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明末不求生>第四十七章 千骑劫营

洪武九年,潼关关城向南向西扩建二十里,把麒麟山、凤凰山、笔架山、台山和象山都囊括在城中,并建有东门、西门,南分上下南门,北分大小北门。东西门与大北门上筑有高高的城楼,又叫门楼。

此前大顺军接管潼关以后,对于秦军时期残破失修的关城重新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缮,但整体来说还只是修修补补,没有太多大动作。

等到因为杨承祖、吉珪叛变,大顺军被迫撤离陕西时,李来亨已经预料到潼关将会成为大顺军和清军西线战场的最重要据点,因此立即不惜工本,加紧对潼关关城进行修复和改建。

罗戴恩虽然年迈了,但曾经的曹营大管家,今天还是同样有条不紊地主持好了修缮潼关的紧急任务。

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大顺军在临黄河的北面土城墙上砌了砖石,并兴建南北关楼。南面山岳岿巍,北面黄河浩荡,中间通道被城池填得严严实实,守军的枪炮也有了更多发挥的余地。

马进忠不愧于他那被李来亨称为“长跑将军”的美名,他固然在“转进”时跑得快,如今在进军时同样行军飞速,最先带着部队赶抵潼关。推荐阅读//v.///

马进忠看到黄昏下的关城已被一片烽火笼罩,血色的昏光耀出一圈圈的光斑,数不清的箭矢和炮弹打在关城突出的城楼上,溅射起大量飞石。

“赵将军!是虏兵来攻了吗?”

赵应元将关门打开,接应援兵入城。他也是曹营所剩不多的老将之一,如今不仅身为大顺五军野战军中殿后军的制将军,而且还被李来亨晋封为鄜侯。

地位尊崇,还胜过赵应元过去在曹营的时候。

现在曹营的余部,大多被编入由光中天子李过后营改编而来的殿后军中,高一功任殿后军的权将军。除了罗戴恩、赵应元、马进忠守潼关,李玮群守陕州外,高一功还带着马重禧、张洪两部守在洛阳,随时进援。

赵应元对正在试探性攻击关城的清军,并没有感到多大的威胁。不过考虑到清军始终没有出现的主力部队,赵应元还是愁苦地说:

“攻城清军是以吴三桂所部的汉军为主,看起来并未有大军强攻之势。可据我所知,清军兵力还有近三十万之数?怎么既不扑来攻潼关,据说也没有猛攻太原,那么敌人到底在哪里,想要做些什么?

真让我费解了!”

马进忠这才松了一口气:“潼关关城无忧,这便是一桩好消息。至于清军主力到底在哪里,这是参军院和兵政府考虑的事情吧!我想敌不动则我不动,晋王殿下自有方略。”

西面的关城城墙上,又发生了一些激烈的战斗,清军部分兵力抵近城墙布设枪炮,密集的火力猛烈地扫到城墙上面。

若非潼关守军陆续得到了湖广方面运来的红夷炮更新装备,这时候就将要几乎没有还手之力了。

罗戴恩年岁已经很大了,他花白着胡子,李来亨本来已经许诺让罗老叔退至二线,甚至可以到湖广安享晚年去。

但罗戴恩自己感到陕西的丢失,一大半的责任在于曹营。他出于愧疚的原因,坚持留在潼关作战,以一介老翁的身体赶到城头,亲冒矢石地指挥守军发动反击,在战斗激烈时,罗戴恩甚至还自己拿起强弓硬弩和鸟铳还击虏兵。

后面慢慢赶到的李玮群所部,他的兵马属于楚闯嫡系出身的一支精兵,比之罗戴恩、赵应元的曹兵和马进忠的湖广新军,军备、训练,都要更为完善。

李玮群到达关城后,也带着亲军卫士赶上城头。他看到须发花白的罗戴恩还在卖力作战时,急忙就想劝这位大顺朝的“外戚”下城休息,却被罗戴恩反斥道:

“我老了吗?未老矣!小子你好好看着。”

说罢,罗戴恩便抓起硬弓,搭弓引箭,迅速射出一发飞矢,正落入抵近射击的清军铳手之中,溅射起一点血花。

李玮群见状,立即叫好道:“老将军身手远过于我,守得关城不成问题。”

此时因为黄昏已到,时间来到了傍晚左右,远方的太阳渐渐落进了群山之中。守军诸将都感到清军大约是不会再发动袭扰性质的进攻了,那些抵近到城下轰击的清兵,也都大大退却了好几步。

但是罗戴恩,或者其他顺军将领,虽然军事经验相当丰富。但他们的军事经验大部分都来自于流寇生涯的运动战,对于坚守城池要塞的作战方式,经验其实谈不上是多么丰富的。

被罗戴恩留在潼关的两名明军降将高汝利和王良智,高汝利也是农民军出身,对守城同样说不上多少经验。不过王良智却是根正苗红的西北三边边军出身,他看到吴三桂手下清军退兵的阵列与动作,便疑惑地说:

“清军似乎是要扎下营盘,准备长期攻城了?”

赵应元对高汝利和王良智这两位随风倒的软骨头很看不上眼,他还专门派了一部分亲兵随时盯住他们二人,免得高汝利、王良智又做出背叛大顺的举动。

赵应元对王良智的话,不屑地讥讽道:“区区数千兵还想攻潼关吗?吴贼倒没有你的胆子大。”

但是很快,李玮群就敏锐觉察到了不对。他听到了空气中传扬的马蹄声,感受到了大地的晃动,在远处显然正有一支规模更大的军队正在前进着。

李玮群看着渐渐黑沉沉下来的关中大地,咬牙道:“老将军,赵制帅,东虏似乎真的增兵上来了。但是规模到底多少还看不出来,让我带一队轻


状态提示:第四十七章 千骑劫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