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使用的石斧有两种形制,族人们统统都叫斧头,不然老斧头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可是在刘宝看来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按照他的理解,其中一种叫斧头是没错的。但是另一种形制的,他觉得似乎应该叫“锛”才对。
它们的区别也很明显,斧头的刃口和木柄是平行的,而锛的刃口则和木柄相互垂直,有点类似于后世的锄头那样。
而且很奇怪的一点,不知道为什么族人们总是很喜欢用锛来做伐木之类的事情,传统意义上的石斧则更多的被他们用在狩猎的方面。不像是后世,斧头似乎就是专门为了伐木劈柴而存在的?
除了形制不一样之外,石斧和石锛的安装方式也不大相同。虽然都有嵌入式和绑扎式两种方法,但是族人们明显在石斧上用绑扎法的比较多,石锛基本上都是嵌入式的安装方式。
旧石器时代,人们将石头打制成需要的形状,握在手中使用,那叫手斧,例如著名的阿舍利手斧。但是现在,部落族人们使用的都是安装有木柄的,这样更容易借力和方便使用,明显比纯粹拿在手上的方式要进步。
既然有了木柄,那么怎样将石头和木柄连接在一起就成了一个新问题。刘宝目前在部落发现的,就是绑扎法和嵌入法两种。
嵌入法很简单,多用在石锛上。取一截长短合适的木棍,最好是在树枝分叉的地方截断,因为分叉部位的直径要稍大一点。这样取下的木棍,就像一根火柴棍的造型,一头膨大。
然后在膨大的位置打一个孔出来,孔径大小要根据磨制出的石斧或者石锛的形状大小来确定。最后弄出来的,就像一根放大的带着针孔的针一样。
而选择磨制石斧或者石锛的原材料,基本都是质地细腻坚硬的长圆形、梯形或近似三角形的石块。特点就是刃口位置较宽,另一头较窄。磨制完成后,将石斧或者石锛的窄头塞入木棍膨大位置的那个孔洞中。
这样在使用时,因为受力方向和石斧或者石锛本身的形状,使得它们被卡在孔洞中。而且木棍是现做的,嵌入石斧石锛后再过上几天,因为脱水硬化,木棍会有一点形变,孔眼部位也会相应收缩,使得石斧石锛被固定的更紧。
至于绑扎法的话就要更复杂一点了。刘宝考虑,是不是因为石斧要随身携带,便于发现猎物时的随时使用,所以才用绑扎来固定?因为相比嵌入法来说,绑扎的肯定更加牢固。
之所以说绑扎法复杂一点,因为要绑扎的话,就必须要先有一个固定点,这就涉及到了打孔的技术。这个年代要在石头上打孔,也算是高端技术了吧?虽然这技术似乎已经普及了?例如上次来的盐石部,他们携带的石斧上也是有孔的。
刘宝也曾经观察过族老们制作石斧的手艺。发现他们在石斧上打孔也是有两种方式的。一种是大部分族老所使用的,用一个尖锐的石块在石斧上要打孔的点上,进行反复的刻画和转圈研磨。这样做出来的孔径较大,而且不怎么规则。
另一种就是老斧头所使用的方式了。他用的是钻孔式,有点像是钻木取火。利用细竹竿,比如米竹那种,然后头部装上砂砾,压在石头上进行钻孔。
这种方法做出来的孔洞相对规整,比较圆。缺点在于太耗费时间。砂砾也是精选出来的,刘宝看过后觉得有点像是石英砂?钻一段时间之后,就要用水冲洗,然后更换砂砾。因为先前的那些沙子都在反复的研磨中变成了粉末。
所以部落里也只有老斧头能耐下性子,用这种方式来慢慢进行手工钻孔。代价就是手掌上那厚厚的老茧和所花费的漫长的时间。
对于嵌入的方式,刘宝也没什么想法。这种太原始了,注定要被淘汰的。他肯定倾向于绑扎法,老斧头对石斧石锛的制作方向是没错的。只是这工艺是不是应该改进一下,提高点效率?
于是他很自然的想到,既然现在的手动钻孔和钻木取火差不多,那么易洛魁式取火装置应该也能用在这上面。刘宝小时候见过的那些木匠,他们用来在木头上钻孔的钻子不也是这么做出来的吗?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一层窗户纸的事情。捅破之后,原来也不过如此。自从用上了刘宝带来的易洛魁式钻孔器,老斧头现在在石斧上钻孔的效率大为提高。
而且因为这种带头作用,其他的族老也开始放弃自己一直使用的石块打孔,改用易洛魁式钻孔法。以前他们是觉得手工钻孔效率低,过程太麻烦。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经过大巫的改进之后,不仅速度快了很多,节省了时间与体力,做出来的效果还要更好。如何选择,还不是一目了然吗?
石斧上有了孔洞之后,就方便穿过绳索,绑扎在木棍上了。一般是在木棍上刻个凹槽,让石斧的上半部嵌进去,然后将皮质的绳索或者干脆直接就是皮条,穿过孔洞,在木棍上系牢。
而且为了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斧头产生位移,都是在孔洞中穿过两到四根绳索,在木棍端部绑扎上多道,这样才会更加稳固。
甚至还有尝试过在石斧上打上两个孔的,但是这样一来石斧的制作速度就慢了。而且石斧本身的面积有限,打上两个孔之后容易破坏本身材质,使斧头变得脆弱。毕竟是石头的,和后世的金属不能比。因此这种打两个孔的方式并不多见。
早上起床后,族人们都全体出动再次去捕鱼了,刘宝却留下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