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宋时归>第三卷 补天裂 第一百零三章 风涛急(七)

易县为燕地易州治所,萧言曾经在此城下惊退其时残辽四面大王萧干主力。

自从燕地规复以来,汴梁朝廷也曾选派官吏,抚循新得之地。

可百余年来,已经被富贵生涯养得骨头都软了的大宋士大夫官吏。做官第一选择当然是留在汴梁城,汴梁不得,就是近畿诸路,其次河北诸路,再下就是江南陕西河东。

其余各处,哪怕素无兵火,民事不繁,公使钱加倍给予,且但愿意奔赴上任,哪怕选人也尽可以指射为官,发遣知州军都不在话下。可大宋官吏仍然避之则吉,宁愿在都门当中继续听鼓。

燕地新得,遍地伏莽,豪强处处,居民流散,更有边患,却无强兵坐镇。虽然选派了官吏,但是两年余的时间,真正就任的没有几个。

易州离河北甚近,为官一年就可以磨堪时算作一次正任,且公使钱加了一倍。但有什么事情,撒腿就朝河北跑也容易。总算是有官吏上任,两年余已经换了三拨。在治所之内百事不理,且活动范围不离残破的易县城垣。只是闭门衙署吃公使钱而已。一到一年任满抵一次正任磨堪,都是毫不眷恋的撒腿就走。

在女真东路大军入寇消息传来,易州本来就缺额甚多的官吏,一夜之间都跑得精光。反倒是易县城内城外土著燕民,自家持戈上城守卫,维持城内城外秩序。

倒不是易州燕民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就培养出对大宋的忠诚,在大宋官吏放弃他们之后还愿意为大宋死守易州到底。而萧言因为易州离河北甚近,不好做大动作经营。易州零星的地方豪强,也对萧言没有什么归属感。

而只是这些土著燕民无处可逃,到大宋境内也无亲无故。只有徒死于沟壑。所做一切,只是维持秩序。减少变乱时候的损失。只等哪方势力先到,就向哪方势力投降。乱世当中生存法则,就是如此而已。

刘保忠率领二千余骑,自飞狐陉出,直入易县之后,看到的就是这番景象。易县地方豪强倒是毫无抗拒的交出城防。他们也是有眼色的,这二千余骑虽然不多,但是一眼就能看出尽是剽悍敢战之士,而且大宋军马来得如此之快,表明大宋还是愿意守卫燕地。同为汉民。这支军马未尝不可以依靠!

紧接着他们就知道这支军马是燕王萧言麾下,易州豪强,就更热情了几分。

萧言名号,在大宋本部,在士大夫们的诋毁之下,几乎可以算得是声名狼藉。但是在燕地,却是万众归心的对象!

燕地北半部分。多少豪强归于萧言麾下。现下各家子弟,都在大宋有了出身。将来萧言若是能更进一步,燕地子弟前途更加不可限量。且萧言破耶律大石,破萧干,破女真,定燕京的威名,几年过去。仍然是在燕地如雷贯耳!

此刻来援燕地的。仍然是萧言军马。燕王仍然没有放弃此地!

得到地方支持的刘保忠,虽然匆匆而至。却马上就能在易县之地令行禁止。立刻召集人手修补城防,囤积粮草物资,搜集前方军情,并且向各处联络。

刘保忠这一部人数虽然不多,但是任务却是甚重。一则接应檀州方向,二则掩护飞狐陉通路,三则为余江马扩之天武军展开与河北缘边之地赢得一点时间。一抵易县,重任在肩的刘保忠就忙得不可开交!

燕地战事消息,不住传来。且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女真东路军大至分为两路,从燕山破口而入的,是真女真一部与大量从辽人手中接手过来的辅从军。主帅完颜宗辅,副帅完颜宗弼,并有渤海大族出身杨家诸人,马和尚等前辽骁锐。已然围困檀州,加起无数炮石轰打。檀州这个萧言着力经营许久的地方,一边闭城死守,一边依附与萧言的燕地豪强,正纷纷南撤。

自平州而出击燕京的,是女真东路军主力,完颜宗望,完颜宗磐,完颜宗峻等等女真最为亲贵的军将,尽在其间!生shú_nǚ真,加起来铁骑不下四五万!辅军部族军等,更是如云似雨。

完颜宗望作为大军统帅,并没有将主力用于檀州方向,而是先指向燕京。那下燕京这个燕地枢纽,则道路四通八达,尽可纵横驰奔。整个战略主动权就全部掌握在手中。

而此刻燕京,流官只是在河北遥领而已。只是一部依附于萧言的豪强与前辽部分汉官以不明不白的名义坐镇而已。萧言得掌汴梁大权之后,本来想给燕京方向一个名义,正式开始好好经营一番,可女真东路军却没给萧言这个时间。

刘保忠坐镇易县几日,从北而来的难民和地方豪强溃军,就纷纷而至,拥塞于途。不少溃军退至此间,人人负弓持刀,人马疲惫不堪,带伤者不少。见到易县城头出现的是大宋军旗,都放声哭喊!

萧言数年在燕地的经营,带领燕地子弟出战河东,入卫汴梁。至少让燕地之人,在女真大举南下之际,哪怕是螳臂当车也好,哪怕是一战即败南走也好。至少还为大宋拼命血战了。而不是如历史上一般,郭药师败后,数十万军民一起归降女真!

这些溃军难民带来消息,檀州已经被围数重,而燕京已经陷落。女真大军一边在燕地四下烧杀抢掠,筹措军资,一边已经分出哨探轻骑南下,扫通前路,为女真大军稍作休整之后,直下大宋河北做准备!

这样的危急的军情传来,刘保忠也只能咬牙硬撑到底。

他一边遣出一部精骑北上,看能不能尽量接引败军难民南下。同时也在尽


状态提示:第三卷 补天裂 第一百零三章 风涛急(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