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大明元辅>第283章 正国本(八)小制大,大欺小
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云南、贵州。经过数番调整,十三道监察御史定员为北京110人、南京30人,共140人,品秩均为正七品。

十三道御史对各相应的布政司及带管的在京衙门(包括文官衙门、武官衙门和宦官衙门)的官员及各种事务进行监察,并且参与由礼部主持的“廷议”。

北京、南京的十三道御史分别在两京的衙门办事,巡按御史则“代天子巡狩”各省及南、北二直隶,各省对官员的考核、给中央各部的报告,都要有巡按御史认可并与巡抚都御史(即巡抚)联合签署——这个在高务实任职广西期间已经表现得很清晰,就不详细描述了。

这样一列举就很清晰直观了,如果说六科给事中更侧重于行政监督,那么监察御史便更像是“纪检监察”,其主要职责是“察纠内外百司之官邪”,专门监察各级官员、各类事务中的违法、违纪、违规。

上至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下到知县、县丞等巡检的各级官员;大到国家政策的制定、军国大计的决策,小到科举考试、学校教育、赋税征收、盐政马政、屯田仓储、风俗民情的各种细节,统统都在十三道御史的监察视线之内。

其对于官员的弹劾,既可封章密劾,也可以露章面劾,既可以揭露事实,也可以“风闻言事”。有时甚至南北响应、科道联合弹劾,那更是声势浩大——比方说徐阶当年掀起的“满朝倒拱”,虽然彼时高拱有隆庆帝三百六十度全方位庇护,却仍不得不连上二十余道辞疏,以自己病重为由坚持求去,这就是声势的力量。

总之,六科偏向于纠察行政的过程,都察院偏向于纠察行为人主体,而且分属不同机构,不能因为科道都是言官便强说“一体”。

高务实就是当前施行的这版《大明会典》主笔,沈一贯言语中的概念谬误他一清二楚,如果非要与沈一贯争论一番,那沈一贯必然只能自承其失。

然而就当其余阁老——包括赵志皋在内,都在等高务实的反对意见时,偏偏高务实没有反对。不仅没有反对,还一副十分赞同的模样连连点头,道:“科道联手参与此案督办,东厂方面自当更加慎重,愚以为甚善。”

他一表态,这件事就只好定了下来。

那么问题来了,高务实为何同意了沈一贯的提议呢?他难道看不出来沈一贯这是因为拒绝不了这一提议,才干脆做出这等往里头掺沙子的举动吗?

赵志皋一开始也眉头大皱,直到萧大亨的条陈送进内阁,高务实一句话打消了他的疑虑。

高务实道:“总宪既然亲自督办,愚意内阁可出具行文,命二位科长奉总宪之命行事,以为协助。”

原来如此,你是要用萧大亨把钱梦皋看住啊!

赵志皋恍然大悟,瞥了一眼沈一贯,后者脸色已经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曹面子”、“klauhe”、“业余围观”的月票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凌晨三点的宵夜达人”的7张月票支持,谢谢!

(本章完)


状态提示:第283章 正国本(八)小制大,大欺小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