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还采了藤条来牵住勺鸡的,今天就再去那地方,好在距离并不很远。估摸着自己要做多大的筐,胖子大致采了一些藤条,想了想,又多采了一部分,万一弄坏了还有个补充的。采多了应该也没事,因为刚才在采摘藤条过程中他还有了个常见却又有点意外的发现。
因为带了刀,所以这些藤条都是用刀割下来的。不过有一根藤条就在旁边,所以胖子顺手折断了把它扯下来。在扯下来的时候,却把藤皮连带着撕下来一大截。
本来这也是常见现象,不过胖子今天去灵光一闪。咦?外皮被撕下来这么多?这么长?什么情况?要不,这次多采点,回去以后做个试验看看?毕竟以前从未往这方面想过,现在冒出这想法也纯属意外,能不能成功还不知道。
只是不知道这些藤条是什么品种,数量还不少。胖子对藤属植物没什么研究,也就对葡萄这些常见的瓜果类比较熟悉,不是有个词叫“顺藤摸瓜”来着吗?另外在园林绿化上倒是常用一种藤类植物,就是紫藤,又叫藤萝的,这个他见得多,有点了解。
为什么就独独了解这种紫藤呢?仅仅是因为常见吗?不,别忘了胖子的自带属性,他就是一个吃货。记住紫藤,也是因为吃。
紫藤这种植物比较容易繁殖,播种、扦插、压条、分株、嫁接都可以。适应性还很强,基本不用怎么费心,一般般的各种土壤都可以成活。寿命又长,据说可以活上上百年。尤其是开的花多,也很漂亮,一大串一大串的倒挂下来,远看一大片的花繁叶茂,别有一番景趣。
记得那年做一个公园的监理,那个教胖子认识刺儿菜的施工单位技术总工,曾经指着刚栽种的紫藤对胖子说,等紫藤开花了,采点花做菜吃,味道很不错,还可以做糕点。
胖子一听就来劲了,还有这事儿呢?很感兴趣的听完总工的介绍后,还缠着他具体说明一下。并且在后来专门查了资料,果然紫藤的紫花经过焯水之后可以凉拌着吃,裹上面粉鸡蛋可以油炸着吃,基本跟“香椿头”的吃法差不多。
而且资料上说紫藤花还可以当染色剂与添加剂,制作面食糕点“紫萝饼”和“紫萝糕”等,听说还挺出名的。可惜的是一直到他穿了过来,也没能吃上嘴。往往是在想起来的时候没到花期,等到了花期的时候又给忘了这茬。
不过很多藤类植物的样子差不多,错过了开花的时候,胖子也就认不出来是不是紫藤了。不过没有花,胖子也就不感兴趣了,藤条本身又不能吃,那还感什么兴趣啊?
现在就已经过了花期了,不认识就不认识吧,只要眼前这些藤条能有用就好。太细的藤就没动了,那可以直接当绳子的。所以胖子这次采下来藤条的都比手指略粗,这样可以用刀破开成两半使用,更粗一点的甚至还能分成四瓣来用。
采集到足够的藤条,胖子把它们盘成圈,跨在肩膀上带回去,倒也方便。到了宿营地,把藤圈扔地上,拎着铲子就去挖蚯蚓去,编织筐子可以跟搓绳子一样,放到晚上时候,就着火光来做,还不耽误白天的时间,就是匆忙间,胖子却把他要做试验的事情给忘了。
路上见到一棵桦树,顺便就用小刀切割了一片树皮下来,折成一个四方的小开口盒子,然后又砍了几小段树枝,用刀在树枝一头破个小口,撕开到树枝长度的一半,这是要当夹子用的。分别把树枝夹在树皮盒子的四角折叠的位置上,固定住。这就成了,很便捷的小东西,花不了几分钟的时间。做这个只是为了装蚯蚓来着。
主要是江南地区桦树不多见,尤其是白桦树品种,不然那用处可大了去了,记得东北的鄂伦春族就是利用桦树皮的高手,从箱子柜子盒子等日用品,到盖房子做小船,随处可见白桦树皮制品的身影,令人叹为观止,到后来还成了专门品类的一种工艺品。
找到地面湿润一点的地方,胖子挥动手铲,很快挖了十来条蚯蚓放到树皮盒子里,差不多应该够用了吧?胖子认为凭自己的工具和技术,一下午的功夫估计用不了这么多的鱼饵。不过还是抓紧时间去水边吧,这样还能再多钓会鱼。
到了白沙湖的湖岸边,胖子先去查看了留置的鱼钩有没有什么收获。两个小钩又是空的,倒是两个直钩上都有了收获。一个钩子上还是老鳖,胖子对此已经没有惊喜感了,老鳖就老鳖吧,都钓上来好几只了,貌似没什么难度啊?
让他深感意外的是另一只直钩,竟然钓上来一条“青混”(有的地方叫混子,青鱼,或者螺蛳青的)!这是什么情况?直钩也能钓鱼了?这是不是传说中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据说姜子牙当时就是用的直钩钓鱼,结果钓上来周文王这条超级大鱼。
而且一看这鱼的体量还不小,足够胖子吃上两三顿的,虽然他并不喜欢这种长着不少鱼刺的种类。好在看体型,鱼刺也小不到哪里去,不用太担心。
仔细看了看,才发现直钩整个卡在鱼嘴里,而且卡的还比较深,怪不得没跑掉呢,估计已经挣扎了很久所以精疲力竭了,胖子拉起来的时候并没有花费太大的力气。
老鳖扔水里养着,这个不怕它跑了。青混就不能这么干了,拉到岸上,直接给脑袋来一刀,省的到时候脱钩溜了,然后重新给钩子挂饵扔水里去。
胖子现在感觉,钓鱼比采集和狩猎都更加方便,而且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