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平淡为官>30.老爷子发威

从本质上来说,张合其实是想当个能够为民做主的好官的,可是十多年的官场生涯,让他不仅获得了足够吃喝玩乐好几辈子的钱财,也让他的棱角被时光打磨成了圆滑的曲线,现在的他拖妻带子,家财万贯,这个时候让他为民做主,张合只能站在利益阶级的那一面去思考问题,而得到的答案自然也呼之欲出。

人命没有官途重要,这就是张合心中得到的答案,所以只看了衙门口这热闹场景一会儿的功夫,张合就强迫自己的视线转移了开来,几步快走便进了府衙,将这番与民同乐的场景给抛诸脑后了。

一进入正式的大堂,整个屋子里顿时空旷了许多,这里的百姓数量急剧减少,反倒是捕快的数量增加了不少,在大堂的左右两边原本是用来审问犯人的地方此时加了好几张桌子,上面放着一些直言笔墨,几个识字的秀才正在上面写着什么东西,张合瞥了一眼,是账簿。

张合心中有些惊疑,这些老学究,虽说一个个只是秀才,并且年纪老迈,这辈子想要晋升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可即便如此,他们这些老秀才一个个的谱可是大得很,平时光记得吃朝廷的粮食,想要让他们办事,可都是一副孔子门徒的模样,觉得甚是粗鄙的,现在竟然愿意来执笔做刀笔吏的工作,这可真是平阳县城一大奇事了。

不过现在张合也没时间想这么多的事情,在大堂的正中央,两级台阶之上,徐清就坐在上面,手上那么一卷卷的卷宗,离得远了些,张合有些看不太清楚,隐约间只能从被折叠的地方看出来这是一本平阳县城的地方志,至于是第几卷,张合就真不摸清了。

所谓地方志,即按一定体例全面记载某一时期某一地域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的文献,中国历朝历代,无论府县大多都会编纂记载,可以说地方志的存在给现在中国保留下了非常多的文献记载,是了解一个地域从古到今发展道路的最好书籍。

在这样火烧眉毛的时候,徐清却在看着地方志这类闲书,这无疑让张合有些恼火,要是放在平时,看看也就看看了,可现在情况危急到了如此地步,张合自己都是如临深渊的状态,徐清竟然还有如此雅静,这让张合有些气急,对着徐青很是讥讽的说道:

“徐大人真是好心境啊,在这平阳县城做出如此大的动作,竟然还有闲暇时间看书,不知大人是不是不知道死到临头这几个字怎么写啊!”

人在仔细阅读的时候,往往会忽略周围正在发生的事情,徐清也是如此,尤其水像地方志这类覆盖面广,综合性强的书籍,想要从其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往往需要不停的寻找,才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这就让徐清在张合刚进来的时候并没有发现张合,直到张合说话了,徐清这才抬起了头,注意到了这位满脸怒容的张衍之。

张合为什么生气,徐清心里自然明白,作为一名保守派的官员,徐清这样的做法在张合的眼里无疑是无事生非的典型,他看不惯也是正常的,再加上大量的粮食进入府库,这让徐清现在的心情非常的好,所以对于张合的讥讽,他也没怎么在乎,把手上的地方志合了起来放在书案上,一边站了起来,一边笑看着张合轻松的说道:

“衍之兄,为何出口便言生死啊?”

“徐大人,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张某可早就跟你说过,这粮食要是动了,你现在可怜的灾民可就是我们未来的写照啊!你怎么还能妄自下令查封呢?徐大人,我们现在赶紧把粮食送回去吧,我和几个粮店掌柜的还算相熟,到时候好言劝上一劝,也就没事了,岂弟啊,切莫意气用事,坏了自己的前程啊。”

张合的这一番话站在他自己的角度来说,可谓是苦口婆心了,其实那些粮店掌柜,张合是一个也不认识,倒不是他不想认识他们,而是这些粮店掌柜本就心比天高,根本就不愿意结识他这个下等县的主簿,可即便如此,在徐清的面前,他还是说了这番话,就是想告诉徐清事情还有转机,到时候两个人多劝劝,也能挽回一些损失。

可以说,张合那么做,是会损了自己的威望和面子的,这两样东西对于当官的人来说,在某种程度上,可是要比生命还要重要的,不得不说,对于徐清,张合还算挺够意思的。

“趋炎附势之辈,狗仗人势之徒,这光明正大的府衙上,哪来的狗叫?!”

张合的苦口婆心刚说完,徐清还没讲话呢,从张合的左侧立马传来了一声断喝,言语之间无不是在嘲讽着刚才张合所说的话,语言之激烈即便是徐清都有些担心张合会不会直接动手打人。

张合也确实很生气,我在跟县令讲话,哪个不开眼的敢这么埋汰我,愤怒的转过头去,准备好好的教训教训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可一转眼,看见骂人的人是个鹤发童颜的老者,此时正看着自己,手上拿着笔正悬空着没有落笔,显然,这位大声痛骂自己的人,正是那些秀才中的一人,张合张了张口,终究还是闭嘴了。

他倒不是怕秀才,张合自己也是有功名的,对于秀才的身份,他可以保持尊重,但是秀才也得对他这个地方父母官保持敬重才行,现在眼前的这人说出如此一番难听的话,换了谁,都是会施以惩戒的,可张合却没有那么做。

其中原因,倒不是张合不想做,而是张合不敢做。

这位老秀才自己


状态提示:30.老爷子发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