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穿越重生>中华厨神在大唐>第一百五十八章:经济制衡

大唐使臣离开之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便开始部署兵力,调兵遣将,调集六十万大军南下,准备一举夺下松州,以报去年松州之辱,同时借机窥视益州,如果能够趁机拿下益州的话,吐蕃国的综合国力,将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如今的益州府,可不仅仅只是个土地富的流油的地方,它还是整个蜀地的金融商业中心,用四方客商云集来形容,也是丝毫不为过的,不仅是大唐的李承乾眼馋的很,他吐蕃赞普又何尝不眼馋的很,不想把它占为已有。

文成公主急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段时间里,不仅是松赞干布不来看她,就算是她想去求见松赞干布,松赞干布也是拒而不见。

大唐的京城长安,也是风云涌动,这一场战争从一开始,李世民便转向了自己的儿子李承乾,在他的心里,父子关系再怎么不和,也绝不能把江山让给周星星,那怕周星星是他最宠爱的公主驸马,哪怕他同样很欣赏周星星,他也不会坐视周星星割据江南。

而是,李靖,李道宗等一批当年的秦王府老将,都一一受到了李世民这位太上皇的召见,向他们下达了自己的旨意,协助新皇帝,打败周星星,一统整个大唐的天下。

同时,李承乾又开始敲打一些世家大族,让他们和周星星划段关系,禁止他们和周星星互相通商,甚至下达了禁令,禁止市面上销售江南贩卖过来的特产,违者以资敌通敌的罪名严惩。

李承乾的这一招,对于周星星他们的打击还是很大的,毕竟影响了商品的销售。

但对于大唐中原地区百姓来说,也是非常痛苦的,因为中原地区的物价,因此而疯涨了起来。

周星星也果断的采取了反制的措施,拒绝出口粮食到中原大唐的属地,长安的米价,也因此一天涨三次,每一次都是成倍的上涨。由以前的斗米五文,到现在的斗米五百文,只用了不到五天的时间。

而且还在越演越烈,不断的发酵之中,就算朝廷用雷霆的手段,杀了一些不法的商人,也制止不了米价的上涨。

这一年的汉中大地,不仅先有了水灾,接着又有了旱灾,粮食欠收严重。

中原大地更是罕见的一百多天,没有下过一滴雨。

而江南地区却是风调雨顺,更是天下的粮仓,素有苏扬熟,天下足的美誉。

一场旷日持久的经济制裁大战,就好比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最终受苦的却是百姓。

所幸的是,江南的百姓虽然收入有点大受影响,但怎么样也不会饿肚子,虽然难熬,但也熬的下去。

而长安和中原的百姓们,可就要难熬得多了,都已经开始有饿死人的事情发生了。

很多的百姓,都开始向着江南地区逃难,周星星表示,欢迎中原地区的百姓,到江南落户生活。

大唐朝廷当然不想,百姓们全都逃到江南周星星的地盘上生活,这个时代,人口是最大的财富,有大量的人口基础,才能够有大作为,才能够征战天下。

但求生的意志,仍然会促使很多的人,想要逃到江南去。

因为留下来只能被逼的活活的饿死,逃到江南去,都可以吃饱饭,还可以分到一块土地。

没有人愿意继续留下来活活的饿死。所以不断的有人,不要命的想要逃离家园,渡过长江,跑到江南去。

一开始的时候,唐军不断的杀了不少人,但面对越杀越多的老百姓,他门口都是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明明知道必死,但是他们仍然义无反顾的送死,死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活活的被饿死。

后来,唐军杀得手软,再也杀不下去了,而是开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默的让这些苦命的人,逃到江南去。

周星星抽调了大量的人,接应这些涉水逃难而来的百姓,为大家熬粥,让大家吃饱饭。

又命很多的士兵上山伐木,给大家找地方盖好房子,把这些难民都安置好,分给他们足够的粮食,种子,农具,还有土地,让他们能够尽快的自力更生。

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年轻人,被挑选到各处的军营中锻练,还有一些年轻的少女,则被挑选到各工厂去做工。

长安城内,新皇帝李承乾倍感压力巨大,此刻的他,急需要一场大的战争,来化解这一场危机,虽然他的心里很明白,只要放开中原的市场,和江南那边的关系缓和一下,江南大量的粮食,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运到长安和中原地区,这一场危机也就可以过去了。

但他是皇帝,皇帝是什么?一言九鼎,金口玉言,他怎么可以随便的服软,下过的旨意又怎能轻易收回?

为今之计,只有尽早的攻下蜀地,蜀地的粮食产量也很丰富,只要蜀地在手,粮食的危机便可以化解了。

于是李承乾调动了大军,命李道宗和李靖出山,率领三十万能战之兵,向利州和陇南等地,发起进攻,目标便是拿下益州,攻下剑南关,彻底将蜀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只要将蜀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便可以随时对江南发起进攻,真正的做到了,进可攻,退可守。

不过他能想到蜀地的战略重要性,周星星又岂会想不到?他是绝对不可能将蜀地拱手相让的。

周星星也在江南排兵布阵,调派大量的兵马前往松州,利州,陇南等地,防犯大唐和吐蕃,以及吐谷浑的进犯。

却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终于将大军调派妥当,他这一次又


状态提示:第一百五十八章:经济制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