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人世间>第二十章 千金散尽

蠢汉话大,牛粪堆大。

——纳西族谚语

成吉思汗离世以后,蒙古军队按照原定的计划消灭了白高国(西夏)。

巴德尔长年在成吉思汗身边侍卫,耳濡目染,很早就领会了成吉思汗的政治和军事思想:虽然灭亡了白高国,但是,蒙古军队的历史使命尚未完成。金国、南宋和西逃的花剌子模军队都是大蒙古国的心头之患,是毫不犹豫要吞并和消灭的对象。

成吉思汗的突然去世使大蒙古国灭亡金国的计划推迟了两年。

成吉思汗在四个嫡子之中最喜爱的是战功卓著的幼子孛儿只斤·拖雷。在蒙古帝国初具规模之后,深沉而有远见的成吉思汗认识到自己需要一位政治家来巩固和发展他创建的帝国,以完成他未竟的大业,而不是只会一味攻城略地的军事家。相比较之下,三儿子孛儿只斤·窝阔台足智多谋,治国的才能要比四儿子拖雷更胜一筹。从帝国的前途出发,成吉思汗克制了自己对幼子的宠爱之情,大胆地量才用人,打破了蒙古人器重幼子的传统,毅然决然地指定窝阔台为自己的继承人。

1229年秋天,为了推选大蒙古国新的大汗,蒙古的宗王和重要大臣们召开大会,足足讨论、争议了40天时间。相当一部分人反对成吉思汗的遗命,主张应该恪守旧制、推举幼子拖雷为大汗。

这时候,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已经去世了。二儿子察合台旗帜鲜明地全力支持窝阔台。拖雷在三兄弟中处于比较孤立的局面,只得硬着头皮拥立窝阔台即位大汗。

于是,踌躇满志的窝阔台按照成吉思汗的遗嘱,通过部落议事会审议以后,正式登上了大蒙古国大汗的宝座。

窝阔台生长在兵戈相见、战乱不休的环境里,很小就开始练习骑马、摔跤和射箭,在马背上度过了少年的时光。他跟随父亲四处征伐,经过多次重大战争的洗礼,茁壮成长为一位骁勇善战的虎将。

作为成吉思汗的贴身侍卫,巴德尔的心中一直认为成吉思汗立窝阔台为汗不过是当时的权宜之计,拖雷才是最合适的大汗人选,因此对登基以后的窝阔台处处都不满意。

拖雷感念巴德尔对父亲一向忠心耿耿,决定把他留在自己的身边,并提拔他为军队的将领辅佐自己,顺带也把阿里一家人留在了麾下。

阿里这时候已经年满25岁了。经过长达9年的艰苦磨练,他的性格变得成熟和沉稳了许多。一次,他从一起东迁的花剌子模俘虏和工匠的口中知道了父母和哥哥们已经无常的悲惨结局,心痛得无法呼吸,几乎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气。

阿里偷偷地痛哭了好几次,但是,为了早日返回自己的祖国花剌子模,最终选择了忍辱负重地活下来。

巴德尔为了安慰阿里,将一位孤苦伶仃的蒙古女子索伦赏给他做了妻子。

阿里和索伦继续留在蒙古军营中,为巴德尔一家人打理事物。

大批来自花剌子模的人常年与蒙古军队为伍,朝夕共处,而且管理他们的长官都是蒙古人,于是,他们渐渐地学会了一些蒙古语,并且将蒙古单词混杂在花剌子模语中使用。久而久之,他们之间交流的语言既不是标准的花剌子模语,也不是正统标准的蒙古语,而是一种新的语言了。

巴德尔将这种新语言称为撒尔塔语。

大蒙古国的新大汗窝阔台牢记父亲的嘱托,上位以后立即组织人马,大举进攻宿敌金国。

大蒙古国与金国的战争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令人诧异的是白战无不胜的蒙古军队居然出师不利。

1230年初,8000人的蒙古将士在金国的西部重地大昌原(在今甘肃省宁县)被金国的军队打败了,颜面皆失,狼狈不堪。

政治变色龙武仙率领的傀儡军队也收复了被蒙古军队占领的潞州(今山西省长治)。

战败的消息传到蒙古本部,窝阔台感到万分震怒,立刻决定亲自带领军队讨伐金国。

蒙古援军有如神助,势如破竹,很快击败了武仙,取得了对金国的大捷。

武仙只好躲避蒙古援军的锋芒,从潞州撤回到卫州(今河南省卫辉)养精蓄锐,以待时机。

蒙古军队追踪而来,猛烈地围攻卫州。

卫州陷入困境,情况十分危急。

金国的援军及时赶到了卫州,打退了蒙古军队的数次进攻,总算解了武仙的燃眉之急。

武仙对金国主子的救命之恩感激不已,立即率领自己的将士冲在最前面,全力阻止蒙古军队攻打金国的南京(今河南省开封)。

1231年春天,窝阔台的蒙古军队使用400座火炮连续不断的轰炸,攻破了金国的军事要地陕西的凤翔,为绕道南宋、迂回进攻金国的首都南京建立了基地。

窝阔台亲自率领中路军从白坡(在今河南省孟县)向南强渡黄河,从正面方向威逼南京。

蒙古大将斡陈那颜率领左路军向山东的济南进发,从东面来牵制金国的军队。

拖雷、巴德尔率领右路军从凤翔南下,长驱直入秦岭,胁迫南宋将领协助自己顺着汉水谷地东进,再穿过天险饶凤关(在今陕西省石泉),在均州(今湖北省丹江口)一带北渡汉水,进兵河南腹地,从侧后方威逼南京。

围之下,金国皇帝无路可走,被迫求和,请蒙古军队派遣使者前来谈判。

窝阔台主张武力解决问题。

拖雷力主议和,尽量减少将士的伤亡。

窝阔台勉强同意了拖雷的建议


状态提示:第二十章 千金散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