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络游戏>暗黑大宋>第640章 前世
贷价值五百万贯的丝帛,两年偿还,每年愿意付二分年利息。也就是两年后,朝廷又赚了两百万贯。

赵顼看到奏折后不解,这些海商们有钱,钱多得一捐就是几百万贯高价粮,怎么也缺钱?

于是将两府三司大臣喊来商议。

大伙一起同意,这才叫放贷,何必敛那些普通百姓的青苗贷,有钱不赚是傻瓜。

不过他们也不明白,为什么这些海商会借贷。

结果出来了,绢帛贷出,一起向岭南运输,给王巨筹军费的。

这样的海商还用得着防范吗?

不就是迁徙一些赤贫百姓吗?况且几年后陆续交由朝廷管理了,不管朝廷如何去管理,证明人家并没有做海外王的心思。

然而因为朝廷的恩惠,这些海商们做了多少善事,帮助朝廷渡过多少难关?

许多大臣还是赞同的,特别是李常杰那首诗传扬开来,即便温和的大臣也愤怒了。

但打仗就得用钱,至今王巨并没有从朝堂挪用钱帛,可是两广能有多少财政收入,这无疑是替朝廷节约大量的军费。

不过有的大臣就产生了更大的担忧,王巨在这些海商心中的地位太高了。所以有了吴充这段对话。也不能说不让人起疑,这些百姓是分散的,如果拢在一起,再加上今年泉州滞留准备迁徙到海外的百姓,都能建立一个中小型国家了。况且还有明年后年……

以至一些极少数保守,或反感王巨的大臣扬言,今年泉州海商说因占城之故,筹粮不足,这是有意的。朝廷正等着这批粮食救灾,因为粮食不足,饿死了许多百姓。这样一来,好逼得大规模的百姓向海外迁徙。

可这话没人当真,人家是义举,税照交,赋照纳,难道真欠朝廷粮食?

有粮食的粮商与大主户彼彼皆是,一个个在囤积居奇,有本事让他们也去捐粮去,那么就不会饿死人了!

对于这种说法,赵顼也不屑,并且痛斥了几个上书的大臣。但难免多少会产生一些疑心,他要的是一个大臣良臣,而非是一个海外王。

赵顼又走了几步,忽然问:“吴公,有没有前世?”


状态提示:第640章 前世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