穿越重生>远古求生>第十九章 杞人忧天

虽然这些天把刘宝给累惨了,但是想到稳定的食物供给,还有菰米饭和菰米粥的美味,他就像是打了鸡血一般,又觉得自己有了干劲。

现代时候,刘宝不说是重度拖延症患者,多多少少也有点拖延症的倾向,这是他们这一代人的通病吧?可是自从来到这里之后,这种难倒无数人的疑难病症竟然不治而愈了。

想拖延?可以啊,等着饿肚子就是了。在这个年代,这个地方,死亡的威胁并不虚幻,也不是是特别的遥远,根本不会像大家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

简单点说,像鱼那样,一次受伤,可能就会让人丧失行动能力,至少是捕食觅食的能力。在没有别人帮助的情况下,要是没有足够的食物储备,那是不是只能等着慢慢衰弱下去,直至最后饿死了?想到这里,刘宝就是一阵不寒而栗。

饿死啊,多么恐怖的字眼。尤其对于身具吃货基因的刘宝来说,这大约是最恐怖的几种死法之一了吧?而且这个过程还是慢性的,会让你预见到结局,而又完全不会甘心,却只能缓慢而持续的被饥饿所折磨着。

所以,想拖延?那也要有这个胆子。自己孤身一人,拖来拖去,事情还是在那里,能抵到哪里去?又能推给谁去?

摆脱了拖延症的困扰,刘宝现在已经习惯于说干就干的节奏,当然,前提是要把事情考虑清楚。不说谋定而后动,至少要明白得失,避免返工和损失吧?事实证明,事前计划好,总是能提高一定的工作效率的。

当然,有句话叫计划不如变化快,谁也不能考虑的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就算是智者,百虑还有一失呢。况且还有个词,叫做“突发状况”。那么就随时调整计划好了。

说起来,这也算是受到刘宝的工作习惯所影响吧。一项建筑工程,一定是会有《总进度计划》的,而且要受到监理和业主的审批。除了总进度计划,一般还有季度进度计划和月进度计划,乃至周进度计划。

这么多的计划,看起来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实际上就是根据现实中的种种条件变化,随时进行着调整和修改,使得人们知道总的目标是什么,下一步要做什么。而多年以来的经验,也使得刘宝相当明白,这样的做法只会提高功效。至于制定计划所花费的那些时间精力,在提高的效率面前那也是值得的。

在脑子里过了一遍以前高瓜的种植程序,有了一点底之后,刘宝举着铲子,开始去肆虐那片野生茭白的生长区域。

刘宝完全没有相关的种植经验,所以只能依照记忆中哪一点大概的印象,直接挖起一墩野生高瓜,在水里清洗一下,看清楚根部。

拿出刀来,将根上有分支的位置切下来,而且带着一部分的老茎和叶片,然后将分好的根部放进背篓里。装了差不多半个背篓之后刘宝就停手了,防止装的太多,把底下的给压坏了。

背着半背篓的野高瓜根部,回到平整好的田地里,将它们一一埋进水田里。不知道应该间距多少,所以刘宝也只是按照想象中的来。

考虑到高瓜成熟后比较高大,叶片也是蓬松着向外张开的,所以特意把间距控制的大一点。行间距差不多能达到一米,高瓜和高瓜之间至少要有半米的距离。回忆着前世里的场景,根部埋进土里差不多十公分左右吧?反正不能埋的太深。

种完了半背篓的高瓜,刘宝又回到白沙湖岸边,继续挖高瓜,用小刀切开根部,然后背回来栽种。一大片水田,足足花费了他两天的功夫才全部栽种完。

其实不过是几百个平方的面积,换成后世的亩数,半亩地都不到。但是刘宝首先没有经验,全是摸索着在干,然后也不熟练,效率自然低下。两天时间才做完这么一点活。

事实上,虽然田地看起来不小,但是实际上也种不了多少的高瓜。相互之间一米的行间距,加上半米的植株间距,使得地里只能容纳十来排高瓜,每排不过几十颗罢了。

当然,这也是刘宝计划中的安排。先弄一点试试水,看看这样的粗放式种植到底能不能有收获,或者收获到底有多大。要是效果好的话,明年就继续扩大种植的规模。

直到把这些野生茭白全部分好株,栽种进地里。刘宝这才松了一口气。总算是做完了,就看几个月之后的收获如何了。记得好像要多施肥吧?这样根部才能膨大,收获才会更多。

根部膨大,收获更多?刘宝一愣,似乎哪里不大对劲?站在那里,嘴里念叨了两句之后,他一拍脑袋,搞岔了!

怪不得总觉得不对劲呢,现代时候,大家常见的高瓜都是吃的根部来着。而现在他种植这些野生茭白,可是为了收获菰米的。一个是为了根部的根茎,一个是为了梢端的那些果实,这能一样吗?

隐约记得,好像是古代的某个时期,茭白感染了什么病菌,导致不能开花结果,但是根部却病态膨大,于是大家都改吃茭白的根部,从此高瓜从粮食作物变成了一种蔬菜。

这回怎么办?花了这么多天的功夫,费了那么大劲,才种好这块试验田来着,难道前功尽弃吗?

刘宝已经开始郁闷的原地转圈了,怎么早没想到这一茬呢?现在怎么办?想要收获菰米,却按照种植蔬菜的方式来办了。

沮丧的回到窝棚,端着一碗茶水正往嘴里灌。忽然脑海中再次灵光一闪,这回倒是让刘宝自己哭笑不得了。

菰米,高瓜,好像


状态提示:第十九章 杞人忧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