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凤歌一直觉得自己有一种生不逢时的感觉。
他出生的时候,正赶上大虞太祖太宗他们开国建基威震西域,横扫漠北,收复辽东,南扫占城的那个辉煌时代。
只是等到楚凤歌成人之后,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就过去了,大虞的威名依旧煊赫,但是也就只有紧手门户韬光养晦的日子了。
再到了后来,圣后当道,天下大乱。不过那个时候楚凤歌已经真正有所成就,眼光和见识也就再不局限在所谓朝堂之上了。
但是毕竟每个儒生都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美好愿景,于是即便是楚凤歌这样的豁达之人,也会感觉到一丝遗憾。
儒家一脉,自春秋时期就有养气练武的传统。
君子六艺之中便有御射之法,而浩然正气更是书生们一直以来的追求。
学艺的时候,楚凤歌就意识到他的天分其实可谓平庸。
不过如果刻苦也能算是一种天赋,那么楚凤歌的天赋可谓天下第一。
自从入门之时开始,艺亦或者练武,楚凤歌都全身心的投入进去。
他每日用来休息和吃饭的时辰加在一起大概只有四个时辰,剩下的八个时辰之中,他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和修行之中。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如此苦功之下,因着重重机缘和磨练,终有一日,楚凤歌登临天下之巅。
只是此时他发现,自己虽然已经登临顶峰,可峰顶之上还有另外两人和他一览风景。
道圣无铭,释圣百丈怀海。
更何况即便是身处顶峰,也总有人站得高些,有人站得低些。
很不巧,这三人之中数楚凤歌站得低。
所以楚凤歌便很压抑,特别是当他发现无铭和怀海都在想方设法的避免出现在江湖人面前,他也就跟着选择了退避。
依着儒家的说法,谦退总是好的。
可惜无铭却是个修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