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生是高易所见到的这些伙计中最老实木讷的一个。当初他上门推销时,接待他的伙计就是阿生。就跟到酒坊售酒,去饭店卖饭一样,跑到烟膏店卖烟,怎么说都是上门打脸的节奏,如果碰着个伶俐点的伙计,早就抡起鸡毛掸帚来了,不想阿生却老老实实跑去把掌柜给请了出来,反而促成了这一场生意。
大概也是因为有这段渊源,所以今天廖掌柜才把阿生派了出来,只是阿生实在算不上什么好的聊天对象,只是说了句“小心,黑”便一门心思在前面领路。
穿过巷道便是店面,不过一开间阔,进深倒有三间。看得出来这里原先是间很正气的门面房子,只是后来大半都被隔壁店铺割了去,剩下的部分也被改得不成样子。本来就不大的空间,当中还用木壁沿着大梁隔开,后半间被摆成客厅样式,一般的客户,掌柜的便在这里接待。至于前面一半,放了个柜台以后,也就没所谓大堂这回事了,客人来的多点便只能站到屋檐底下去。
出了店堂来到门外,除了阿生,另外两个留在柜台上的小伙计也过来殷勤相送,三个人点头哈腰的,不过高易反倒尴尬了。他四周看看,黄包车呢?
这种状况高易还是第一次碰到,帮他拉车的黄阿六虽然也寡言少语,但是为人并不木讷,反而性子深沉,办事牢靠,高易也是坐过他几次车后,觉得此人比较靠谱才会定下包他的车,没想到今天重要场合反而出了纰漏。
“两位可看到这里停的东洋车?车夫有没有跟你们说他要去哪里?”高易对两个小伙计问道。
“东洋车倒是看见过,原本停在店门旁边,后来隔壁顺昌源出来赶人,就歇到斜对过去了,只是不知几时走开的,”一个小伙计摇头道,“有可能去吃饭了吧,苏州路上蛮多吃食店,都很实惠的。”
高易只能无语了,有人出来赶自己客户的车子,也不知道出来帮个腔,难怪只能做小伙计了。看看他样子,二十啷当岁,还在当拿两毛钱月规的学徒工,也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东洋车好像是往那边去了。”另一个伙计这时才开口说道,手指着街的另一端北京路方向。高易看了他一眼,这性子也真够稳的。
“嗯,那里吃食店就更加多了,有贵的,实惠的也不少。”前一位伙计接口道,说着还舔了舔嘴唇。也不知道是不是广和丰克扣伙计,早饭都不让人吃饱,还是正巧遇上个吃货。
高易暗自摇摇头,靠眼前这三位是没指望了。也不知道请自己进去坐一下,然后帮忙去找人,或者帮忙去叫辆车来。
只是目前这种情形,自己进去坐等也不适合,因为这样做几个伙计肯定会报给掌柜知道。这个时代规矩多,待人接物过于客气,掌柜的知道之后定然又要出来招呼自己,如果闲着没事还无所谓,但此时对方必定正忙着,为了些许小事闹得鸡飞狗跳的,这就不是值不值当的问题了,而是显得自己做事不上台面。
说实在的高易觉得跟这个时代的人打起交道来,总是别别扭扭的,语言拗口是一个方面,生活节奏慢则是另一个方面。人际交往喜欢讲求形式,爱闹虚文,效率低下不说,偏偏繁文缛节甚多,他这大半年打躬作揖下来,连性子都被磨去不少,如果是以前哪会如此思前想后的,早就该干嘛干嘛了。
高易挥了挥手,让眼前这三个宝货该回哪回哪,自己则安步当车向外行去。至于能否找得到黄阿六,他并不觉得有什么需要担心的,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车夫多的是,没了黄阿六,难不成还坐不上黄包车了。
方形军包内部衬有坚实的木制框架来固定外形,再加上三十多斤的银元,走起路来,真是只能用沉甸甸的坠在心口来形容。
高易现在所在的这条街叫清远里,被夹在江西路与河南路这两条著名的繁华马路之间,南接北京路,北通苏州河宝文码头。
此时的苏州河可不是后世里的景观河,而是繁忙的交通干线,从上海到长三角的水运都会取道这里,然后沿着四通八达的运河散向各方。至于经黄浦江再到长江——那是去南京、镇江的江轮才会走的线路。
因此,清远里并不是什么冷僻小巷,来往人车颇多,只可惜过路的车辆几乎全部都是独轮车。
独轮车既能载货又能拉人,而且价格低廉,其实是这个年代上海滩最为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只要掌握好两侧的平衡,它的载货量远超乎人们的想象,高易经常在马路上看到乘坐独轮车上下班的纺织女工,有的独轮车一边能坐八个,一车总共能坐十六名女工。
至于黄包车,它的兴盛大概还要再等上十年,目前它使用的依然是包铁皮的硬木轮子,加上车身又高,坐起来并不舒适。高易之所以会选择黄包车,完全是因为他觉得独轮车实在太掉价了,而马车又进不了他需要去的小街小巷。
高易一直走到美华书馆对面,黄阿六仍是遍寻不见,他也只能认为这家伙不是去吃,就是去拉了。
到了美华书馆,其实已经身在北京路上了,从这里往右是河南路,往左是江西路,马路对面还有兴仁里、同和里。高易决定就在这个路口等车,实在叫不到黄包车,他打算先叫辆马车回家,等联系好新的黄包车后下午再出去办货。
清远里向西去是河南路,沿着河南路朝南再过去一个路口就是天津路的北市钱业公所了。因此江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